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外国银行开始进入我国市场,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股份制银行中的人才流失问题逐渐加剧,已经引起银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共识。为此,各银行开始积极探索吸引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管理方法,其中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已经成为辖个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五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银行业是首批对外开放的单位,这意味着我国银行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正式开始。竞争中人力资源是第一位因素,但我国国有银行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却依然远远不足。日本的几家世界最大级的银行的员工一般都是2万至5万人,就是现在的世界银行间的“航空母舰”——美国的花旗银行的雇员也不过16万人。而资产总量仅为美国的花旗集团的1/4,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排行老二的中国农业银行,其从业人员就有52万人,这种差距是触目惊心的。  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五大转变:  一是观念…  相似文献   

3.
现今我国的银行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的关键时期,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步入市,银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首当其冲的就是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争夺,如何制定员工尤其高管人员合理的薪酬结构是我国银行改革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员工队伍建设是银行机构锻造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银行职业精神是银行员工应该具有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堪称员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灵魂。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决定了一个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强与弱。长期以来,银行机构在培育员工职业精神的过程中,对于银行业职业精神的独特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试从银行业的行业特性来分析和归纳银行职业精神的独特内涵,以便在培育银行员工职业精神的系统工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银行业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普遍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转账电话以及POS机等电子银行产品,但是由于产品宣传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电子银行产品实际使用者占比非常低下,影响着电子银行产品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国家的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项资源的确认与计量即推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单一地区经营模式开始成为制约当地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发展的掣肘,通过实施跨区域经营战略,克服农商行在渠道、客户、产品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有效规避对单一地区、单一客户群体以及行业地域性集中的过度依赖的风险,使农村金融机构发挥服务“三农”的专业优势积极融入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并在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知识型员工在我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激励具有典型特征的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发挥其创造性,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一、知识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支撑力,科技人力资源作为银行竞争优势的一种难以模仿的、特定的资源,是保持银行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决定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对农发行湖南省分行科技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人力资源规划、孕育科技人员、激励科技人员、留住科技人员等方面阐述了对农发行科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金融丑闻及银行业危机的频繁爆发,使我国银行业认识到,过分倚重政府监管部门的保护和约束以获得生存权利和竞争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正视日益增长的风险,改善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已成为银行生存发展的首要的、基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入世”,我国金融业将面临资金、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激烈竞争,但竞争的核心问题还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服务于“三农”的许多农村信用社,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奇缺。要改变现有状况,使农村信用社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这就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系统工程”计划,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狠抓内部管理,深入挖掘现有人力资源。一是眼睛向内,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经考核,从现有员工中挑选不同学历、不同层面的人员,有目的地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建立“人才资源储备库”。…  相似文献   

12.
在继往开来的世纪之交,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既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银行业怎样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扬长补短,在迅速壮大自身规模和实力的同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入世”后我国银行可能受到的冲击 1、在业务竞争方面,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最明显的冲击表现在国内银行必然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从外汇业务和国际业务来看,外资银行具有独特优势,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外资银行在长期的。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信用社员工“近亲繁殖”现象十分严重,这直接导致整体队伍素质的低下。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迅速提上农村信用社的议事日程。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提到人力资源管理,人们往往会将其与传统的人事管理划等号。然而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事务型人事管理,它在观念上把员工看作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把员工看作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强调应尊重他们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从而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5年时公布的统计结果:距今为止我国各类银行业的金融机构有3万多家。其中,参与"银行市场蛋糕"竞争的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邮政储蓄等机构。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在内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其中绩效问题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盈利以及经营发展状况,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完善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王川 《农金纵横》2000,(4):6-10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诸多挑战,给我行资产风险监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一是加入WTO,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在资金。技术、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争夺优良客户、优秀人才、优质业务的激烈竞争,我国银行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按照世贸协议规定,我国要在五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和业务品种限制,外国银行将获得充分的市场准入,也就是说,留给我国银行业改革和整合的时间只有五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二是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科技进步将使我国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在科技进步的催化作用下,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26日代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举行会议,一致通过《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的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并将于2006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由于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方向和趋势,因此它将成为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同时也将成为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能力的国际性标准。新协议提出了银行监管的框架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检查、市场约束)构成,这些不仅反映出当代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监管理念,同…  相似文献   

17.
新资本协议的有步骤实施,催生了我国银行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框架,距离实现银行同质同类监管的目标越来越近。作为金融体系中金融风险包袱最重的农信社,对照国际惯例,与改革后其他银行相比,在提取不良贷款拨备、弥补风险资产损失、做实经营利润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实际上的经营风险远远高于账面反映出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谈金融服务     
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逐步加强,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国内银行业也正面临巨大外来竞争压力,虽然我们已经取得的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同质性的服务阻碍行业服务水平创新当前,我国银行体制和金融技术虽然有所进步,但银行的经营理念、发展策略、市场定位、经营方式和具体产品都极为相似,缺乏核心竞争力,服务功能的同质化程度相当高。这种现状一方面造成了整  相似文献   

19.
2013年9月16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十三次会员大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银行业下一步推动内部管理升级提出了“六项改革”:强化有效制衡,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差异化竞争;实施风险隔离,稳妥开展综合化经营;遵循“栅栏”原则,审慎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强化集团并表,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披露,提高社会公信力。这“六项改革”,不仅代表着银行业改革发展与风险监管的重要方向,也开启了银行业“强筋壮骨”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20.
李奂  王娜 《绿色财会》2006,(5):24-25
20世纪8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西方金融业剧烈的震荡和激烈的竞争,西方银行业开始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提升银行竞争力。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融人国际社会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国内银行既要面临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强大压力,又要面临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借鉴外国先进银行的经验,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实施、提高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就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