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正>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  相似文献   

2.
资本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虽然引爆具体原因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发展的结果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一般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优劣,才能克服危机。但是,克服危机还需要马克思学派的正确理论指导.需要根源中国实践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3.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10,(8):24-24
世界经济面临政府危机 当经济危机开始威胁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各国政府都想法设法帮助挽救世界经济。2009年末金融机构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有所缓和,而政府危机却日益显现。欧洲领导人正努力摆脱欧元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紧了希腊,它可能是第一个垮掉的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4.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8):24-24
世界经济面临政府危机 当经济危机开始威胁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各国政府都想法设法帮助挽救世界经济。2009年末金融机构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有所缓和,而政府危机却日益显现。欧洲领导人正努力摆脱欧元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紧了希腊,它可能是第一个垮掉的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5.
史修松 《改革与战略》2011,27(4):157-159,171
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是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发展缓慢困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国经济。文章从贸易需求和产品结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对江苏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配套产业、扶持民营企业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产业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0年,金融危机的强势影响将逐步缓和,国际贸易也将企稳回升,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但世界贸易尤其是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态势尚难确定。我国贴牌加工贸易的国际环境,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国内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促进措施和减费税惠,已没有太多的调整拓宽空间,而寻求扩大内需和中资企业拉动加工贸易增长的政策促进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7.
资本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虽然引爆具体原因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发展的结果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一般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优劣,才能克服危机.但是,克服危机还需要马克思学派的正确理论指导,需要根源中国实践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8.
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稳定。从中国历史来看,严重的社会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繁荣期: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不公平、不公正的增长可能突然因社会危机而使经济停滞、衰退甚至崩溃。 在过去24年里,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尤其是1997年以来,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里,我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即使是在目前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虽然面临种种不利因素,我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危机在逐渐消除,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后危机时代。但由于金融危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危机后的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09,(15):32-33
当前,人类面临着三重危机,除短期的金融危机外.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是人类长期发展共同面对的两个更为严重的危机。金融危机可以靠短期的经济刺激得以平复和修正。但是,由于大量碳基能源的消耗,而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和全球生态系统的持续性退化则不能通过政策刺激来消除.人类走出危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发展既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基能源消耗脱钩,又能实现绿色复苏的低碳经济就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而碳金融正在推动低碳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相似文献   

11.
陈蓉 《北方经济》2010,(15):81-83
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金融危机发生1年后.全球经济开始逐渐走向复苏.但是发展过程中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在国际金融形势依旧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重重风险。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稳健而有效率地管理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仍然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韩中金融合作的现况与今后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与中国之间的金融合作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一个领域。但是近年来两国一直比较重视产业合作而忽视了金融合作。特别是在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之前,韩中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一直没有引起关注。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无论是直接受到危机影响的韩国,还是间接受到危机影响的中国,都开始认识到了防止危机再次爆发以及合作的必要性。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处于不完全开放状态,因此虽然可以很容易地阻止传染途径,但是依然不能够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可以说是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多边合作的框架内进行的,而ASEAN+…  相似文献   

13.
资本经济周期性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虽然引爆具体原因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发展的结果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一般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优劣,才能克服危机。克服危机还需要创新的马克思经济科学的正确理论指导,并根据中国实践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挑战,经济险象环生,世界已进入金融具有极强影响力与风险性的时期。正确认识全球性危机,增强危机意识,化解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对经济转型中的我国应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场危机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全球性。危机并非仅仅发生在个别国家,而是影响到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一直采取观望态度的美国,在今年8月俄罗斯因金融危机和政治危机,牵动了全球股市和汇市后,才引起了警觉和焦  相似文献   

15.
岳杨 《中国经贸》2010,(14):140-140
一.金融危机概况 1.此债危机概述 引起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这场次债危机也迅速形成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并且很快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07年4月关国房贷市场的次贷危机非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演愈烈,直接诱发了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一作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本文首先就此次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作了全面介绍,接着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出口贸易如何防范危机风险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期,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仍在不断扩散之中,金融危机可能会向美元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并可能带来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显现,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寅飞 《中国经贸》2011,(14):14-15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国家主权金融危机随即在各国肆虐,尤以欧元区为最。从最初的冰岛危机、希腊危机到“PIIGS”的经济下滑,债台高筑,信用降级,主权债务危机已在欧元区蔓延开来,甚至有向世界范围波及的倾向,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历史罕见。此次危机的产生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统一的货币政策极大地限制了欧元区各国运用经济政策发展本国经济的空间。第二,“生产性”缺失使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下降。第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限制了欧元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第四,复杂的决策机制使欧元区很难在危机面前迅速做出反应并对危机国实施救助。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及放大,不仅对欧洲,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都将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郭春霞 《新财经》2008,(11):120-120
近期,各国政府的金融大救援行动加速展开,以遏制愈演愈烈的金融风险。尽管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破坏性远未见底,要完全消除这场危机尚待时日,但很多人已经在思考和预测金融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走势,金融危机之后,会不会再出现什么危机?风雨飘摇中的世界经济还将面临什么样的严峻考验?能源危机会接锺而至吗?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风险也是“最致命的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结构、创新技术的发展.跨市场、跨境活动的兴起.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业务模式、资产结构的变化.流动性风险不断发展出新的特点.使银行危机的生成和爆发机制更趋复杂。2009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逐步趋缓.但由于危机根源未得到彻底根除.经济、金融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使流动性风险管理再次成为全球关注和反思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