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澄 《经济论坛》1997,(5):17-18
刘澄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外资投向工业领域的收益开始下降,于是外资纷纷转向农业。开发农业已经成为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农业利用外资渐成气候从90年代开始,农业利用外资的数额逐年递增,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通过国外贷款、直接投资、援助等多种渠道,中国农...  相似文献   

2.
对外商直接投资几个问题的探讨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中国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不仅港澳台企业,而且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也纷纷前来投资办厂。据调查,日本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17家已在中国投资,德国最大10家工业公司中9家已在华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紧缺、供需结构性失衡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任务日益紧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我国对亚洲的农业投资较快增长。建立对外农业投资重点区域综合评级体系,根据指标测算结果确定对亚洲农业投资重点关注的农产品,设定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产能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投资主要途径,并从微观层面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序推进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2009,(10):30-33
<正>结构失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调结构"将为产业整合注入新动力。在保增长的目标有望实现之际,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态势还不平稳、民间投资跟进滞  相似文献   

5.
池金明 《发展研究》1991,(3):40-42,44
一、产业结构矛盾中的地方投资机制因素 我国产业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基础产业和加工产业结构倾斜、工农业“二元结构”显明、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农业发展徘徊不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等。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的生成,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投资机制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1.公益性农业投资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公益性农业投资主要指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医疗、教育等非生产性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基本上属非经营性领域,是一种公共性的投资,受益对象很广,其社会效益高于直接的经济效益,很多时候只有投入而没有回收,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这一类投资还具有区域性及长期性的特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防护林的建设、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等,往往是跨行政区域的,规模大、期限长,需要的资金投入及劳务投入多,  相似文献   

7.
立足中国国情 发展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农业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内容、特征和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源先天不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数量与综合质量失衡,农业劳动者素质低;生态环境恶化,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水平低等。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还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张毅 《经济师》2012,7(3):78-79,82
中国是最早进入老挝进行农业投资的国家。当前,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占投资总量的比重较低,投资领域以农业种植为主,投资企业主要为省市地方民营企业,投资模式呈多样化。中国具有投资老挝的便利条件、两国农业投资合作潜力较大、老挝投资环境也逐步改善;但投资老挝的中国农业企业发展能力还不强,且老挝国内也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中国企业对老挝的农业投资。因而,中国企业应通过规范投资经营行为、加强农业技术投入、重视政府的投资政策导向、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措施,化解投资中的困难,推动对老挝农业投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本文从“成因”和国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应该通过要素构成变化形成“内生型”竞争优势。主要问题一、主要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受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持续低迷。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棉花的国内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12%,玉米高出63%,小麦高出75%,而现行19%的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已很难招架“入世”后国际农产…  相似文献   

10.
论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农业的发展历来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渠道对农业进行各种项目的投资和补贴,以保证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改革进行到新世纪之初,农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强大冲击。在我国农业所处的这样一个历史性转折时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合理定位各级财政对农业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合理定位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现实的农业生产状况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一)从农产品上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而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又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45%以上,但仅提供农业总产出7%的产出,粮食商品率还不到20%;结果,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高于国际价格。且农产品品质差、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等环节还非常落后,此外,对这些产品的国内支持还不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和粮食收购政策的逐步完善,市场对农业的制约程度越来越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农业更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应对国际竞争,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级政府的一大工作重点,更是农业部门、科研人员迫切需要研究的全新课题。与之相应的农业结构调整实践正在各地积极实施,“压粮扩经,发展牧渔”,农副产品由产量向品质和效益转变,政府工作也逐渐由行政推动向服务导向转换,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由于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业市场化要求有差距,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与集约化生产要求有差距,社会化服务水平、配套政策、现行农业体制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差距,农业结构调整还没有、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3.
俄、乌、哈三国农业投资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压力使中国无法以较低成本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开展海外粮食投资与合作,通过提高东道国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世界粮食市场总供给量,能够提高中国从国际市场获得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受到国际农业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劳动力市场、农业与环境、土地使用的可能性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三个国家的农业投资环境,认为这一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业投资吸引力,中国应该与这三个国家加强在农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以放松中国国内有限农业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在外国投资经营企业,并在经营过程中掌握控制权的经营活动。我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大,实现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15.
王健 《经济视角》2011,(12):44-45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投资成本,加强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我国国情,更加证明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经济学界围绕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走势及我国经济和金融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很多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本文仅就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与中国的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国际直接投资等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国际贸易不平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全球分工格局调整过程中跨国外包与供应链重组的加速发展,中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差额就等于外…  相似文献   

17.
正确应对信息化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中国来说,实现信息化,或者说向信息社会过渡,是一件很难做、但又必须做的大事。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才能够获得解决。鉴于有些问题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注意,这里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信息化可能带来较之工业化更为严重的挑战 未来学家托夫勒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三波”或“三次浪潮”),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第二个阶段是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第三个阶段用现在的话来说,则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近代中国一直处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过渡,即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就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制度结构而言,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努力总算是入门了,但市场制度的建立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有些重要方面甚至还处于“过大关”的过程之中。然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信息化的问题又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信息化意味着更大跨度的社会变迁。中国能不能成功地应对这一挑战现在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保持长达三十余年高速增长为世人瞩目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比例失衡"也遭到垢病。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基于112个国家近四十年数据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的消费需求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疲软,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出口导向型的,而近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确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投资过度。笔者认为,支撑中国长期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失衡",实质上是一种宏观动态结构性均衡,或者说没有这种"三驾马车"的比例关系,也就没有这一时期的长期高速增长。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经济增长战略在适度降低增长速度的同时转向创新驱动增长,"三驾马车""失衡"自然会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9.
部分海外经济学家不久前参加市场经济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中国收入差距、投资政策、市场竞争、企业改革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日本伊桥大学教授南亮:解决城乡差别,应主要靠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是,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很低,向工业转移就很困难。这就要求政府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在农业区发展乡镇企业也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之一。但在农业区发展农村工业,建立工业开发区,一  相似文献   

20.
入世与中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经济经纬》2003,(6):104-106
中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新环境和新阶段中如何抓住入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