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经济地理视角研究了审计师的地缘优势及其审计溢价问题,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考察了审计师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审计收费差距。研究发现,由于缺乏地缘优势,审计师对偏远客户的审计收费显著低于临近客户;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有更大的定价空间,对偏远客户降低审计收费的幅度更大;由于向外地拓展市场的动机强烈,审计师对偏远客户降低审计收费主要存在于审计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中。这些结果说明审计师的地理位置影响了其议价能力和定价策略,而审计师定价空间和审计市场竞争则加剧了地理位置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相关监管部门规范审计市场行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借鉴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数据,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的审计师行业专长程度较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对于规范审计定价行为、形成有效市场结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允价值计量特征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两者关系产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加审计费用,且审计费用随公允价值计量程度的加深和范围的扩大而增大;审计师行业专长会加强公允价值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客户谈判能力较高时,公允价值引起的审计费用上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基于稳健性考虑,当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时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基于风险考虑,当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增加时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在公允价值审计中的定价策略,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合理进行审计定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鼓励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以事务所规模、声誉衡量审计质量,以我国深沪两市1999—2007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2)审计任期小于等于5年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审计任期等于5年时,审计质量并没有下降;(4)审计任期大于5年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5)上市公司规模越大,上市年限越久,越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研究结论意味着恰当的审计任期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自审计师声誉成为审计领域的研究对象以来,学者们对高声誉是否意味着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莫衷一是。基于此,以2011年和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阐述并论证了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周月  管萍 《生产力研究》2022,(11):156-160
基于我国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并购双方共享审计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并引入分析师跟踪探究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并购双方共享审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同时发现分析师跟踪在共享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另外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丰富了共享审计的研究领域并且为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经验依据。此外,分别从外部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笔者利用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和信号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比较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是通过审计师声誉而作用于审计定价的,且主要是通过对审计师声誉的约束机制来影响审计定价,审计师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雪华 《当代财经》2022,(3):140-148
保障审计师初次主审业务的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问题。基于职业生涯关注理论,以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年报签字审计师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初次主审业务的审计质量问题。研究发现:审计师初次主审业务所产生的职业起点效应能够弥补其经验缺失效应,从而能保障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审计师成长期越长,审计质量越好。拓展分析发现: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同城”地域关系会干扰审计师初次主审业务的审计独立性并降低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陈冬  罗祎 《经济管理》2015,(3):98-109
公司避税降低公司透明度,弱化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师需要咨询税务专家,实施额外审计程序,以控制公司避税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因此,要求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企业性质差异、审计师执业能力差异、法律环境差异等制度因素,对这一命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避税程度越高,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当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时,民营企业避税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当处于较好的法律环境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避税程度越高时,均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具有替代的治理作用,公司避税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存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公司避税程度越高,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  相似文献   

12.
声誉是一种运行成本低的秩序维持机制,是法律机制的重要替代。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作用在于:传递高质量审计的信号,是质量审计的重要保证,激励审计师行为。在我国审计市场,声誉机制失效的原因在于: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缺失,市场没有选择良好声誉的事务所的强烈愿望,事务所缺乏建立声誉的内在动力。审计声誉机制的缺失是审计师行为异化的重要原因,进而易导致审计合谋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杨鉴淞 《经济师》2004,(1):229-230
从介绍IT审计师与计算机审计开始 ,讨论了审计学科的发展趋势 ,论述了IT审计师在网络审计中的作用 ,指出IT审计师及其知识结构体系是培养当代审计人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中,事务所级差、审计意见和财务困境所起作用较大,上市公司一般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差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审计意见关系到上市公司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及其经济管理水平,如何从审计师变更的视角出发看待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已成为经济管理制度中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对国内全会关于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研究思路进行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研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自己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一些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节约交易费用视角,本文以2007—2012年274家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审计费用增长率和审计服务质量对审计师变更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费用增加率越高,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变更审计师概率越高;审计服务质量越高,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变更审计师概率越低。进一步考量企业产权性质对审计师变更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重组公司更倾向于维持现任审计师,而非国有重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  相似文献   

17.
陈智  徐泓 《现代财经》2013,(7):96-106
行业专长是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培养行业专长不仅有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发挥审计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通过对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相对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而言,行业专长审计师所审计的公司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并不显著正相关,说明市场不能识别行业专长审计师会计信息治理的特征,行业专长尚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2—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聘审计质量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更愿意为单位资产和单位营业收入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同时企业更不容易获得严厉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李建标  殷西乐  任雪 《财经研究》2015,(10):132-144
为考察审计参与人的博弈过程及其结果,文章构建了涉及管理者和审计师等局中人的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审计师声誉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利用比较制度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了两种机制对管理者和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发现:(1)基准实验中管理者更多地选择较高的舞弊水平,而审计师更多地选择较高的审计力度,实现了福利水平最劣的均衡结果;(2)偏好性的声誉机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内部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减少了舞弊的发生,显著地改善了审计质量;(3)审计力度在内部监督机制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文章对于如何通过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对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本文在对我国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四个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财务杠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因此,建立在英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