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可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处于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持股水平、行业竞争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竞争性行业中,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而在非竞争性行业中,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分所有制来看,在竞争性行业中,民营控股企业实际控制人持股水平的激励效应要大于国有控股企业;把国有控股企业分为中央控股企业和地方控股企业,则这两类企业中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因行业竞争性不同而不同.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应该加强非竞争性行业的竞争性以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还应该对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股权结构改革,吸引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投资者投资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韩忠雪  张玲 《技术经济》2022,41(10):161-174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流背景下,以2007—2020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创始人和战略投资控制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创始控制人有利于上市公司积极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而财务和产业投资控制人均会抑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且财务投资控制人的抑制作用更强,数字金融和控制权进一步强化了以上的回归结果。单独控制人、纵向产业控制人和专业财务投资控制人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研究表明,公司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信息透明度在控制人异质性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关于公司控制人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关系的研究视角和内容,对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时间和机构投资者类型三大维度,本文探讨机构持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约束国企过度投资行为,并且证券投资基金的约束能力相对其它机构更好。同时在不同的外部市场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存在区别;在2004~2007这一阶段,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与2008~2016阶段有本质的不同;不同机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过度投资治理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外部市场环境,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相对于其它机构更能起到积极型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蕊 《时代经贸》2013,(18):61-61,63
本文对近年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特征、创新要素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中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多重持股方式及金字塔式持股方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2010-2012年相关数据实证了中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特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创新能力与实际控制人特征的关系,试图为中小上市公司与创新能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欢  许为宾 《生产力研究》2022,(11):145-150
基于2008—2019年沪深A股高校持股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研究了高校持股比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并且高校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持股高校特征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长或总经理毕业于持股高校的企业创新绩效更好。通过影响机制检验,我们发现高校持股比例会通过影响高管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文章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研究了高校层面的校企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理解企业创新的知识来源提供了来自高校持股的解释,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持股这一独特校企合作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近年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特征、创新要素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中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多重持股方式及金字塔式持股方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2010-2012年相关数据实证了中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特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创新能力与实际控制人特征的关系,试图为中小上市公司与创新能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文杰 《时代经贸》2013,(16):36-37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2010-2012年连续3年共3441个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度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考虑到中国特殊国情,在股权分置情况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高的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显著高于分离度低的公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考察经理人代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我们以董事长是否为最终控制人的家族成员来度量代理问题,回归结果表明经理人代理对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发生在实际投资超过预期水平的企业.其产生原因既不是家族成员董事长和代理人董事长之间的能力差异,也不是后者的过度投资倾向和偷懒行为.对于这种道德风险,证券交易所的预警和最终控制人的个人影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公司治理方面的制度安排的效果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得出:一方面,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则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小.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除了对缓解融资约束产生直接影响之外,还会通过内部控制产生间接影响,即内部控...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创新活动一旦中断将会产生巨大的调整成本损失。因此,如何保持企业创新可持续性是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问题。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探索了企业高管持股对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高管过度自信与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使用2003-2014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可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过度自信则弱化了两者间正向关系,而相对于非民营企业,民营企业高管持股对创新可持续性的正向作用更强。同时考虑两种情境效应的综合影响时,在民营企业中高管过度自信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强。最后,考虑了遗漏变量带来的“选择偏差问题”和内生性问题,采用基于Kernel匹配得分法的反事实检验,为实证结果提供了稳健性证明。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对实际控制人“掏空”治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以及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具体国情,从实证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对治理实际控制人掏空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不仅能从源头抑制实际控制人实施掏空的动机,还能弱化实际控制人实施掏空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不同实际控制人性质的股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将股票价格、实际控制人性质、宏观经济变量及财务指标四种不同频率的数据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分析实体经济波动与股票市场走势相背离的原因。应用SFA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股价指数在实体经济因子冲击下表现为负向反应,而在利率因子冲击下表现为正向反应。民营企业的股价指数在实体经济因子冲击下表现先为负向反应,后为正向反应,而在利率因子冲击下表现先为正向反应,后为负向反应。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的两类企业的股价指数在实体经济因子冲击下表现为正向反应,而在利率因子冲击下表现为负向反应。此外,留存收益资产比较高的国有企业的股价指数,在利率因子冲击下表现出的正向反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股权质押逐渐成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股权质押虽然缓解了股东的融资约束,但大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代理问题和控制权转移风险影响了公司的长期投资特别是研发投资。创新质量是研发投资产出成果的直接反映,其对企业长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特别是管理层持股和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文章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提高会降低企业的创新质量,且该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管理层持股可以缓解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创新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部分调节效应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企业研发投入进行传导。  相似文献   

17.
旨在揭示企业创新获利过程内部要素的优先级,并进一步探索企业的实际独占性机制和开放度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绩效。以中国本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的实际独占性机制为研究视角,探索了中国管理情境下企业实际独占性机制的表现特征,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企业实际独占性机制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所得结论如下:企业内部技术保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和顾客锁定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都会产生正向影响;企业的开放度和实际独占性机制共同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文章用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据从公司治理的抑制机制方面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隧道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小股东参加股东会对抑制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具有积极作用;目前,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的制度安排难以抑制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对抑制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有积极意义;较小的股权制衡度难以对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起到抑制效果;机构投资者在抑制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企业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探索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从而发现市场化程度、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优于非国有控制企业,相对于非国有控制企业,市场化进程对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