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产业演进中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以信息产业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信息产业为例,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的相互作用关系.技术创新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技术创新推动着产业演进.产业的演进同时也会对技术创新活动以及选择产生影响作用.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如何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打破技术创新演变的路径依赖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演进对企业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产业政策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结构特征, 会对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对产业政策、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发现, 税收优惠、创新补贴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 关系,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U型” 关系; 专业化集聚对税收优惠、创新补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多样化集聚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本文首先分析了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和产业控制评价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其次,分别以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以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和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指标来评价产业对外依存率,以产业外资股权控制率指标来评价产业控制力,对中国三大产业安全评价,最后,根据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得出中国三大产业的总体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集中度视角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煤炭生产与出口大省。山西煤炭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手段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在对我国和山西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益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进行识别的基础上, 选取了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修正的出口相似度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产品分散度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从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两个方面对中德两国贸易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表明: 中德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日渐激烈; 两国在该产业上的合作整体呈下降趋势, 但在部分产业内部仍存在较强的合作关系; 两国之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两国均存在依靠少数类别产品的出口来获取竞争优势, 出口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公认的纠正市场失灵的手段。作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已经被政策制定者和环境学家广泛接受。虽然环境成本对竞争力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主要是实证问题,但目前对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所做的经验分析存在许多困难和缺陷。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试图从成本和差异化两个方面对决定环境与竞争力关系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对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环境成本内部化影响的不同程度进行了比较,从而了解南北国家的出口产业在环境成本内部化影响下的脆弱程度。  相似文献   

7.
刘刚 《工业经济》2007,(3):42-47
由于转轨过程中所存在的制度性因素以及政府、企业具体运作过程中的操作性失误,当前我国工业的产业组织总体呈现出规模经济水平不高、专业化协作程度偏低、地区间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企业运作绩效不高等不合理状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合理制定并实施产业进入与退出政策,以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我国工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相关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产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绩效与市场环境四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成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同时揭示了地区差异性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0.
王昌林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1):114-118
本文通过建立对FDI和产业科技比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比较实证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产业FDI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FDI对我国产业产出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出现减弱趋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而在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中FDI对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解决目前风电产业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最新文献已经发现高管特征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尚存在分歧。本文以沪深两市风电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和女性高管对风电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风电企业和省会城市风电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会因内部治理结构短板而丧失。将企业异质性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高管持股和女性高管对风电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区位在省会企业中高管持股和女性高管对风电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本文首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制造业各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绩效与该产业融合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产业融合成为提高制造业绩效新的切入点;市场结构水平、所有权结构与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共同起推动作用;市场开放度虽然对制造业绩效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和产业融合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性。本文据此得到了若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三类产业集群间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集群内部产业分工、技术创新动力、面临风险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竞争力分析模型——GEM模型。并运用这种模型对宁波服装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简要的量化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以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从微观视角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DEA-Malmqusist指数方法发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效率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明显下降,进一步对引起效率变动的原因进行分解得出,技术创新活动停滞不前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效率下降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本文就如何改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过程的角度,根据创新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的不同形式,以专利作为中间产品,建立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将整个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技术产出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并在过程分析中,选取合理的指标,利用两阶段DEA模型,对1999~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科学的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定位和产业之间的差异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产业效益贡献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力(简称:三力)最能体现和评价我国产业发展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和构建了产业评价的"三力"模型,深入分析了产业效益贡献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力的内涵.最后,在"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发达程度是特定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的具体体现。本文构建了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发达程度进行了评价与划分,并对不同发达程度地区单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处于相同发达程度的地区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特征进行归纳,揭示这些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共性与内在规律,以期为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4个典型国家煤炭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并以此为支撑,运用皮尔生长曲线模型对我国煤炭产业生命周期进行拟合分析,得出4种峰值方案,以及相应的拐点时间和饱和时间,并解读了不同的方案的合理性。我国煤炭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特征,预判我国煤炭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及峰值对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