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也好,中美也好,国家利益的博弈呈现极为矛盾的两面:安全利益方面,越来越趋向对抗,而经贸方面共同利益的雪球则越滚越大,大到足以影响美国总统大选和日本内阁更迭的程度。围绕钓鱼岛的博弈中,中国尽管发言权在增加,但仍需慎之又慎:在政治上目前无法对台湾地区做到完全有效的统和,从而一致对外;在军事上,自身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抵消美日军事同盟压力的程度;在经济上,对日制裁可以让日本觉得很“疼”,但我们自身是否也会觉得很“疼”,甚至比日本更“疼”?对日经济制裁作为一张牌,并非不可用,但一定要明白,什么情况是可用的以及用到什么程度是可以允许的。  相似文献   

2.
张俐 《特区经济》2012,(9):143-145
本文以博弈论为基本分析工具,辅以质性访谈调查,对景区开发中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三类主要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博弈机理进行分析,明晰各方利益博弈中的决策行为和利益均衡过程,进而构建以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利益均衡博弈模型,并归纳得到宏观体制下的分权制度、居民受教育程度低、自身参与意识薄弱和政府及企业的强势参与是影响三峡库区旅游景区开发中利益主体博弈与利益均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司财务治理过程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财务目标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各利益主体在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必然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合作博弈,而不合作博弈的结果是公司总体经济利益受损,各利益主体就无法实现其财务目标。文章旨在利用博弈论理论,探索各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博弈的途径,最终实现公司总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原因在于,权力是最根本的屏障,而不在于国有企业本身。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政府利益与国有企业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国企改革首先要打破国企与政府的关系。关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必须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而上方面。国企改革也好,消除恶意的垄断也好,还是要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来思考。我们是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主义,还是要建立一个其他的社会主义?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才好界定国有和民营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主义,而资  相似文献   

5.
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社区居民这三类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博弈地位的差异导致利益冲突,并表现出非合作博弈;应从利益协调的角度进行合理制度安排,建立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处理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个制度的缺陷日益凸现,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权益。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与消费的不协调,我国的土地征收和由此出现的失地农民现象日益严重,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笔者运用博弈理论对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利益均衡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博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地征用制度:多方利益的博弈与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征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征用制度安排也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从主体来看,农地征用制度是农村与城市、政府与农民、大资本与农民、现代人与未来人、本届政府与下届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多方"博弈的结果;从发展战略来看,是以农补工战略和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博弈的安排,从时间角度看,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博弈取向;从目的  相似文献   

8.
钟诚 《北方经济》2009,(14):48-49
近些年我国保险事业的较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现行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不足以应对。在这种情形下,孕育多年的新保险法经过修订和审议终于出炉。本文对新保险法的内容进行了浅析,对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保险经营的规范、保险监管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贺宇 《改革与战略》2007,23(10):62-65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三种棘手的政府问利益博弈问题.即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间利益博弈.这些利益博弈问题,增加了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难度,阻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进程.文章就此进行了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施行 《上海经济》2006,(1):22-23
-2006年,税改必将继续。然而,在改革过程中,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集团利益……各种不同利益主体围绕税改所作的博弈,却似乎注定了改革将是一个艰难进程,如何化解各种利益关系,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力量的博弈催生出制度和政策的形成,利益相关者又在长期的博弈过程中推动了制度和政策的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可以概括为公共管理主体和对象。公共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领导人员、各级公务员、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与内部人员;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包括所有公民、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相互间的博弈影响着预期结果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差异、判断结果进行客观准确评定的能力、评估结果的应用范围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玉莲 《魅力中国》2010,(32):113-11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互相博弈。本文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阐述了该会涉及的利益主体——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而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也正陷入利益博弈中。造成社区利益博弈的根源源于市场经济对利益结构的冲击、法律设计的缺陷、政府的缺位及传统文化下私民意识的影响等,因此必须对社区利益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规范和限制,培育社区意识,共谋合作博弈,逐步走制度化的社区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房价的形成是政府、房地产商、银行、消费者(投资者)和专家自身行为同环境博弈的理性选择。房价又是利益相关者理性选择的共振结果的外在表现,利益相关者博弈使得共振强弱和路径趋向于非均衡,并加大房价波动的预期,从而决定了房价形成过程由发散到收敛的多次循环,发散的起因决定了收敛结果。该文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和各利益相关者同房地产市场博弈失衡问题。给出一些针对房价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如何减小波动幅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关注社会整体幸福感出发,分析了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提出了实现各阶层幸福最大化的对策。要合理分好蛋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们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底线平等;建立群体利益博弈制度,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16.
黄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2):77-80
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过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银行、国有资本产权潜在接受方、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和国有企业的职工等。这些利益主体对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既可能合作也可能非合作,不同的结果会导致国有资本能否顺利有效退出。所以,各利益主体会围绕各自在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过程中的利益得失进行充分地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最优的效率条件,这些效率条件只有在以职工权益为核心所建立的一整套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在城市务工一年以上的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乐山市的城市农民工为研究基点,通过大量走访与问卷调查,掌握当前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医疗保险现状,指出了现行医疗保险的实际运行效果还远未达到医疗保险制度制定时预期的事实.并通过对现行医疗保险运行链中涉及到的相关群体的利益分析,揭示出农民工医疗保险运行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非正和博弈,同时提出了消除和解决这种非正和博弈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邓幸俊 《老区建设》2009,(18):35-36
社会的改革变迁内生着乡村治理的内在演变逻辑。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也呈现出新的博弈雏形。文章试图从利益博弈视域下管窥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以多元治理为博弈旨趣,以期提出博弈有效路径,实现多元利益整合,形成最佳合力。  相似文献   

19.
走在工业发达前列的美日欧等国家,围绕“碳权”展开了博弈,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他们的战略射程。这不仅仅反映了经济利益,更是政治上的博弈。  相似文献   

20.
孟宏斌 《西部论丛》2006,(10):25-28
在当前城乡差距加大和社会失衡趋向加剧的背景下,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了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决策。合作医疗的运行主体涉及到农民(需求方)、政府(监管方)及医疗机构(供给方)三方。按照博弈理论,在制度决定的博弈过程中,每个利益主体都试图使其收益最大化或更理性地实现他未来状态的最佳结果,而这又取决于其利益主体的行动选择和目前的状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三方主体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权衡博弈困境:需求方农民的参合意愿高但支付能力低,监管方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立法规范等方面的责任缺失,医疗服务供给方和保险服务供给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粗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