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袁立辉 《时代经贸》2008,6(5):92-93
本文通过论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衡量及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论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衡量及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范围内初次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占份额呈现增长趋势的事实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偏向型技术进步成为一个重要的解释视角。本文构建了要素收入份额的决定方程,证实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并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寻找其变化的原因。然后利用1980—2007年的跨国经济发展数据,探索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从而导致要素收入向资本倾斜;进一步的,引入现有文献中用于解释收入份额变化的外商直接投资、劳资谈判能力等因素,发现我们的结论依然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充实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收入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来源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DEA方法将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分别就出口和进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1998-2003年期间,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贸易开放度高的行业并不比贸易开放度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口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但进口显著地促进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所以,调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模式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6.
罗军 《财经科学》2014,(4):61-7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基于1978-2005年的实证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因素和资源配置因素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认为技术投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产业的利用效率。从而对中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对我国稻谷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稻谷总产量从1949年的4865万t增加到2006年的18257.2万t,增长275%,但是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在稻谷生产中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利用E-S模型,以早稻生产为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早稻生产中的机械型和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2000年以前我国早稻生产技术进步以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模式,进入21世纪以后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模式,且各地区早稻生产技术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了1995年~2007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度量技术进步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进步对区域能源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均对能源需求有显著负效应;技术进步对降低能源需求的作用表现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特点。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基础、能源资源禀赋和对外开放度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宇  蒋殿春 《财经研究》2008,34(1):72-82
文章首先对FDI、东道国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再利用DEA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FDI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FDI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并由此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效应在高技术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这基础上利用带有两个协整的VECM对该机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通过降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效力影响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程度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这种的负作用;经济增长通过物质资本途径扩大收入差距,通过人力资本途径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83年~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FDI(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环境污染的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以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加工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FDI的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的环境压力,短期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明显;而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加工贸易都在相当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影响政府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工业化时期,政府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经济,而在城市化阶段,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这一转变表现为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减小而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使政府公共支出比重增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且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de credits and impor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Made available by its creditors, the main function of trade credits is to facilitate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reliance of imports on trade credits varies across regions and income: towards the end of the 1990s, the trade credits to imports ratio ranged from 0.20 for East Asia & the Pacific to 0.87 for Africa, and from 0.24 for high-income countries to 0.79 for low-income countries. Applying panel and cross-country estimation, we find that past trade credits help predict current imports, but past imports do not alter the future path of trade credits. Further,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de credits and imports is larger for countries more dependent upon trade credits.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countries make debt repayments to avoid any potential disruption on the line of trade credits. We also find that the trade credits penalty could materialize within less than two quarters.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conventional wisdom suggests that export growth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causal links between exports and output have provided little support for the exportled growth hypothesis.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direction of causation by handling properly two important issues in causality tes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and the choice of optimal lag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in a sample of 32 economies, the export-led hypothesis is supported by 17 economies and is strongly supported by 9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6.
围绕科技进步和劳动就业两个主题,分析科技进步、劳动就业,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社会总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就业、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相关关系,阐明了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正相关关系即科技进步会拉动劳动就业的数量,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劳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春奎 《经济经纬》2006,(6):119-121
通过对中国1978年-2000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影响机制,是贸易摩擦中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通过中国数据实证分析,认为随着对外贸易的提高,我国的劳工标准也相应的得到提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Geweke因果分解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就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反馈份额等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规模在长短期变动上均存在显著双向因果关系;与金融发展效率只存在单方向长期因果关系;而与金融发展完善指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从总体反馈份额看,可以认为我国对外贸易与金融发展目前呈现出对外贸易带动金融发展为主导的"需求尾随"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对外贸易先发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温室气体减排与对外贸易、金融发展等主要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利用1982~2011年的数据对碳排放、对外贸易、金融发展、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ARDL边限检验法对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出长期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深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非线性倒U型关系,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贸易开放与排放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对外贸易并未引起污染转移。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动金融向有益于碳减排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