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简介 一般均衡理论由于(1)没有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直接的策略互动,(2)不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不考虑组织的内部结构,(4)假定交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契约理论前沿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龚强  班铭媛  刘冲 《经济研究》2022,57(7):172-188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数据交易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必要前提。本文依据数据的“场景专用性”特点,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揭示了数据交易存在“数据安全”与“数据流通”之悖论的理论机制。数据交易的“可用不可见”是突破数据交易悖论的关键,隐私计算技术能够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可用不可见”不仅是数据交易技术的变革,更是交易模式的创新,即从传统的“数据所有权交易”转变为“数据使用权交易”。相比数据所有权交易,数据使用权交易能给予更充分的数据生产与采集激励,促进数据资源市场化交易,实现数据要素的高水平积累与价值释放。然而,建立“可用不可见”的数据交易环境需要一定技术投资,市场主体私人投资激励可能不足。为此,有必要适度超前布局数据交易基础设施,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加强共建共享统筹规划,解决共性基础技术难题,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从而更广泛、更充分地释放数据动能。本文指出,数据安全不仅不与数据流通相悖,反而是数据流通价值释放的关键,数据安全将成为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如何有效规避政府失灵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亟待解决的难题。政府失灵与不完全契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而不完全契约理论能够对政府失灵现象提供较强的解释能力。通过对政府与人民之间失灵、政府部门之间失灵和国家之间失灵等不完全契约性的理论解析,将会对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崛起,不仅能够提供富有价值的发展启示,而且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完全契约与人力资本产权及其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美秀 《技术经济》2003,22(11):26-27
一、不完全契约要对不完全契约有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从完全契约入手。所谓完全契约 ,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 ,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 ,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 ,第三方劝说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完全契约是以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为前提。它包括 :1、完全契约的个人理性假设 :①有理性的决策者具有稳定的偏好 ,并能按偏好次序进行选择。②他们在追求偏好时受到约束。③他们在约束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2、完全契约的环境假设 :①这种契约不伤害除契约当事入以外的任何人。也就…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   总被引:89,自引:3,他引:89  
标准的契约理论或委托-代理理论假定契约是完全的,然而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会导致事前的最优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时,发展了一个新兴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本文以一个基本模型为基点,围绕专用性投资效率问题,从司法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以及履约等多个视角,全面地介绍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产生、发展、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本世纪初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亚南 《时代经贸》2016,(33):39-41
本文回顾了与财务信息研究相关的融资契约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目的是讨论如何运用契约中财务信息以提高契约效率,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不完全契约理论拓宽和有助理解财务信息在契约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获得更大收益。通过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分析,预计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在研究财务信息如何影响契约效率方面,将是有用的激励,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进行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具体地说,这一套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当事方缔结财务契约来实现。本文提出,构成财务治理基础的财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契约的不完全性将会产生激励不足和约束失控两个主要影响。因此,我们的财务治理机制应该针对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来进行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财务契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控制权配置是私募资本融资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利用不完全合约融资理论,本文以蒙牛乳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民营企业引入私募资本融资中的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单次融资的角度看,在私募资本融资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直接影响控制权的初始配置,而且间接影响后期公司控制权的相机配置。从不同融资阶段的角度看,随着企业家人力资本逐渐外化,相对于前轮融资,私募基金在后轮融资中掌握更少的控制权,而企业家掌握更多的控制权。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学术界对私募资本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及其变迁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美国硅谷的实际情况,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从联合投资和创新激励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通过建立两期模型研究认为,合同不完全正是导致创业资本家发生窃取行为的客观原因.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和创业资本家双方的努力投入是不足的;而通过联合投资可以使得投资双方的努力投入达到最优,并给出了最优的联合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3.
不完全合同、退出的激励平衡和控制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龙  费方域  谈毅 《财经研究》2006,32(7):134-143
文章针对创业资本退出时控制权转移问题,构建了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首先,文章在合同完全和不完全两种情况下分析了创业投资中的相机控制,得出这种制度安排的根源在于投资双方的激励不平衡的结论;其次,文章分五种情况具体探讨了控制权如何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4.
    
The virtual economy argument for Russia suggests that barter allows the parties to pretend that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producing value added by enabling this sector to sell its output at a higher price than its market value. We confront this prediction with the actual pricing behaviour of industrial sectors in Ukraine in 1997. Based on the pricing data of 165 barter deals we find no systematic difference in the pricing behaviour in non-cash transactions across sectors. What appears to matter for the pricing behaviour is whether the firm is on the selling or buying end of the barter transaction. We offer a model that sees this pricing behaviour as a mechanism to deal with the absence of trust and liquidity in the economy.
JEL classification: D20, G30, O10, P30.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制约锦州旅游经济规模增长的资金短缺问题,分析了引入民间资本投向旅游业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积极拓宽资金引进渠道,鼓励民营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Contract enforcement is probabilistic, but the probability depends on rules and processes. A stimulus to trade may induce traders to alter rules or processes to improve enforcement. In the model of this paper, such a positive knock-on effect occurs when the elasticity of supply of traders is sufficiently high. Negative knock-on is possible when the elasticity is low. Enforcement strategies in competing markets are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if the supply of traders is sufficiently elastic (inelastic). The model provides a useful structure of endogenous enforcement that gives promise of explaining patterns of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Presented to the GEP Conference on ‘New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8 and 9 June, 2007.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under another title was presented to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eetings, January 2004.  相似文献   

18.
隐性合约理论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先阐述了早期隐性合约理论的基本思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隐性合约理论在近期的发展和完善情况,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隐性合约理论的创新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十五大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和职工转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为重点的改革热潮.在这次改革中,民营资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有资本退出的改制过程中,许多民营资本起了承接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者收购中的权力和风险的不对等、改制谈判中的人治化以及民营资本所有者控制权收益的索取等,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助于规范下一步的国企改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