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摄影作品独创性认定中的"创造性"认定在实务中是以拍摄技术替代选择为标准,以拍摄技术选择作为认定摄影作品创造性的标准应被矫正,而应以照片本身的表现效果为依据,还可以根据摄影作品的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保护范围。对于难以体现拍摄者的智力创造的常见的场景或过分简单的画面、为了精确复制他人作品而进行的翻拍、机器自动拍摄等摄影作品等应认定其为非具独创性,但对能够体现拍摄者创造性思考及表达的摄影作品仍可赋予其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行摄技巧     
<正>拍摄日出或日落,尤其是大场景的风光,需要大景深,小光圈,对画质有较高要求的摄影人,不愿意将感光度(ISO)开得太高,快门速度往往会很慢,因此使用脚架慢门拍摄是最佳选择。这张照片拍摄时正是朝阳升起,云雾缭绕间光线偏暗。小光圈,慢速度,相机架在脚架上,用快门线控制拍摄。由于早晨光线较为柔和,光线对比不是很强,曝光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就有了这张场景较大,景深足够,细节丰富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郭明 《走向世界》2014,(23):104-106
很多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是因旅行需要开始的,外出采风也是很多摄影师重要的创作途径。摄影人走南闯北行摄天下时,都需要策划制作摄影出行线路,提前安排交通、食宿、向导等。包括查阅拍摄地点的信息,最适合摄影的时间、季节,近期天气预测等,只有计划详细的摄影旅游攻略,方能保证拍摄创作事半功倍。智能手机是一件方便实用的工具,很多科技软件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料,为大家带来便利。本期为大家介绍几款实用的行摄手机软件。  相似文献   

4.
360°全景也称虚拟现实,是从全景图像虚拟真实场景的一种技术,其中全景图是应用拍摄设备从多个角度拍摄的一组或者多组照片,然后采用专业工具,在专门的三维平台建立数字模型制作而成。360°全景图像拼接技术是合成全景图像的技术,文章就360°全景图像拼接技术及其运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展览     
超维摄影展览城市:北京展览时间:3月3日—4月18日展览地点:巴黎·北京摄影空间法国艺术家让·弗朗索瓦·赫奇耶的这一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它用长焦镜头拍摄出成百上千张特写照片,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既展现出广阔的场景同时又可以仔细审视每个精妙的细节。  相似文献   

6.
展览     
超维摄影展览城市:北京展览时间:3月3日—4月18日展览地点:巴黎·北京摄影空间法国艺术家让·弗朗索瓦·赫奇耶的这一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它用长焦镜头拍摄出成百上千张特写照片,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既展现出广阔的场景同时又可以仔细审视每个精妙的细节。  相似文献   

7.
庄怡辰 《走向世界》2014,(32):94-97
水下摄影领域有非常多的空间值得研究和探索,拍摄的感觉与陆上完全不同,我在获得潜水执照后即开始了对它的探索. 在第一次带单反下水拍摄时,想想自己拍摄了这么多年的照片,对把握水下摄影还是信心十足的,可是真的下水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水下摄影是以良好的潜水技术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较强的中性平衡能力和对潜水规范的熟练掌握才是拍摄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林路 《走向世界》2015,(5):74-79
当代摄影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呈现的一种摄影形态,它在现代摄影对表现形式多样化和极端化探索的基础上,介入了对当代各种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讨论,并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多地从拍摄照片进入制造照片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将艺术家的观念通过和社会的对话进入当代生活。在表现手法上,第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从历史话语权的"篡改"到观念的"挪用"。  相似文献   

9.
杨志岩 《东北之窗》2011,(11):92-93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幅《舞台新苗》摄影作品,照片中的"舞台新苗"们就是大连市艺术学校的杂技班首批学员,这一对小姐妹中后面那个女孩就是我本人。当时,中央电视台正为我们摄制专题片《花儿朵朵》。在拍摄间隙,郑永琦、王国钦两位老师为我们拍下这张照片。后来照片曾被《人民画报》作为封面刊出。在当时全国只有一个童星"潘冬子"的年代,大连市几乎每家都有这幅摄影作品制作的挂历,可以说在全国也是风靡了一阵。如今这些"舞台新苗"们已是年近半百,而大连市艺术学校今年将迎来建校40周年。  相似文献   

10.
马杰  彭焱恺 《走向世界》2013,(14):30-33
<正>《走向世界·山东摄影》:国展艺术类获大奖在历届山东摄影获奖人中是很少见的,您的作品是纪录手法拍摄的,为什么在投稿时选择艺术类呢?马杰:最初拍摄乡村杂技,我的确是以客观的方式去记录,最初投稿也组织了一组照片,力求表现在物质  相似文献   

11.
邰宗武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家,从上世纪60年代起活跃于新闻摄影战线,在近40年的摄影生涯中,一直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与人民与时代相亲近,拍摄了成千上万张照片.这些作品放射着时代的光芒、凝聚着他的智慧和灵感,反映出对生活的体味和感受,堪称是真正的摄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14,(32):128-128
由《走向世界·山东摄影》杂志和山东摄影俱乐部联合组织的一行10余人走进济钢摄影采风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摄影采风活动,让大家更加认识、了解了济钢,同时也给影友提供了拍摄工业摄影的机会。各位影友都认真积极地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拍摄,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济钢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刘婷婷 《走向世界》2015,(12):112-113
微缩摄影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独特的摄影方法。利用移轴镜头的倾角功能,让合焦面倾斜进行拍摄,并使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让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像是微缩模型一样,让眼睛产生错觉。日本艺术家Tanaka Tatsuya将善于体察生活的细腻用心,都融入在了他的微缩摄影之中。如果我们缩小了,世界是什么样?在Tanaka Tatsuya的视野里,存在着一个生动有趣的微型世界,他把日常生活物品与玩具小人模型结合,拍摄出创意无限的摄影作品,打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小人王国。  相似文献   

14.
夏斌 《走向世界》2013,(14):78-80
<正>摄影的世界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中色彩的充分表达是摄影师情感的传递,也是摄影作品灵魂和生命力的体现。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师对照片色彩的控制可以轻松地通过数码后期技术来实现。本文将帮助大家认识色彩、了解色彩,并能够正确地将色彩情感带进摄影作品里。文图/夏斌(杠一)  相似文献   

15.
闫实 《走向世界》2013,(23):58-60
<正>构图(画面的布局)是形成画面的重要思维过程,熟练地把眼前的景物合理组织成富有美感的画面是摄影的基本能力。摄影者对于构图基本理念很容易理解,但困难的是如何运用摄影的技巧和镜头语言去实践这些构图的经验。我试图将自己的一些拍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车亮 《走向世界》2014,(32):18-23
华辰影像作为目前最大的中国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其拍卖纪录中已有超过一百件出自山东,其中包括了十九世纪的原版老照片、纪实性摄影艺术和艺术摄影,以及采用摄影媒介创作的当代艺术品,其中包括重要摄影家的代表作、中国历史和摄影史上著名的影像、红色经典、当代影像艺术品、底片、摄影图书、影像古籍善本、立体照片、照相馆的照片、画意摄影、戏曲照片和“大合影”等。日本随军摄影师拍摄的一本甲午海战的原版照片册以109万元保持着山东影像艺术品交易纪录。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摄影,是馆藏文物档案和文物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文物的视觉传达手段之一。它具有与艺术摄影不同的目的、拍摄方法与审美构思;具有与艺术摄影不同的表现形式。文物藏品照片保存在文物档案中,是国家的文化财产,而且经常在文物研究、陈列展览、报刊和杂志中使用,因而它必须遵循从属于文物研究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当今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逐渐实现微机化管理,文物摄影更是成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13,(8):14-14
《发展》杂志是甘肃省政府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社会类综合月刊。8月起,甘肃省摄影艺术家协会与发展杂志社共同开展以《发展的镜头看甘肃》为主题的摄影宣传活动,欢迎甘肃省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及广大摄影爱好者赐稿。投稿须知:1.现实生活中拍摄的作品,谢绝照相馆工艺照。2.真实场景、人物、片断和连环式的故事。3.反映经济生活中的人与社会是主题的表现形式,请作者用简短的文字撰写拍摄心得及过程,并详尽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姓名等。  相似文献   

19.
张博晨 《走向世界》2013,(32):92-95
<正>这是法国摄影师保罗古德为老佛爷公司拍摄的家用电器广告,作品充满强烈的个人风格,以独特的手法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创意就是——变生活为表演。"每次在拍摄前,我都画出草稿给老佛爷公司看,他们同意后我才拍摄。"这是保罗古德的创作程序,拍摄只是画面制作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即将前期的创意转变成一种更加精细完整的画面。"Image maker"意思是图像的策划制作,我们从法国摄影师保罗古德的作品中感知到一种新的摄影拍摄方式,具有策划性的摄影创作手法。从构思到草图,从手绘到道具然后再进行拍摄。主题摄影创作是摄影专业学生对摄影艺术观念和  相似文献   

20.
邢佃鹏 《走向世界》2014,(27):64-65
谈到水下摄影(也叫潜水摄影)大家都不陌生,通常是指用防水相机在水下拍摄水中的物体。但本文所说水下变形摄影是指用防水照相机在水下对水平面以上的景物(简称陆地景物)进行拍摄的方法。所谓"液体滤镜"是因为拍摄时,处于陆地景物与相机之间的水面及其水体对感光成像产生了影响,类似于在相机的镜头前加了一个可变的凹凸镜,故本文取名为"液体滤镜"。此种拍摄方法的最大看点是影像的变形效果,其特点是:不受人为控制,不可能准确的按作者事前设计而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