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运用熵值法测度的2011—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指数,从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普惠金融滞后一期和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再次,与东部和南方地区相比,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地理穿透性。最后,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的特点,表明周边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本地的乡村振兴发展。据此,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能力、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正向作用,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具有丰富内涵和深邃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的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我国新时代“为何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展现了高水平的实践论、价值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互为促进、协同发力,为我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贡献了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基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普惠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具体路径: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加强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亮眼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完善农业软硬件设施,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城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其次是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2)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发展要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3)城镇化对乡村宜居水平、文明程度、治理成效和生活富裕具有重要影响。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经济促进效应、文化传承效应、组织治理效应、宜居水平和生活改善效应。(4)城镇化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影响不同。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城镇化对乡村的促进效应主要由经济城镇化即产业的非农化实现,而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显著。平原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于乡村振兴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南平市共有1636个村、244万农村人口,约120万乡村从业人员涉及粮食、茶、食用菌、果蔬、竹木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早在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期间就曾到南平调研。这些年来,南平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嘱托,立足自身的生态优势、资源禀赋,选准做优特色产业集群,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乡村发展、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物质基础。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对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充分发挥则有赖于高水平的财政制度的支撑。当前我国财政分权改革未尽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有失均衡,支出预算管理也仍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力度和效率。只有通过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提升地方财政制度水平,才能增强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从而对实现产业兴旺的战略目标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岚 《江南论坛》2023,(1):18-2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高效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关于“三农”工作重要的理论创新,只有走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之路,才能形成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新格局,才能让人们更好地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探究创新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各子维度均对乡村振兴水平具有驱动作用,这一结论在借助动态面板及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已逐步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引入创新活跃度这一调节变量后发现,创新活跃度的提高不仅对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具有直接驱动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驱动效应。为此,应深化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释放地区创新发展活力,以此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导致养老需求增大,使异地养老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农村地区具有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生活成本低廉等优势,适合发展异地养老产业。应当借乡村振兴之力,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统筹范围,完善农村医疗设施,建立异地养老信息平台,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与异地养老产业结合,吸引城市老年人到农村养老,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城乡优势互补,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是必不可少的,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又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意义重大。文章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针对互联网金融为乡村振兴提供的机遇做了深入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通过研究探索以期为实现乡村振兴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赛红  孙媛 《经济问题》2022,(12):53-62
充分发挥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溢出效应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探究其影响因素能为实现正向金融溢出效应提供针对性指导。以2004年以来连续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筛选关键词,从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中挖掘关键词的先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通过目的选样调查研究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金融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关联网络溢出和空间溢出效应较强,而中介溢出效应水平有待提升;产业、政策、资源禀赋以及金融因素对金融溢出效应的影响依次降低,其中产业发展困境、产业经营资金来源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特征受访者金融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高资源禀赋水平,创新金融机构合作模式以促进金融溢出效应有效发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张明月  陈美连  殷靖  闫岩 《经济师》2022,(5):156-157
农村电商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发展农村电商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入了解农产品上行这一难题,采取实地调研法与文献调查法,分析贵州省纳雍电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电商在纳雍县核桃产业振兴中的推动作用和实现机制,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吴迪良 《经济师》2015,(5):147-148
为了深刻了解浙江省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产业升级状况,进而为江浙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建议,实现浙江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以浙江省金融整体发展状况作为切入点,针对浙江省金融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浙江省区域金融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拉开了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序幕,而产业振兴关乎“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陕西商南县着力打造“四大名城”,扎实推进产业振兴。在分析商南县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党建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增强乡村产业特色意识、专业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兴旺和促进产业多样化融合等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乡村向又富又美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
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农村脱贫攻坚战成果的关键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进农村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引擎,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农产品保险,加快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推动了乡村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农村产业化改革的重要工具。文章在研究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数字普惠金融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和小微企业信贷的影响,同时针对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农户体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