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放在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性战略地位。如何保证在未来15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靠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求得经济增长,转向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求得经济增长;二是从以增加新项目、铺新摊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主实现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已有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显然,无论是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还是以企业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是只有通过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实物、价格和价值三个维度去度量利润率会产生差异性,这—理论命题可以称为“弗里曼-克莱曼问题”.通过运用以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反映价格和价值变化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可证实“弗里曼-克莱曼问题”的存在.在该分析框架中进一步引入“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发生作用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剩余价值率也可能会提高;在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可通过影响生产投入要素的实物比例,以及各产品价格和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罗季荣同志在《经济研究》1984年第12期发表的《论技术进步与内涵扩大再生产》一文指出“应该坚持用技术进步作为根本标志来区分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认为“增加投资但采用传统技术,应归入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增加投资又采用先进技术,则应归属内涵扩大再生产,或称之为资金密集型(积累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对此,我有两点质疑。  相似文献   

4.
化工企业设备改造是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道路、迅速发展生产力、提高技术水平、拉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化学工业经济效益,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条捷径。不同的发展时期,对设备技术改造的内容和要求不同、这是由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所决定的。技术改造必须体现技术进步,必须有新的技术因素加入生产过程,应和治理‘三废”与节能降耗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 风险型条件下的投资规模决策,是企业规划扩大再生产时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促使企业重视和进行扩大再生产。根据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扩大再生产包括外延和内涵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涉及到增加生产能力的大小,即产品的产出数量(实物量或价值量)的多少,这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是使企业经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柱。石圪节煤矿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技术进步的历史;换句话说,就是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不断地对小煤窑挖潜、革新、改造,逐步地建成现代化矿井。概括来讲,石圪节煤矿的技术进步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不仅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还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并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这对于中国的技术政策、投资管理、产业政策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启示,为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我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的商榷》一文中(以下简称《商榷》,见《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主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包括满足四个方面的需要:(1)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需要;(2)满足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社会保险、集体福利等等公共消费的需要;(3)满足国家行政管理和巩固国防的需要;(4)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对此,有的同志表示反对;有的同志表示赞同。主要的分歧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否包括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这个问题如能获得正确解决,他其分歧就比较容易解决了。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在《商榷》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说明,衷心欢迎批评指正。在《商榷》中,我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者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人,因此,社会用于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同用于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一样,必然构成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为什么这样说呢?  相似文献   

9.
何岩 《经济研究导刊》2011,(29):155-156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对病伤者提供医疗服务,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和正常的劳动能力,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此,针对医疗保险的功能、原则、作用、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企业技术进步运行机制的内涵在我国,企业技术进步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企业技术进步概念,一般指设备、工艺和技术方法的改善;另一种是广义的企业技术进步概念,它不仅包括硬生产要素的进步,还包括软生产要素的进步。本文所阐述的企业技术进步是广义的企业技术进步。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1)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2)智力开发水平的提高;(3)职工素质的提高;(4)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诸因素中,剔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只强调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忽视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不注意对建成企业的技术改造,致使设备老化、技术陈旧、产品落后。为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使产品在技术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达到和保持先进水平,就必须对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生产性建筑、公用设施、能源,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采用新的技术进行改造。保定蓄电池厂起动电池车间的全面技术改造,以其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我国振兴经济的一项战略任务。技术改造是指在坚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把科技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用先进的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实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达到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全面提高企业及社会综合效益的目的。可见,企业技术改造既是不断改变企业落后面貌、克服薄弱环节、提高技术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过程,也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导致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包括:改革过程中公有制经济占比持续减少,资本偏向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供大于求,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的低工资政策因素等。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包括: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扭转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的趋势;重视采用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量;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工资水平;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财富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时代 ,是“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到了工业经济时代 ,并正在转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 2 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人力资源和劳动者、国民素质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近几年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在逐步加快 ,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 ,科技和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导作用日益突出 ,人才人力资源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者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管理人才正在脱颖而出 ,专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15.
一、人力资本在现代技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是人的劳动能力,这是国家或企业的重要资本,它包括劳动者数量与劳动者素质两个方面。劳动者数量是指满足技术经济工作需要的人数;劳动者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思想、文化、知识程度及劳动技能和精神文明状况等等。在当今时代,由于技术经济飞速发展,劳动者的技术经济水平及精神文明状况是发展技术经济的重要因素。这是现代技术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水平所决定的。因为现代技术经济飞速发展,有很多专利技术只盛行三、五年就被更新技术所代替,甚至有的新产品只有二、三年时间就被更新产品夺…  相似文献   

16.
加速企业技术进步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企业技术进步体系及有效运行机制,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机械工业大中企业技术进步运行机制机械工业大中企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是指影响技术进步的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以及由这些关系准则所规定的技术进步活动的规律性。它是机械工业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核心。机械工业大中企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是由产品技术水平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决策水平提高等活动构成的。由于这些要素之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本文认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还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它包括劳动者个体的精神素质、智力素质和体力素质,也包括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文章着重从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侧面探讨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提高从业人员文化技术素质,科学文化水平,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发展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意义在于寿命人们履行社会职责和适应各种变化,从而发展社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人们所理解的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在我国实际上就是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就是把投资主要用在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上。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已成为一条在技术飞快进步条件下发展经济的客观规律。由于我国过去曾长时期地把基本建设视作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在阐述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扩大再生产的同时,就必然要涉及到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人口经济学理论都认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劳动者素质由低向高转换的过程,是农业劳动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标志,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