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根据湖北省首家采用这一新技术的住宅小区建设实例,分析了其是如何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实现省内节能环保型小区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4.
随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态与环保逐渐成为了我国高层及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风景园林行业作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被赋予了完成国家环保、节能、降耗等的任务目标,承担了义不容辞的政治义务。近些年,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步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探究了建设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的战略意义,分析我国目前风景园林建设的对策与措施,以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推进节能环保,既是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宏观调控重点,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必然选择.金融作为国家综合调控中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节能环保工作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在支持节能环保的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正> 岁末年初,极端气候的层出使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金融危机后,节能环保产业被视为世界范围内下一轮经济复苏与发展的新起点。目前,我国已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GDP的7%—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节能环保涉及的领域包括工业设备的节能减排改造、建筑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夜景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景观,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夜景亮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环保节能,本文对城市的夜景亮化以及环保节能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城市夜景亮化中环保节能设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实证研究表明: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直接融资、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间接融资、增加劳动力投入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均能够显著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应从完善绿色金融激励补偿机制、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环保企业自身实力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0.
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就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银行业信贷支持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致力于环境保护、清洁能源、节能服务与资源循环利用投资与运营的央企一把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在“两会”期间接受《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一定不要低估我们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未来治理污染的艰巨性。中国未来治理环境靠什么?靠政策,靠技术,靠资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生态文明大力建设下,我国节能环保行业开始发展起来,并一举成为我国7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不管是在经济结构转型还是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节能环保企业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节能环保企业,对其中的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促进节能环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吉林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及其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其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应对吉林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必须走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财政制度在这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吉林省现行节能的财政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及其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其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应对吉林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必须走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财政制度在这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吉林省现行节能的财政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8.
8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主要目标为:(1)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2)国产设备和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3)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发展节能环保事业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德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法律制度上、环保管理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环保行业标准上、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一些环保产业上。 相似文献
20.
最近闭幕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关注和热议。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通过对近年来金融服务节能环保领域效应情况的调查发现,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在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受制因素,亟待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