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谁     
一位做品牌营销近二十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最近陷入心理危机。他突然开始质疑起整个的职场生涯。用他的话说:“你是做媒体的,人家提到你会说,这是哪家媒体的,很对啊。可是我呢?人家一提到我就说,你是那个做啤酒的,或者,你是那个做可乐的,可是我不是他们公司的。这么多年,我到底在做什么?”我惊讶地看着他:“照你这么说,奥美、电通的人不是得天天去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2.
一位先生说他在泰国住酒店,清早酒店一开门就有一位小姐微笑着和他打招呼:“早,李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李?”“李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都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等他高兴地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早,李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李?你也背了上面的名字,怎么可能呢?”“李先生,上面的电话说你要下来。”在这位小姐的陪同下,李先生来到餐厅,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社会》2012,(30):8-8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央视记者分别在全国各地总计向3500位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提问:“你幸福吗?”我看到一位男青年面对这个问题回答说:“今天不幸福,女朋友(与我)分手了”还看到记者采访一位带着自己的孙子在衡头擦鞋的婆婆,婆婆回答说自己一个擦鞋的谈何幸福、当然面对“你幸福吗?”最雷人的回答还是:“我姓曾”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走在前面一个推销员因为丢了饭碗而怨天尤人。朋友问他道:“你是不是推销不力?”“不,”他答道,“我逢人便说:我公司的产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你推销什么东西?”“手表。”我第二季度来上班一位求职者问人事经理:“我的工资是多少?”“开始每月2800马克,一个季度后是3500马克。”“那好,我第二个季度来上班。”他不在此做工某经理想出奇不意地下去检查工作,他走进属下一间仓库,一眼看见有个年轻人正懒洋洋地斜靠着包装箱不干活。“你拿多少工钱?”经理愠怒地问。“每周100块。”经理掏出100元交给他:“滚吧!”年轻…  相似文献   

5.
“你用QQ吗?”已经到了下午一点,黄仁勋一边吃着从肯德基买来的汉堡,一边问自己的下属。已经46岁的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在听着下属们闲聊的时候他突然冒出来一句:“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品牌,是不是Brand?”当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禁不住有点得意洋洋,“你看,我的中文还不错吧。”  相似文献   

6.
徐根宝 《董事会》2012,(10):80-81,78,79
1992年,我从国家队回到上海,有人曾给我算过一次命。他说:“你马上就要开始10年的好运了,会一直向上走。”——了解我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信命”的人,甚至被人说有些“迷信”。但这些“大师”说的话,在我心里却始终会有份量——所以,我掐指算了算,10年后?也就是2002年,不正好是世界杯比赛年吗?所以我觉得,冥冥之中,命运是有所注定的。  相似文献   

7.
销售是什么?是让你的伙伴放松下来,告诉你有多爱他们,那么有一天,你一定会对着世界呼喊说:“我是NO.1”。4月25日,在上千人的大会场,一位81岁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受到追捧,当他登上象征成功的阶梯,站在最高点伸开双手时,众人站起来为他鼓掌。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企业家聘请我作企业经营顾问,亦师亦友。他曾对我说:当时初到海南,身处异地,可谓“三无”,即“举目无亲、身无长物、默默无闻”,谈及创业时的艰难与辛酸,感慨良多。我说:当时你创业时遭遇“三无”,其实如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同样存在一些“三无”,他听后,颇以为然。现录述  相似文献   

9.
伦敦被捕记     
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忽然被一阵敲门声吵醒。于是,披上外衣,睡眼惺松地打开了门,一位高大、英俊的英国警察站在我的面前。“请问,LinCheng小姐是否住在这里?”“是的,我就是。”“对不起小姐,Youareunderarrest你被捕了)!,,什么,我被捕了?为什么我被捕了?“我是警察斯蒂文,”说着,他将带有警方标志的蓝色证章递到我面前,“请您马上随我到警察局。”他的态度十分温和,甚至嘴边还挂着淡淡的笑意,语调却是坚定、不容怀疑。“请问先生,我犯了什么罪?”“到警察局你就会清楚了。”看来,我真的被捕了,那时我唯一的想法是…  相似文献   

10.
何银基 《中国石化》2006,(10):78-78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捡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这位演说家接着说:“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相似文献   

11.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这句《贤文))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一个是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曾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日勤三省”这句《贤文》的出处。“夜惕四知”出自杨震,杨震是东汉时的名士,人称“关西孔子”。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在任东莱太守时,有一次路过山东的昌邑,他的学生王密在昌邑做县令。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杨震非常生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属下说:“暮夜无知者。”他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也?”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带着黄金告退。从此,人们都知道杨震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了。因此,“夜惕四知”也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2.
《化工管理》2008,(7):87-87
1、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相似文献   

13.
发现你自己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下属公司视察,看到一名黑人青工跪着擦地板,擦一下还叩一下头,觉得奇怪,便上前询问。青工说他是在感谢一位圣人帮他找到这份工作,使他有了饭碗。贝里奇颇受感触,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在南非的温特胡克山上也遇到过一个‘圣人’,他帮我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位‘圣人’乐于助人,你愿意见见他吗?”  相似文献   

14.
猎杀骆驼     
《轴承工业》2007,(9):34-34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相似文献   

15.
“直躬不受诛”系《吕氏春秋.当务》中的一则寓言。“直躬”犹言“直人”。传说楚国有个“直人”.有一次,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向官府揭发了,官府抓住了他的父亲,准备惩办,这个“直人”忙请求代父受过。准备要施刑了,他却向官府申诉说:“父亲偷羊我告发,我对官府不是很忠实吗?现在我又代父受罚,不是说明我很孝顺吗?我又忠又孝,却遭到惩罚,全国上下还会有不被惩罚的人吗?”楚王知道了,就下令对他免于处罚。孔子闻知,感慨万端地说:“多么奇特呀,这直人吹嘘的所谓忠实,倒不如不忠实的好。“孔子的这一指责!一针见血,揭露了“直人”欺世盗名的虚伪面孔。 “直躬不受诛”这一事例,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许不复存在,但类似的这种现象,如今却屡见不鲜。前不久,听人讲一位个体经营户,利用各种手段偷漏税达三十余万元,可他在当地组织的希望工程中,却捐献二十万元。报纸上对他的行动作了公开的表场,称他有一股爱心。其实,纳税是爱国的表现,一个偷漏税的人?哪里谈得上 “爱心”?只不过是耍奸弄巧,沽名钓誉而已。 令人担忧的是,此类事情,偏有人不以为然,甚至明知故犯,干着“自己放毒自己治”的蠢事。报载:淮河流域有座城市,早几年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拟筹建一座化工厂,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相似文献   

17.
一天傍晚,富商子弟伯杰看见一个衣衫破旧的青年在窗外徘徊,上前询问缘由。青年怅然说:“我有一个梦想,是自己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赏月,可这些离我太遥远了。”伯杰说:“那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我现在最想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一觉。”“朋友,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于是,伯杰把他带到富丽堂皇的公寓。让他睡在自己豪华的软床上。第二天清晨,伯杰发现床上一切都整整齐齐,  相似文献   

18.
忘记年龄     
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的父亲75岁了,依然身体硬朗,工作热情依旧,老人常说:“等我老的时候,我就如何如何。”似乎自己还不是老人。听后我心里直生佩服。我虽未见过这位老者,但眼前闪过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鄂州供电公司的“星光大道”很“火”。 到底有多火?简单地说,它在公司内部的火,不亚于央视星光大道在全国的火。 有一个故事颇能说明“星光大道”在鄂州供电公司员工心中的地位。几位同事工间聊天,有人“自我吹嘘”:“你说我能不能上星光大道?”另外一人说:“我觉得我才够格呢。”“你不信我能上?我明天就去问小孟。”  相似文献   

20.
两个张瑞敏     
尽管时间已过去了30年,可张首席的“成名往事”却仍在江湖上流传。可以佐证的是,不久前,我在和几个90后聊天时,问他们都知道哪些企业家,一位同学脱口而出,“张瑞敏。”“那你都知道他什么?”“是……砸冰箱吧?”看着他不太敢确定的样子,我笑着鼓励,“你说对了。还有呢?”沉默了一会儿,这位同学摇了摇头。说心里话,对于这位90后的回答我基本满意,虽然所知不多,但对企业界也算有所关注,和大多数学新闻的同学相比,已经不错了。让我稍感遗憾的是,和很多人一样,这位同学对张首席的了解还是几十年前的,对现在的则有点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