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红 《经济导刊》2004,(2):32-33
信托业整顿清理后,信托公司被重新定位于从事受托理财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将形成一套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其他金融信托业务为基石的清晰完善的业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托业经过20年的摸索和实践,一直未能走出误区,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央行自今年初开始全面整顿信托投资公司。与前四次整顿不同,此次整顿是要把信托公司规范成为名副其实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中介服务机构。简而言之,通过整顿一是要砍掉信托公司的银行业务,二是要把证券业务分离出去。但是,整顿后的信托公司能否依靠新的业务摆脱困境?信托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地位?这些是我们十分关注并且必须解答的问题。信托业的支撑点:资金信托正如银行、保险、证券都具有各自的行业…  相似文献   

3.
唐建伟 《经济前沿》2003,(11):41-43
中国的信托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年lO月中国银行成立信托咨询部,我国出现了第一家信托机构,同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独立的信托公司正式登上中国的金融舞台。此后,信托公司在我国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我国出现了1000多家信托公司。但是,从1979年恢复到1999年中国信托业接连经历了5次整顿,可谓历尽坎坷。  相似文献   

4.
季红  金志 《经济导刊》2000,(6):21-27
目前我国信托业正在按照国家“调整整顿、撤并精简、规范制度、引导发展”的基本原则 ,通过清产核资、重组、减少法人机构数量等有关整顿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完成对现有的信托公司的整顿。过去 ,由于信托业的模糊定位和市场供求双方的不对称 ,信托业难以产生支持其发展的有效需求并形成有序的竞争性的市场均衡机制 ,构成了行业性的发展危机。整顿后的信托公司将归本正源 ,在新的法律环境下进行信托本业的操作。是否开展信托业务就不存在风险了 ,答案不容置疑是否定的。有人说 ,如果真正搞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应是所有金融机构中最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葛红玲 《经济论坛》2002,(13):16-17
《信托法》的颁布和实施已有半年之久,历时三年多的信托业的治理整顿也已经初见成效,继中媒信托投资公司挂牌之后,又有18家信托公司进行重新登记,获得了金融信托的牌照。然而,我国信托市场并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人们期盼的信托业的春天没能如期而至,业内将关注信托业发展的目光集中到了整顿后的信托投资公司身上。重新挂牌的信托投资公司避免了撤、停、并、转的命运,具有成为我  相似文献   

6.
推进我国信托业发展,在宏观层面要完善信托法律规章制度和区域经济环境;在行业层面应立足专业化的市场定位、高端化的客户结构,探寻与其他同业竞争伙伴共赢的合作模式,完善专业信托人才的培养机制;在微观层面要注重信托公司个性化的业务调整和创新,优化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引导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业的第五次清理整顿已接近尾声,获保留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已开始陆续申请重新登记,并有数家已获批准。经过此次整顿,信托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发展中还面临着什么困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现状 1、明确了行业法律地位。 我国信托投资公司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定位不准、主业不明、混乱经营和监管脱节等问题。其间虽然经过几次整顿  相似文献   

8.
季红  于泳 《经济导刊》2005,(1):20-29
经历了从繁荣至衰落的急剧变化,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到第五次清理整顿结束,再次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加强自身的实力是信托公司在新的竞争形势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信托机构要在业务发展中进行二次定位,克服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质和信托业内的业务品种趋同的倾向,发挥信托的综合优势,在广阔的信托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个支撑点。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从繁荣至衰落的急剧变化,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到第五次清理整顿结束,再次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加强自身的实力是信托公司在新的竞争形势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信托机构要在业务发展中进行二次定位,克服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质和信托业内的业务品种趋同的倾向,发挥信托的综合优势,在广阔的信托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个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季红  于泳 《经济导刊》2005,(2):20-29
经历了从繁荣至衰落的急剧变化,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到第五次清理整顿结束,再次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   加强自身的实力是信托公司在新的竞争形势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信托机构要在业务发展中进行二次定位,克服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质和信托业内的业务品种趋同的倾向,发挥信托的综合优势,在广阔的信托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个支撑点.……  相似文献   

11.
信托歧途     
陈丽华 《新经济》2004,(10):45-45
“新疆德隆事件”之后,金新信托、伊斯兰国际信托、庆泰信托因出现严重风险而被停业整顿,中国银监会对正常经营的56家信托公司进行分类监管。这被业界视为中国信托业的“第六次整顿”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金融技术广泛应用以及信托业转型压力倍增的情况下,信托业自身的创新动力和需求明显增大。创新业务发展是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信托也是信托业务创新的着力点。该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信托发展现状,及其业务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对互联网信托业务发展提出大力创新与规范运作并重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以来,随着40多家信托公司恢复登记,在整顿中蛰伏多年的中国信托业,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20余家信托机构陆续推出了40多项资金信托产品,人们格外关注这个几经严厉整顿又几度复生的金融业的“坏孩子”。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在股市低迷,市场人气不佳时,信托业却异常火爆,信托新品种接踵推向社会,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整顿后的信托公司从1000多家到60家左右,历经5次洗牌的中国信托业,终于获得重生,走向主业回归之路,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2001年,在中国的金融和法制领域,特别是信托行业,有三件值得一提的事情:第一件是去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二件是去年4月份,全国人大颁布了《信托法》;第三件是从去年下半年,新一轮信托公司的重新登记工作开始展开。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也正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如何能使我们在这个信托业大变革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运用我们所独具的公司优势,全力打造公司未来业务的战略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展望我们的美好未来。一、伊斯兰信托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国的信托业历经曲折地走过了22年的历程,宁夏信托业十几年来也在生存问题的长期困扰下艰难成长。多少年来,“创建一流的信托公司”始终是伊信人的梦想。当全国信托业第五次清理整顿即将来临的时候,宁夏信托业却迎来了生机和希  相似文献   

16.
周明 《当代经济》2010,(12):106-107
中国信托业经历了五次整顿,自"一法两规"颁布实施以来,信托业违规事件不断,导致了目前的第六次整顿,我国信托合约外生安排的制度设计是多次整顿的本质原因.信托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还是在于转变信托合约的融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中国信托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飞  孙立  蒲实 《经济导刊》2006,(1):50-53
2001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信托投资公司重新登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1]148号).信托公司据此正式开始了重新登记工作。截至2004年末,已有59家信托公司获准重新登记。可以说,到2005年底.我国信托业基本完成清理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信托业步入规范运行的标志是2001年《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也真正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立法空白。经过全行业的整顿,信托公司开始在新的制度下开展经营活动,这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舞台。但是,机遇与风险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囿于笔者水平和篇幅所限,本文试分析其中的风险,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托业问题不少,定位不明确,资产质量不高,资金来源贫乏,行政干预过多。信托业发展全球化是大趋势,在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国际信托业务必然要进入我国市场,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托业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信托业必须革除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按国际惯例进行整顿,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信托公司最早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历经5次清理整顿的曲折发展过程.于2002年进入目前的新的发展阶段。自2002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信托业整体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信托业务规模急剧扩大.盈利能力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过去5年.信托资产规模从2007年的1.2万亿元增至2011年年末的4.8万亿元,2012年6月底进一步增至5.5万亿元.年增速超过30%(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