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自从古希腊雅典城邦闪出了第一束民主之光,民主,就成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所憧憬和追求的政治理想。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民主就是党动员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光辉旗帜。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是通过我国根本的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把绝大多数人纳入了民主的范围,是迄今使社会各阶层各类群众享有民主权利最充分、最广泛的民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指导下,党中央把发展人民民主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实践,党的基本路线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党的奋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没有成为中国封建主义提供科学的批判武器。它所唤起的最多是求知精神和救亡意识,二者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主义,人民的自由独立意识始终没有被唤醒。封建专制的原则就是“使人不成其为人”。自由精神正是对封建专制的彻底否认,只有“自由”才是从根本上反封建主义的批判武器。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了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百年奋斗之所以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思想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确立核心,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组织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与民同心,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政治优势.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一次强调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相比,总有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颇多微词,似乎政治体制改革过缓,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了社会和谐.其实,中国经济的成就与政治的发展和保证是绝然不可分的.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本身已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取得了成功并将取得新的成就.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前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重压迫、剥削下,政治黑暗,经济凋敝,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工人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下,1919年掀起了伟大的“五四”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中国人民从1840年以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落后的苦境,寻找建立文明富强的国家的道路,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五四”运动前夕,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功经验,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的司法制度还存在司法地方化、司法腐败、司法程序不规范、司法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难”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我们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80年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我党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经验,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总书记的论断,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第4期《开放时代》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新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类型的思考——兼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位》。该文明确认为,新中国政治文明的独特意义,在于形成一套与西方“政党政治”不同的“人民政治”的制度系统和政治文化,并指出“党是领导中国社会的核心力量,是‘领导党’,但不是垄断政治权力的‘执政党’。执政新中国,是中国人民所共有的事务。这个‘领导党’既是领导人民执政的党,也是领导人民创建崭新的政治制度,以保证人民执政得以实现的党。‘人民’既是这个政治体合法性的最大依据,也是校正这个政治体的最高价值标准,更是参与这个政治体和监督这个政治体的最主要主体力量”。今天,我试图顺着那篇文章的思考,就“人民政治”这个概念,做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八十年来,曾有不少外国朋友不解地问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 为人民服务》中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的共产党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 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邓小平回答说:“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 ……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 民同志则言简意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三代领导 核心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但都斩钉截铁地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八十年…  相似文献   

10.
所谓境界,是指在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行上达到的高度。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在做人上要严守两条底线:一是道德的底线。没有起码的伦理道德,人就不成其为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二是法纪的底线。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不遵守党纪国法,就要受到纪律处分和法律惩罚。两条底线不能逾越,这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但作为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不逾越这两条底线,必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像毛泽东所倡导的那样,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明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讲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国企业家,就是这样一批时代的精英,然而在他们眩目光环的背后,也有许多困惑与无奈。“松绑放权”呼吁后的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企业发展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是当年无法比拟的。但企业家真正完全松绑、彻底解放了吗?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她诞生以来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并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活跃在社会舞台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今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经历了60多年的努力奋斗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成功而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样的成功和独特告诉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被唱衰的国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的。中国需要话语自信,需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我只是恪尽一个中国新闻人的本分,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6.
一、深刻理解《讲话》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思想深刻 ,内容丰富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初步学习《讲话》 ,感到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高” ,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 ;二是“深” ,内涵深刻 ,意义深远 ;三是“实” ,实事求是 ,理论坚实 ;四是“新” ,勇于创新 ,新意迭出。江泽民同志的讲话 ,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 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通过前后两个 80年的鲜明对比 ,得出了“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 ,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结论。通过对我们党…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两年,我曾提出“人民政治”概念。力图将我们国家的政治类型与西方的政党政治区别开来。历史证明,“人民政治”不仅是不同于西方政党政治的新型政治文明,而且是推动中国百年来高歌猛进,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型政治文明。在此,我将进一步讨论何谓“人民”的问题。人民并非是天然的存在物。从历史的视角看,在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生成、塑造出来的崭新社会政治主体。这里从“人民”的历史性建构入手。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断.这是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立场的生动阐释,也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当代表达.深刻诠释了中国在新时期推进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以人民需求作为经济发展内在驱动、以人民力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民共享为经济发展的评判标准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牢把握"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并将其作为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9.
卢绍武 《发展研究》2001,(10):53-57
一、切实而有效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主题是“三个代表”。总结80周年,面向21世纪,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0.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高度民主自治,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没有共产党领导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没有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没有人民民主的实践和 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实现。发展民主政治是推动人类社 会发展前进的主题曲和制高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