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依赖于一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只有涵养“双碳”法治人才蓄水池,才能汇聚实现“双碳”目标的原动力。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建设“双碳”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双碳”相关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推进“双碳”工作中普遍面临如何从规划设计阶段向落地执行阶段过渡的问题。以城市“双碳”发展综合指数引领城市“双碳”发展,是加快推进城市“双碳”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盘锦绿色发展创新中心作为首批探索实践者先行先试,构建了以盘锦命名的城市“双碳”发展综合指数体系,为掌握城市“双碳”发展综合状况、辅助城市开展“双碳”监管决策提供参考借鉴。应用实践表明,盘锦指数(Panjin Index,PJI)能够在支撑城市“双碳”目标可达成、“双碳”工作可操作、“双碳”管理可复制等方面体现较好的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新一轮能源变革、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把握制造业绿色变革机遇,主动构建起富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是浙江全面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引领变革潮流的主动担当。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产业发展新位势,将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低碳变革的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双碳”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四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梁启超首倡“中华民族”概念,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毛泽东号召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强调中华民族要为人类做较大贡献。邓小平提出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对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厘清新福建的建设需求,重点推进闽江经济带对接长江经济带,带动福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厦门大湾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厦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福建对接的主要对象是上海和深圳,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为上海和深圳提供控碳压力传导机制和控碳红利释放机制,构建新福建碳服务“一肩挑两洲”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王玮 《环境经济》2023,(4):18-23
<正>都说“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为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各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各类涉碳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还同步发布了11个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一、“碳关税”的由来 “碳关税”也称“边境碳调节”,最早是由欧洲国家提出的,指欧盟国家应针对《京都议定书》框架外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应对欧盟实行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 Trading Scheme)后本地生产商面临没有实施减排计划国家进口品的竞争力问题,其中也包括来自美国的商品。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2023,(4):10-11
<正>随着“双碳”行动持续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产业、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涌现出一些新业态新模式生产、服务、消费方式,随之相关的涉碳案件也陆续进入诉讼渠道。据统计,自我国签订《巴黎协定》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碳案件112万件。面对涉碳案件数量逐渐呈现增多趋势,各级人民法院急需及时、有力的审判指导。近日,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确立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框架。10月26日,国务院在前述意见的基础上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指出,在未来10年内碳达峰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重点要求做好“碳达峰十大行动”。这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日渐完善的标志。《行动方案》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明确了碳达峰指标,为其低碳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实现碳中和、推动碳达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根基。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确立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框架。10月26日,国务院在前述意见的基础上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指出,在未来10年内碳达峰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重点要求做好“碳达峰十大行动”。这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日渐完善的标志。《行动方案》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明确了碳达峰指标,为其低碳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实现碳中和、推动碳达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根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和制造业大国,我国碳减排行动备受全球关注。“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发展,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文章以“双碳”目标为背景,界定碳减排税收体系的内涵,从生态、结构、产业、技术等维度阐释碳减排税收体系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当前,碳减排税收存在相关优惠政策零散、税种协同性不足、覆盖面较窄且形式单一、缺少抑制碳减排专门税种、税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以“单一税种”向“税收体系”转型为目标,通过修订和完善碳减排相关税种、改善碎片化税收优惠、借鉴国际经验设立碳减排专门税种、健全碳减排税收征管体系等举措,推进我国碳减排税收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对于促进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服务中原地区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历史性实践意义。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给河南省带来的机遇,从金融、贸易、旅游方面推动社会发展,首先梳理“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河南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后对河南如何抓住机遇谋发展,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程敏 《经济师》2023,(9):140-141+14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大数据时代下,黑龙江省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神经末梢”转变为新时期的开路先锋,必须积极抢抓国家支持“新基建”、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集中爆发等重要机遇,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启动新引擎,助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以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探索“新基建”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机理,提出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湖州“工业碳效码”的构建,使企业由原先的碳效无法精准量化,不能及时获取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提升措施,转变为碳排放数据全面归集、智能比对分析形成碳效、政策自动匹配并“一站式”联动兑现,形成高效协同的套餐式碳效服务机制。由此,促进企业能源消费从“降价”向“降量”转变,推动绿色制造升级。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对能源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鄂尔多斯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韦东远 《新经济导刊》2023,(Z2):125-1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调“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当前,以电动飞机为主导的颠覆性技术将变革传统飞机创新发展路径及模式,加速航空运输业电气化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本报告通过深入分析国外典型国家电动飞机发展的战略动向,以及我国与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获得一些启示,为我国航空运输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未来40年的控碳攻坚,其困难程度不亚于前40年的脱贫攻坚。为保障控碳目标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目标,中国控碳工作必须有效解决国际遵约与国内履约问题。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把握国际控碳规则设计的剩余权力,创新国内控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中国版透明度框架和符合国土空间主体功能要求的控碳执行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按照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国家控碳战略科技力量,推进控碳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和能源系统的数字化发展,推进碳足迹治理现代化,构建控碳执行的国际与国内行动互信体系。由于碳排放成为主要矛盾,控碳工作的重心要适时从总量与强度的“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实现由“控能”向“控碳”的政策工具转换。  相似文献   

20.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努力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