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斌 《征信》2024,(4):57-63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为未来普惠金融发展明确了方向。青海省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农牧民担保抵押物缺乏的经济落后省份,普惠金融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将大数据、金融科技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融合,加强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青海省实践,系统梳理了制度安排加快、数字建设利好、发展态势跨体系、信用主体价值加速激活等全国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当前数字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信用评定标准缺乏、信息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强化信息安全、统一信用标准、优化采集评价、丰富应用场景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印度学者Sarma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从“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选取8个指标,计算了青海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2018年影响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作了考察.研究表明,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态势良好;现阶段青海省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金融服务供给的增加;保险业发展较...  相似文献   

3.
张建伟 《中国外资》2011,(23):10-10
地方政府借助农村信用社以创建县级征信中心、建设信用村、实施金融扶贫、创建三农贷款专营中心作为主要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实现"信用三农、普惠金融、普惠民生",为当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缓解金融排斥,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但不应实现全覆盖。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是通过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进而使其价格为弱势群体可负担,重点是降低弱势群体人格化信用信息搜集成本,搜寻更多的高信用服务对象。据此,论文提出深化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即以低成本、高准确性方式获得弱势群体人格化信用信息,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构建农村普惠金融风险缓释机制,发挥政府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破解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其信用等级,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则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破解或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以信用环境建设为依托,以财政政策支持为杠杆,尊重农民首创,多措并举,不拘形式,努力构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普惠...  相似文献   

6.
杨望  穆蓉  杜超 《甘肃金融》2020,(2):52-56,35
文章从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用性和地理渗透性三个维度来测度普惠金融指数,选取了2015—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对普惠金融的指标进行测度并通过随机效应回归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区、市)的普惠金融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经济发展、交通便利性、居民受教育程度、城市化程度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教育投入和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保险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保障作用、提升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建设信用共享平台和信用信息体系、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明栋  韩英贺 《征信》2021,39(11):35-41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普惠金融支持.以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江苏省宿迁市为主调查样本,对不同农业产业主体生产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典型样本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认为,提高农村社会信用治理水平,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增加普惠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8.
内生于风险控制的信用信息识别型信贷配给,及其诱致性、“碎片化”的农村二元性信用约束,是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陷入困境的二个主要因素.创新金融与不同社会经济组织相联结的信贷供给模式,构建显性和隐性二元信用“共融、共享”的普惠型农村信用体系,是纾解困境、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1—2018年在沪深交易所发生过交易的债券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尤其显著降低了民企债和非上市公司债的信用利差;而且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越显著;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违约频频"爆雷"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减弱市场整体违约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其中"普惠"就是要面向大多数,让广大农户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特别是融资服务.而"数字"则是要求这项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主要服务于农户的智能化信用信息服务机制.这种情况下,将农户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建立以户为基本农村生产单位和数据单位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就成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基础工程.而这项工程的实施,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通过授权使用的方式实现各机构共享;二是由涉农金融机构作为采集的主体,独立进行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数据服务于本机构的业务拓展,不与其他机构共享.吉林省四平市在深入推进"首批全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验区"创建过程中,对两种方式并没有进行选择性排斥,而是对两种方式都给予了支持和鼓励,通过实践对两种方式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青海省在2016~2021年青海省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申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步伐。青海省金融机构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始了提升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质效的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瓶颈。课题组在调研青海省金融服务新市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突破新市民金融服务瓶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有着密切关系。以青海省8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研究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提出普惠金融进一步推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茜 《征信》2021,39(5):9-12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建立法律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相结合的信用法治体系,优化信用服务业营商环境,完善信用信息和规则制度供给,多层次多领域打造信用价值实现场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等,以实现我国"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是提高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质效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金融可获得性、金融配置效率、金融满足程度的普惠金融发展三个维度,运用博弈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福建省南平市的实践与探索,从组织机制、征信系统、信用服务市场、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文化等方面,提出普惠金融视角下推进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银普惠网络通宝"是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金融科技手段,专为小微企业打造的普惠金融网络信贷平台.平台致力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实惠的信用和抵押贷款线上服务,实现企业在线自助申请贷款、智能化快速审批、企业贷款随借随还等功能.平台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建立客户评价体系,从银企业务往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东营市农村信用社通过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带动了农富社兴"双赢".本文从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打造服务品牌、构建文明信用环境等三个方面,对该市的文明信用工程建设与农富社兴"双赢"的良性互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侯瑞 《青海金融》2014,(8):56-5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是党中央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普惠金融”概念,意义十分重大.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农村金融普惠直接影响着整个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因此,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着力点应放在农村,应将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锋 《中国金融》2012,(15):40-41
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青海省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的局面金融生态关系到金融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青海省上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信用青海"的战略部署,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海西州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金融生态县(市)创建""信用社区建设试点"等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  相似文献   

20.
金海 《青海金融》2013,(7):49-49
近年来,青海省大通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青海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将农村文明建设与信用建设相结合,形成具有大通特色的"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经过不懈努力,大通县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大通县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上,县人行行长总结了2012年全县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并安排2013年重点工作;向化乡政府、农信社及信用村、户代表分别作了工作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表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