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桑树本是汉地农业生产的常见物种,却在魏晋时期气候严寒、不宜种植的大背景下,进入了辽东鲜卑慕容部的视野。桑树在汉地的文化表征,促使前燕慕容廆不惜浮海求桑,借此推动政治文化转型。北族征服者进入汉地后,藉种桑对原有政治文明进行改造。种桑与提倡汉化的方向一致,是秩序恢复的象征;而恪守民族本位的北族征服者,往往起初将桑树焚伐毁荡。北族波浪式次第南下的历史,使桑树经历了不断种植、不断焚毁的波折,处于“屡毁屡种”之中,在北魏才正式回归到应有序列。种桑作为华夏化历史进程的缩影,折射出北族向中原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动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养蚕大国,桑树种植在我国一向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然而要保证桑树的长势和后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桑树的选种、栽种和后期管理都需要十分注意。唯有优良的栽培技术搭配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让桑树的成活率更高,养蚕收成更好。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13,(11):13-13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集合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历时3年完成了桑树基因组测序。桑树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能促进桑树改良,也能调控蚕的基因表达,对蚕桑产业的创新变革以及现代桑树学的建立都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天 《农家之友》2011,(12):15-15
冬季来临,天气转冷会对桑树造成危害,为保证桑树的稳产,要做好桑树冬季的防寒抗冻工作。下面介绍几个桑树的防寒抗冻措施:一、预防措施。可在桑园上风头用稻草、柴草进行薰烟,以提高桑园温度,有条件的进行桑园灌水,防止地温激变,或在桑园畦面上用稻草、尼龙薄膜等覆盖。  相似文献   

5.
一、症状桑树发病初期少数枝梢嫩叶变小、变薄、皱缩、发黄、向反面卷曲,随病势加重,腋芽萌发,侧枝细弱、丛生,呈帚状,叶形瘦小,节间特短,尔后逐渐由几根枝条发病扩展到全株及其它桑树。病重的桑树夏伐后新枝弱小丛生,密生猫耳状瘦小叶片,一般2~3年后成片桑树枯死。二、病原及发病规律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属植物类菌原体性病害。病原主要在桑树主根内越冬,翌年5月到达枝叶,通过由嫁接和媒介昆虫传播,扩大为害,病害发生与桑树品种、田间病原数量、媒介昆虫密度、桑树栽培管理技术和温湿度等有关。三、防治措施——栽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6.
一、束枝点小春,护桑生产两不误。为在桑树下间种小春,便于耕作、播种、施肥,可把散开的枝条收拢来捆在一起,使叶片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以利明春桑树发芽生长,促进优质高产。 二、休眠解束,剪枝护型。入冬后桑树基本进入休眠期,因各地气温有差异,以桑叶基本落  相似文献   

7.
病虫害现象的发生将会影响桑树的产量和质量,不利于桑树的正常发展,因此要求种植人员在栽种过程中不仅要采用常规的栽培技术进行桑树的培植,还要求能够加强对桑树病虫害现象的重视,采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手段进行问题处理~([1])。以下本文就桑树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病虫害现象以及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桑树细菌病(又称桑疫病),有缩叶型、黑枯型两种。是桑树的主要病害。由于病菌所侵入的器官部位不同,发生症状而不同。缩叶型:发生在桑树的枝叶上。病菌从气孔进入叶片时,引起点发性圆形病斑,病斑中央裂开,呈穿孔状,严重时病叶脱落。病菌侵染到新梢时,产生黑色裂口病斑,并从新梢维管束向上蔓延,使新梢生长畸形,严重时顶芽枯萎。  相似文献   

9.
一、搞好夏伐、疏芽和定芽。要确定枝条数量及空间分布,确保桑树枝条粗长,通风透气,增强桑树抗病虫能力。夏伐不仅可切断桑螟、桑蓟马、桑毛虫、叶螨等害虫的生活场所,阻止桑疫病、桑赤锈病、桑断枝病的发展,还可消灭越冬桑螨卵、野蚕卵。 二、做好夏修、夏剪。要修掉干枝、枯枝、病梢及桑蛞虫产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5月,浙江省桐乡市的大片农田被桑树覆盖,另外的耕地也种上了杭白菊等经济作物。从高空俯瞰,仿佛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浙江省桐乡市自古就是我国蚕桑的重要产地,"桐乡蚕桑习俗"也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桐乡有桑树近10万亩,蚕种饲养量达到每年25万张左右。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史界把《氾胜之书》"种桑法"解释为桑黍混播、桑树截干、放火烧茬和以草木灰肥田等事。桑树截干涉及到西汉时期地桑形成的重大问题,而汉代文献和画像资料皆不见汉代地桑的迹象。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往的认识都有修正之必要。"种桑法"应意译为:黍、桑同时播种,间作套种,黍、桑一起长出后,对桑行中的桑进行间苗,锄掉多余的桑,使稀疏得当。等到桑行之间的黍成熟了,割取黍穗,桑苗与黍的秸杆一样高,用快镰割掉黍杆,晒干,等到风力、风向合适的时候,放火将桑行间的黍杆迎风烧掉,再把草木灰培于桑苗下作为肥料。可见,这里并未涉及到桑树的截干和地桑的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冬季进行桑树休眠期树形整理,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和良好发育,提高桑树产量和质量。树形整理时间可在11月以后至翌年2月桑芽末萌发期间进行。 一、修枝除桩。修除干枯枝、冗长枝、郁闭枝、下垂枝、细弱枝、横生侧枝以及病虫害枝等,主干、支干上的枯桩、病虫桩、干疤等要锯掉后凿平、削光,使树形整齐,枝条分布均匀,支干配置合理,达到通风透光,养分集中供应健壮枝条生长。同时,通过冬季修枝除桩,可有效减少翌年病虫危害。 二、看树剪梢。根据桑树品  相似文献   

13.
正通常人们都认为种桑是养蚕的,但是现在却有人"种桑养人",而且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横县横州镇大和村,更是远近闻名的果桑村,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大和村委许村经联社主任、大和果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谢自荣,是他带领村民大种果桑,脱贫致富。大和村村民均为谢姓居民,他们的宗祠称为"宝树堂",而如今桑树真正成为了"宝树堂"赖以发财致富的一棵棵宝树。弃"桉"种桑获新生2000年谢自荣当选为大和村  相似文献   

14.
桑树螟虫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剪修时间 桑树剪修养形以冬季剪伐(整干、修技、剪梢)为主,此外可四季疏枝,平时看树疏修。冬季剪修一般是头年12月下旬到次年的一、二月份,在桑树发芽前进行。 二、剪修技术要点 (一)一剪:当年新栽植的幼树,以树体高度的树形养成法,按高、中、低干剪定养形(一般结  相似文献   

16.
1.桑树选择及桑地整理:桑树为多年叶生植物,丰产期可达10年以上。因此,桑园宜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经营,选择优良品种。新种桑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80cm开沟(深40cm、宽35cm),并施足基肥(亩土杂肥5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kg),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划线划行,以便栽植。2  相似文献   

17.
杨波 《农家之友》2010,(4):39-39
桑树虽是耐旱植物,但在缺水情况下,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长,叶子会变得小而薄,甚至枯黄脱落,产叶量大大减少。今年广西自开春以来,各类农作物均遭遇严重干旱,桑树生长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大部分养蚕区施肥和养蚕时间被推迟,病虫害也增多。为减少损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汜胜之书》“种桑法”的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林 《中国农史》2007,26(4):8-11
长期以来,农史界把《汜胜之书》“种桑法”解释为桑黍混播、桑树截干、放火烧茬和以草木灰肥田等事。桑树截干涉及到西汉时期地桑形成的重大问题,而汉代文献和画像资料皆不见汉代地桑的迹象。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往的认识都有修正之必要。“种桑法”应意译为:黍、桑同时播种,间作套种,黍、桑一起长出后,对桑行中的桑进行间苗,锄掉多余的桑,使稀疏得当。等到桑行之间的黍成熟了,割取黍穗,桑苗与黍的秸杆一样高,用快镰割掉黍杆,晒干,等到风力、风向合适的时候.放火将桑行间的黍杆迎风烧掉,再把草木灰培于桑苗下作为肥料。可见,这里并未涉及到桑树的截干和地桑的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沛云 《农家之友》2006,(7S):30-30
1.桑树选择及桑地整理:桑树为多年叶生植物,丰产期可达10年以上。因此,桑园宜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经营,选择优良品种。新种桑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80cm开沟(深40cm、宽35cm),并施足基肥(亩土杂肥5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k),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划线划行,以便栽植。  相似文献   

20.
一、清理桑园。晚秋蚕饲养结束后,清除桑园内及邻近区的杂草,并将枯枝、落叶或桑树上的残叶收集烧毁或沤制堆肥,可消灭附着在枯枝落叶上的桑毛虫、蓟马、叶蝉等越冬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