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起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性和不完整性,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的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当前广大农村、农民对这项福利制度的迫切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保障标准偏低,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对象和收入难以厘定等.应以制度建设为先导,政策落实为基点,加快推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工作,真正使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使农村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河北省平泉县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全额或差额补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普遍实施此项制度对保障农村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准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爿;鼍度,解决好广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既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事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农村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缫障制度。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2006年7月,江西省彭泽县为建立覆盖全县30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财政部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三级核查、三级评审、三榜公示”等工作,并对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其问,财政投入由2005年60.4万元增加到2008年705万元,  相似文献   

9.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低保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加以回顾并对低保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加以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低保制度存在"应保尽保"目标受到质疑、低保标准总体上仍然偏低、标准制度随意化、低保制度产生负激励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具体的实施效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湖南省张家界市农村地区调查资料为基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度的实施使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以少量的财政资金解决了大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制度的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扩展,保障对象的甄别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群,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救助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近四年来,在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政策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周易 《时代金融》2015,(8):54-56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山西省城乡低保制度从低保标准、人均低保支出水平、低保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认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低保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山西省应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低保标准、提高农村人均低保支出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相关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都是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关键问题。要想消除农村贫困,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尚不具备稳定性、规范性。要想构建起我国规范的、稳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选择不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式。鉴于此,本文从对农村低保方式的类型和发放原则的分析入手,研究如何合理地选择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农村低保制度的逐步推进,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城镇低保人口稳定在2200万人左右,基本实现了城市贫困人员的应保尽保。在农村,1994年部分省区开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到2006年6月,已有18个省、近2000个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获得低保救助的人口有960万。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大多数绝对贫困人口获得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缓解了生活危机,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面临的反贫困任务仍然很艰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的低保制度没有实现全覆盖,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没有纳入低保制度,还存在救助标准偏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行,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措施与此相配套。将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常年困难的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依法得到救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河北省自1997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如何恰当选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受助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恰当选择农村低保的受助对象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提与基础。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很难准确、清楚地核算出来。故此,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农村低保对象的选择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运用调查摸底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并革除低保对象认定过程中一些歧视性的规定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