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庆市域碳票交易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固碳因其投资少、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对碳交易市场特别是碳汇交易市场的讨论逐步升温。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国内背景,说明了重庆市域的碳汇碳源状况,提出了通过开展"碳票"交易实现重庆市域内"碳冲抵"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森林分类经营是人类对森林生态需求的产物,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当今最短缺的资源是生态资源.<京都议定书>实现了生态碳交易,为公益林建设增添了新的投资途径.会计目标是向公益林的投资人报告经营业绩或受托责任.文章认为有必要在传统林业会计的基础上增设林业生态会计,重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蓝碳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碳汇之一,但蓝碳生态系统往往是依赖自然资源获取收入群体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生计来源。论文分析了蓝碳生态价值实现助力双碳目标和平衡群体发展的双重作用,探究了其对我国当前碳交易体系提出的创新发展需求,并进一步阐释如何将碳普惠机制作为蓝碳生态价值实现的通道,以海南为例探索构建了本地化的蓝碳普惠模式。研究认为,碳普惠机制将控排企业以外的减排增汇行为进行量化并予以激励,有利于推进和创新发展碳市场,促进碳减排;适宜的机制设计可以助力以蓝碳生态系统为生计群体的平衡发展。碳普惠有望成为我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是蓝碳价值实现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贵州森林碳库的碳汇和碳源优势及弊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贵州森林碳库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贵州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陈婉 《环境经济》2021,(5):18-23
2013年加入北京环境交易所(2020年6月,更名为北京绿色交易所),全面参与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交易指导、控排企业低碳咨询、碳资产开发与评估、林业碳汇开发以及市场开发等工作。成功开发多个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牵头负责大兴安岭松岭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全球环境基金仙居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碳汇项目、京东方集团光伏项目CCER开发、北控绿产光伏项目CCER开发、吉林宏日生物质项目CCER开发;参与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课题研究、华夏银行碳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抵质押贷款创新模式研究与试点课题、北京市交通行业综合能效分析与碳排放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工作、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气候投融资工具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包括清洁发展机制在内的各种碳交易规则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碳会计业务的发展,本文在梳理有关碳会计财务问题处理主要规定的同时,也对有关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最后就低碳经济条件下完善碳会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固碳和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重要的措施,文章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启动,运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面积进行预测,结合试点省份的碳交易价格对云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固碳作用进行价值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15年内,云南省竹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森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及净经济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各类林木净森林面积将以6.67%的固有速率增长。(2)森林固碳价值与森林面积规模、森林林种的环境适应程度、储存固碳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3)2017—2032年,平均每年云南省森林固碳价值预计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93%,成为拉动云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有效措施减缓气候变暖,碳汇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在系统分析碳交易情景下森林碳汇收益实现对林地收益的影响机理基础上,选取杉木作为代表性树种,基于浙江省实地调查数据,引入杉木生长模型以及改进的Faustmann模型,模拟分析碳交易情景下最佳轮伐期以及林地收益的变化。研究发现,在碳交易情景下,在当前碳价格下,森林的最佳轮伐期不会发生变化,林地效益会有所增加,但是随着碳价格上升森林的最佳轮伐期发生变化,林地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林业碳汇研究进展简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林业碳汇的概念及价值,从碳汇计量方法、林业碳汇项目、碳交易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碳交易试点尚需不断完善,在全国碳市场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碳市场建设对促进全社会减排、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社会温室气体减排、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消费等发展目标,分析了我国面临日益增长的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挑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创建互相联通、互为补充的配额碳市场、减排量碳市场和普惠碳市场,形成"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型碳市场,按照基础先行、示范引领、统筹推进、逐步完善的思路,分阶段推进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工作,最终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应对全球变暖的现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手段来控制温室效应。我国自2013年实施碳交易以来,企业一直是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碳交易背景下企业的碳资产管理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CCER项目是在碳金融框架下的自愿减排机制,对于碳减排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有重大意义.此机制在中国已开启了早期探索,但发展不成熟,模式有待完善,其发展路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林业是巨大的碳汇池,林业碳金融项目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并增加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探究CCER框架下林业碳金融发展路径,最终提出政策建议并展望绿色经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空间明晰化的碳综合补偿与管理类型分区对于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至关重要。以钱塘江流域10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收支核算体系分析钱塘江流域县域尺度碳收支时空演变格局及其碳收支平衡关系,运用考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钱塘江流域进行碳综合补偿与管理类型分区规划。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总体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格局,碳吸收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2)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60,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在0.86~1.03之间,碳生态承载系数在0.02~15.81之间。流域内县域单元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效率差距较大,碳供需错配现象比较严重。(3)2020年萧山区、余杭区和富阳区为碳综合补偿平衡区与低碳控制区,常山县、开化县、建德市和淳安县为碳综合补偿获补区与低碳优化区,临安区和桐庐县为碳综合补偿获补区与低碳控制区,杭州市市区为碳综合补偿支付区与低碳减排区。  相似文献   

14.
碳无形资产是企业在低碳未来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而定义并识别碳无形资产是有效管理碳无形资产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分析碳排放到碳减排的价值转换、碳减排活动资产化及碳资产无形化等碳无形资产的起源、变迁及演绎路径,进而揭示碳无形资产的内涵和边界;其次,根据碳无形资产在碳交易市场中的价值流转模型,将碳无形资产分为消耗型碳无形资产和投资型碳无形资产;最后,给出相关碳无形资产研究建议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推动了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将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目标转变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多目标体系.通过对生态资本价值的合理补偿,实现"无价格"的生态资本转变为"有价格"的生产要素.碳交易市场是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典型模式.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性通过碳交易市场机制不断得以内部化,实现了生态资本的价值.文章通过将生态资本以要素形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生态资本变化量的动态性与资本量的动态性,得到的结论是:生态资本对资本量的变化随着新知识的规模报酬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情形.只有新知识的规模报酬与生态资本的规模报酬之间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增长.最后结合碳市场,从新技术转移的规模报酬角度分析了碳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借鉴生态原理,根据IPCC提供的排放因子,核算云南省近六年的碳源、碳汇及碳承载力情况。结果表明:能源及工业部门碳源占全省碳足迹70%以上,且呈逐年上涨趋势。碳承载力先是呈现碳盈余,后又表现出碳超载趋势,且超载的幅度越来越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模式以及近几年云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能耗量不断创新高,从而使云南省碳排放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低碳经济正悄然地兴起。现代会计在面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时作出了调整和应对。为了促进碳会计实务发展,构建一套完整的碳会计体系已经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仔细分析了碳会计涵义、目标及其内容,并对碳会计体系进行了尝试性构建,旨在为我国企业碳会计体系的形成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地域空间,是进行“碳中 和”核算与政策制定的主体。除了减少固定能源与交通碳排放 外,增加城市碳汇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 沈阳三环区域城市碳汇(植被、土壤、水系、建筑物)不同组 成部分的碳汇能力,估算出城市碳汇固碳量为430.93万t, 能够抵消沈阳市年能源消耗产生CO2的7.34%。在明晰城市 碳汇固碳机理、固碳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增 加固碳面积与提升碳密度两方面的城市碳汇功能提升策略,旨 在为中国低碳规划与碳中和实现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碳市场运行管理机制相对稳定、核算制度体系较为合理、分配履约机制公平有效、市场交易总体灵活有序、碳汇与碳金融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向好。从碳政策、碳核算、碳资产、碳人才等入手,分析福建省碳市场发展中面临碳政策体系有待健全、碳核算体系有待完善、碳定价机制有待建立、碳人才质量有待提升等主要问题,从深化完善碳市场政策体系、深化健全碳数据核算机制、深化碳交易市场科学管理、深化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的难点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学的高度把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放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次,从碳金融环境体系、碳金融调控体系、碳金融监管体系、碳金融组织体系、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业务体系和碳金融工具体系7个子系统来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体系,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的主动权和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参与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