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当前完善内蒙古社区服务的现实意义入手,总结了"十一五"以来的社区服务建设现状成就,阐述我区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机制和模式方面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我区城市社区应从设施、内容、机制和模式等方面出发完善并提升我区城市社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社区服务内容、设施、人员的需求,找出了社区服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从服务意识、资金筹集、人员培养和服务技术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上海市信息办首先在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和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开展了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小区信息化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试点推广,上海力争在2005年使全市80%的街道达到社区信息化的功能性评价标准。如今时间已过一年半有余,上海的社区信息化效果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上海社区信息化的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而社区服务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固有的和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妨碍了社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已初具规模,但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着若干方面的问题,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加强社区服务管理,推进城市社区服务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2001年9月,上海市信息办首先在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和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开展了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小区信息化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试点推广,上海力争在2005年使全市80%的街道达到社区信息化的功能性评价标准。如今时间已过一年半有余,上海的社区信息化效果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上海社区信息化的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商》2015,(16)
城市社区服务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社区建设又为城市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现阶段,增强社区民主自治,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已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唐山市路北区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简要介绍当地提升城市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的经验做法,对当前城市社区服务中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彭川 《中国报业》2016,(24):64-64
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是进行社区建设的基础,伴随着我国社区建设工作的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通过对社区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利用纸媒作为承载媒介,建设社区服务平台,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转型期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既定方向.在社区社会化建设中,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就体现了这一方向.政府通过购买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不仅提高基层政府的社区公共服务的责任,还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并探索社区民间组织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运作模式,同时加强社区专业服务人员的供给,最终实现社区政治、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三赢".  相似文献   

9.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在深化社区治理构建中,应转变传统模式、创新传统思维,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构建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本文分析了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当前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现状,最后基于实践经验,从明确角色扮演、完善治理政策、社区治理效能、推进专业化建设等方面,论述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治理中的效能构建,为新时期社区治理建设提供新思维、新方法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松江区通过构建“好邻居”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生活区”,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社区延伸,探索了一套都市村居治理新模式。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三级服务空间,在镇街层面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村居层面以“1+5+X”模式优化社区服务站,群众层面推进社区睦邻点建设。制定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志愿服务三份清单明确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内容,通过推进“社区云”平台、错时工作制度、“全岗通”“首问负责制”等接待群众制度完善社区服务制度,通过村干部“下楼”办公,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农村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1.模式构想根据社区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的最终目的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把社区服务业分为事业和产业这两大块,并分别构筑其未来不同的运作模式。社区服务事业运作模式构想: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应该重点体现出公益性特点,注重社会效益。据此,社区服务事业运作模式应该是:政府领导、事业管理、非盈利运作。政府在社区服务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控制,即政府统一制定本地区社区服务事业发展规划,使社区服务事业本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同步,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城市改造相协调,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缺乏、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村社区服务效能不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政府应转变职能,拓宽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效能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为广大农民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社区服务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借鉴新加坡社区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并对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合理布局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指导城市社区服务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对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府服务的基层组织,社区在调节社会矛盾、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提出了要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是想要真正将这些落实到实处,为社区居民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的服务,必须从社区教育、社区配套、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加强建设。文章从国家政策、时代背景分析入手,讨论了现阶段加强中国社区服务新模式建设的方式,希望能够为社区服务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5.
社区建设的认识误区和观念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初期 ,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社区服务 ,民政部在总结全国社区服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学习外国经验 ,首先提出“社区建设”的口号 ,随后在一些重点城市进行实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许多中小城市尚未开展这项工作 ,加之对社区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许多人对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和改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是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文章依据实践需要及对拉萨城市社区的现状考察,界定拉萨城市社区服务的范围,以"新公共管理"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拉萨城市社区服务现状,并对构建持续发展的拉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商业研究》2006,(15):105-105
本刊从中国商业联合会了解到,国务院国发[2006]14号《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内部食堂、浴池、文体和科教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有关单位开展社区服务,既可以单独经营,也可以与社区组织联营共建。  相似文献   

18.
发展社区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社区服务中还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服务专业化程度低、居民参与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服务的定位应该是在政府扶持和宏观指导下,依靠社会力量,由社区居民自行组织,以满足社区全体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福利性、公益性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应从传统的统包统管中解脱出来,加大规划、投资、扶持和监督的力度;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使之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要培育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意识,通过志愿者服务,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安徽省老年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笔者对该省老年社区服务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地区之一──蚌埠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蚌埠市老年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已出现兴办主体多元化、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服务专业化、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的良好局面。一、蚌埠市老年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特点位于淮河岸边的蚌埠市,辖三县四区,全市总人口326.54万,老年人口39.896万,占总人口的12.22%(三无五保老人为0.31%,其他老年人为11.91%),是安徽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市之一。为了积极适应老龄…  相似文献   

20.
社区志愿服务是共青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沈阳市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不断创新社区青少年工作新载体,打造共青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