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天门市将稻鳅产业作为稻田综合种养发展重点,笔者有幸参加了为促进市稻鳅产业发展而进行的稻鳅共作养殖技术试验。该试验地址在天门市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于2016年10月中旬完成,现将天门市稻鳅共作养殖技术归纳如下:一、稻种和鳅种稻鳅共作养殖技术采用的稻种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四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位于天门工业园区沉湖生态农业管理局五号垸,注册资金2000万元,固定资产80万元,公司牵头成立天门市四海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农民社员2315户,团体社员有天门市四海稻鳅共生家庭农场和天门四海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四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属武汉"8+1"城市圈的重点水产发展战略区,距天门市44公里,距武汉市区140公里,距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7公  相似文献   

3.
<正>3月2日,重庆铜梁县"稻鳅双千项目"启动,200万尾鳅苗投入200亩稻田进入饲养阶段。据铜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稻鳅双千项目"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即在稻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泥鳅,并达到每年粮食产量一千斤/亩和泥鳅收入一千元/亩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湖北省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大力实施虾稻连作与鳖稻共生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在潜江、仙桃、洪湖建立面积分别为1000亩、879亩、500亩的三个核心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共培育核心示范户81户,三个核心示范区小龙虾产量亩平100kg;稻谷产量亩平606kg,稻田亩平综合效益1800元。在宜城、京山、赤壁建立了面积分别为300亩、100亩、50亩的三个试验示范区,三个示范区亩产中华鳖80-100kg,中华鳖平均增重超过150%,水稻平均亩产在600kg左右,稻田亩平综  相似文献   

5.
<正>年未过半,黄冈以虾稻共生模式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就达64.17万亩,完成了65万亩年度目标的98.7%,虾稻共生、稻虾鱼鳖生态种养、稻鳅共生、稻田养鱼种等模式大力推广,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态势。自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召开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王浩鸣提出"要把稻田综合种养放在黄冈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黄冈市水产局召开推进稻田渔业综合种养研讨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十个一"工作举措,力推该市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发展。2015年上半年,黄冈市共发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面积53.84万亩,虾稻共生、稻蛙养殖、稻鱼养殖等模式蓬勃发展。为继续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进一步促进大悟泥鳅产业发展、提升泥鳅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加强学习交流,7月2日,湖北省大悟县水产局组织泥鳅养殖大户开展了"巡回看"活动。在"巡回看"活动中,先后参观了大悟县城关镇枣棚村"稻鳅共生"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三里城镇李唐生态种养合作社"稻鳅共生"基地、吕王"三原"泥鳅养殖基地、刘集水产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湖北稻田综合种养再传捷报:种养面积达230万亩,其中"稻虾模式"225万亩,"稻鳅模式"和"稻鳖鱼虾模式"5万亩。仅"稻虾模式"就比去年增加30万亩;全年小龙虾产量达38.8万吨,同比增长4.05万吨;小龙虾出口额2.58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小龙虾综合产值达490亿元、同比增长21.8%。这张漂亮的成绩单是全省水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技术推广人员的心血。省、市、县三级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在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今年6月底,荆门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共探索总结虾稻共生、虾鳅轮养、网箱养鳝等各种高效养殖模式20余种,推广普及率达到95%以上,渔业高效养殖模式在该市从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我们在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上杨村曹塘下片的100亩稻田里,进行了水稻+泥鳅种养结合模式试验,取得了水稻亩产达500kg,纯收入300元,泥鳅收入8000元,纯收入达4000元的较好效益,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水稻+泥鳅种养殖模式是在水稻田里通过进行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发挥泥鳅的松土、供肥、除草等功效,实行稻鳅共生,以取得最佳效益的模式。一、项目基本情况在永康市石柱镇上杨村曹塘下片建立水稻+泥鳅模式示范区100亩,分设  相似文献   

12.
<正>稻田生态种养指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利用稻田湿地环境适当开展水产养殖或水禽养殖,形成的共生互作、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模式主要分为:稻蟹种养模式、稻鱼种养模式和稻鳅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是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重点推广应用渔稻综合种养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湖北省孝感市水产局积极争取申报农业科技"五个一"水产《孝感市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示范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随着生态种养方式的盛行,全省各地刮起一股生态、高效、综合的稻田种养风。稻鳖、稻虾、稻鳅……多种稻渔生共模式在各地试验取得成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果明显。今年初,在全省农业生产工作上,涉农主管及业务部门、种植及水产专家多次提出,稻渔共生模式值得在全省种粮地区大范围推广。稻田里爬出甲鱼、龙虾,一地多收。  相似文献   

15.
正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根据"稻渔共生"理论,创新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为探索总结虾稻综合种养高效模式,推进我县虾稻综合种养发展,2014年-2016年,监利县水产局与监利县星兴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汴河镇匡老村开展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与实践证明,虾稻综合种养技术是可行的。现将试验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笔者先后在陕西省榆林、汉中、安康三市示范推广稻田生态养殖河蟹、中华鳖、泥鳅、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种,研究探索稻-蟹、稻-虾、稻-鳖、稻-鳅和稻-鱼五种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稻鳅轮作、稻渔轮作养殖模式,形成"香草湾"  相似文献   

17.
正二、"稻鳅共作"模式稻鳅共作就是将稻田进行适当改造(主要是开挖鱼沟和鱼溜),以便在稻田系统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泥鳅的种养模式。这种种养模式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可亩产泥鳅100kg左右,亩增效1000元以上。并且可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土壤条件,提高稻米和水产品的品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典型的低碳渔业、循环渔业、生态渔业,值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批准天门市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项目,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探路,为了确保水产养殖活动全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实行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跟踪管理,天门市水产局以规范养殖行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以主推实用技术、提高渔民养殖技  相似文献   

19.
2017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水产研究所在大洼区赵圈河镇兴盛村进行稻田以养殖台湾大种鳅为主,另外每亩搭配扣蟹100只、中华小长臂河虾种虾5kg混养试验。初步来看养殖还是比较成功。经济效益也不错。现将试验过程以及结果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稻田选择大洼区赵圈河镇兴盛村300亩稻田,利用其中100亩稻田进行试验,100亩稻田共分三块,平均每块33.3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旱可以灌,涝可以排。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安徽省怀远县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稻鳅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安徽淮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鹏飞这几天正组织人员收割水稻。"稻田里的泥鳅已全部进入环沟了,卖掉了一小部分,一大部分等到4月份再卖,打个时间差,能卖个好价钱。"苏鹏飞对笔者说,"2017年第一年在500亩稻田搞稻鳅综合种养,稻谷亩产450kg左右,泥鳅亩产400kg左右,相比单纯种稻,纯收入每亩要增加4000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