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2004年以来,中国房价一路飙升,然而在房价上升的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及矛盾。据笔者观察,自2004年以来,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商品房需求量及交易量也不断上涨,即房价越涨,需求量也越涨,这是一种明显违背经济学原理及市场需求规律的现象。据此,本文主要以经济学原理中的吉芬现象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析影响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戆 《全国商情》2010,(3):28-29
房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行业,它的变化关系到整个经济,尤其是百姓的生活.而如今,房价连连攀升,这给一些普通的居民购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家虽然三令五中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和干预,但从整体效果来看非但没有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还从另一个侧面助推了房价的继续攀升.那么,房价究竟为何不断上涨?为何政策越打压房价越上涨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影响当今中国房价变动的诸多因素,从而揭示房价不断上涨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3.
那些不该涨的、老百姓拼命反对的,不仅照样涨,而且乱涨、胡涨、瞎涨,涨得出奇,如房价,2004年中国房价上涨10.8%,今年第一季度的全国房价竟涨了12.5%,以至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不得不转发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了要“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2013,(6):21
上海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报告"指出,5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0.91%,涨幅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其中一线城市涨幅回落最为明显,北京、上海、广州已从之前的领涨地位中退出。与4月相比,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达65个,涨幅最高为2.9%,仅有唐山、常德和三亚房价小幅下跌;同比上涨  相似文献   

5.
基于房价收入比与售租比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不断大幅上涨的现实,本文通过房价收入比、售租比两项指标,对于我国房价高到了何种程度,以及这种房价高涨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经济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最后,对于政府如何严格规范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如何审慎监管流入房地产行业的国有资产以及如何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地王”现象不断涌现,各大城市房价也屡攀高峰。纵观我国房地产市场,房价上涨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背后实质上是各方利益之争。但不可否认的是税收作为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总体的税负偏重及税负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不合理上涨。因此本文就“税收”的角度分析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并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郑华平 《全国商情》2008,(10):96-98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支柱型产业的房地产业,房价的涨跌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房价不降反升的现象仍出现在很多的城市.本文针对广州市房价上涨的案例来分析宏观调控下近五年广州房价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潘姗 《全国商情》2010,(12):112-113
据社科院调查显示,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6000多万套.在房子相对较为紧缺的今天,如此大量的空置房不得不引人深思.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空置房存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房价是如何增长以及其增长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然后进一步阐述这种现象的本质:投资者炒房、政府政策空白以及消费观念都影响房子的供求关系,这种影响造成了房价的过热上涨.空置房的数量也在持续膨胀,这就形成了一个增长--膨胀--再增长的怪圈.最后通过分析国家十号文件对房价的影响和房价增长过快过热对社会的影响与威胁,提出了一些关于遏制房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庞杰 《全国商情》2011,(Z1):45-46
针对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国家出台房地产限购令,限购令是不得以而采取的行政措施。限购政策下,房价的涨势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但今后政府部门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控房价?限购政策一旦取消,房价会不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为此,本文探讨了房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最近网络有一个论坛发了一个投票帖,评的是年度第一汉字,到目前为止,一个"涨"字排到了第一名,大家为什么那么推崇那个"涨"字,因为这一年,房价涨、菜价涨、油价涨、棉价涨,似乎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涨价,很多人说我的生活品质有所降低了,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物价上涨实际上对经济的发展是有所促进的,物价上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1.
从1998年以来,浙江房价一直呈飞速上涨的趋势。2002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2.9%,而浙江的涨幅达16.4%,2003年全省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4.4%,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4.9%,涨幅居全国前例(浙江省统计局,2003、2004)。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03年上海、北京、杭州成为全国房价最高的三个城市;从国七资源部对2003年全国城市地价监测结果看,地价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  相似文献   

12.
基于CHFS2011数据,运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了住房及房价对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影响,发现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了家庭的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消费,而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减少了家庭消费。具体地讲,在整个消费分布上,房价上涨对家庭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U"型,而房价上涨对非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户主受教育水平及城乡分布等变量都是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自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中国的房价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土地出让金也水涨船高,造成了地价和房价轮番上涨。几乎所有的媒体、舆论都将房价的过快增长归咎于房地产供给方面,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存在暴利。房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土地出让价格的与日俱增是不是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通过对房改后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与商品房出售价格之间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地价对房价的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对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相关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凌 《企业家天地》2007,(11):11-11
时下,住房价格由于关系民生,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作为西部重要经济中心的成都,随处可见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楼盘。房地产热席卷成都,由此而带来的是房价的快速上涨,特别是随着成都成为"新特区"的利好消息的刺激,房价涨速更是加快,高价房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力,买房难困扰着人们。虽然中央已出台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措施,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但成都房价依然居高不下,为此笔者试图以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成都房价上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以来,中国的房价过快的增长,已经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出现。过快增长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国普通民众的恐慌。一旦涉及到买房以及房价的问题,人们都只能无奈的摇头。但是其上涨的势头并没有下降,并且越演越烈。对于中国的房价过快的增长,有着各种方面的原因,国家对此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就成效来说还需要事实去证明。对此,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房价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支柱型产业的房地产业,房价的涨跌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房价不降反升的现象仍出现在很多的城市。本文针对广州市房价上涨的案例来分析宏观调控下近五年广州房价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影响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全国商情》2009,(6):121-122
在中国城市房价短期快速上涨中,究竟有哪些重要因素在起作用,是很多人在探究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了影响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因素,并得出商品房价格具有刚性的结论,从而推论政府对房价的干预行为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地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五年多时间里,经历了调控到扶持,再到调控的跌宕起伏,但房价却一路上涨。2010年政府为"遏制"房价疯涨势头,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等手段,调控房价,但时至今日房价仍在高位运行,而政府的调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调低房价的决心似乎很大。但影响我国"十二五"期间房价运行的诸因素依然存在,房价仍将会在诸因素的博弈下继续呈现"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房价的普遍上涨,人们对房地产问题越来越关注.而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已经演变成了影响中国民生和社会安定的综合性突出问题.本文将从为什么房价涨得如此凶而成交量还在增长?政府为什么不能有效抑制房价?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我们怎么看又能怎么做?关于房地产的广告又有那些问题?四个方面来对中国的房地产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已出现了房价连续虚涨、空置面积不断增加等现象.故而,有人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已成为泡沫经济".对福建房地产业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知福建房地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未出现泡沫经济状态,但存在一定的经济泡沫.应把这些经济泡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能活跃房地产市场而不致形成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