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可以从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田园化三个梯次入手,全面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其中,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璇 《辽宁经济》2022,(9):38-4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技术渗透、素质培育以及组织创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当前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存在利益联结松散、组织支撑不强、产业协同不足以及服务体系滞后等困境,阻碍了农村产业融合多重效应的发挥,需要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微观经营主体、发挥产业协同乘数效应以及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路径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那么,乡村振兴该如何理解,又该怎么干呢?渝北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实施农旅融合,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项改革(即"三变"),戮力推动"三环十景"建设,大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即"三增"),让全区乡村旅游休闲有玩头、文化有说头、产业有奔头、发展有势头、农民增收有靠  相似文献   

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天津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落到实处,依法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后脱贫时代,"三农"工作的重点也转入乡村振兴,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无疑是"三农"工作的关键.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地开发,有利于挖掘农村人口劳动潜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空心化状态,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此,选取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分析甘肃省后扶贫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低;人力资源投入和潜力挖掘不充分,医疗资源供给滞后的问题,以此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大医疗投入力度、优化生育政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具体部署时再次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并将“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乡村振兴不仅是人口的振兴,更是产业的振兴、文化的振兴。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如何加强这些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是决定能否推动乡村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相似文献   

7.
韦冲 《发展》2022,(10):66-6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根本,产业兴旺是关键,农民增收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张掖市甘州区探索成立了甘州区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长期作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净流出方,出现了农村融资难、宅基地闲置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当前“市民下乡”方兴未艾,促进“市民下乡”,对加快推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相关部门统计调查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概括天津“市民下乡”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促进“市民下乡”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深化发展,农村电商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江苏省沭阳县全力扶持“花木电商”发展,为经济落后农业县发展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辽宁省具有良好的网络经济发展土壤,应在农产品特色鲜明、农民收入较低的县(市)借鉴和推广江苏省沭阳县经验,突出党组织引领,优化网络创业环境,健全产业体系,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为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人地钱"的问题,其中关键的是要理顺农村产权交易。落稳这枚棋子,乡村振兴就能全盘皆活。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明显增长,许多地方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服务平台,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了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22,(22):47-48
<正>“同心掬得满庭芳,满目新景倍怡人。”近日,放眼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炉前村,一幅幅气韵生动、如诗如画的乡村生活图景,正在缓缓铺展开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区镇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湘东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园脐橙种植示范基地在腊市镇炉前村落地扎根。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炉前村的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盘活沉睡资源,巧用“三变”实现幸福“蝶变”。  相似文献   

12.
<正>以“两进两回”行动为载体抓手,创新城乡链接融合机制,牵引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流向农村,持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近年来,浙江以实施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两进两回”行动为载体抓手,创新城乡链接融合机制,成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两进两回”行动牵引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其中,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作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点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打造文旅融合特色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升村庄价值的内在要求,是中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和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根据白滩寺村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总体定位、发展目标,提出创建乡村振兴乡教文旅融合示范村主要措施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琳 《上海国资》2022,(7):45-48
<正>围绕产业、就业、消费帮扶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简称“一号文件”)对外发布。该文件对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包括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一号文件”提出,扩大乡村振兴投入、  相似文献   

15.
高栓成 《东北之窗》2023,(10):44-4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一项工作是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文旅产业融合,有助于农村中不同产业之间实现良好互动,从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闽侯县素称“八闽首邑”,地处福建省会福州市西南侧。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闽侯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但闽侯县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还都存在,农村深层次的矛盾依然突出。要解决新时代“三农”领域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体策略包括振兴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布局中具有"压舱石"作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施路径,有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L市B镇凭借"三产融合"的有效衔接"、两权分离"的提质增效"、利益联结"的激发活力"、党旗引领"的保驾护航等高质量发展路径所形成的"B镇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部署。该案例对当前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22,(7):52-53
<正>“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浙江省提出围绕“三农”工作主题主线,着力推进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共富共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宁波《关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意见》提出持续推进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推动稳产保供、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方面再上新台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发展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坚持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己任,践履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围绕总行党委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富民强村、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和乡村善治六大领域,着力塑造乡村发展新亮点,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以开发性金融助力宁波共同富裕先行市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源自贵州省的农村"三变"改革,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等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农村"三变"改革涉及到的内容很多,集体产权的改革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董岭村为样本,梳理分析其农村集体产权的"5149三变+"模式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启示,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振兴不仅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共同富裕目标的引领下,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供给不平衡、城乡空间结构失衡、城市持续的“虹吸效应”引致农村发展要素支撑乏力。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定位、综合施策。一是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二是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畅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五是加大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