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地理、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自然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应该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创意.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扎根西南地区民族实际,尽力把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自然、历史、文化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金融作为支持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运行环境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劣势和对金融支持的迫切需要,本文认为,应通过完善农业投融资机制、发展农业保险、谨慎开展金融创新等措施以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族地区农业怎样发展,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协调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农业产业化则是民族地区实现农业“两个转变”的必由之路。一、农业产业化是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一般是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单一的传统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生产规模小,分散,层次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生活困难,经济十分落后,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贫困状况。几十年一贯制就农业抓农业,没有或很少有加工业,不研究市场,致…  相似文献   

4.
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贵州省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研究,提出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和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人民采取措施并加大工作力度,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有一定成效.本文分析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对策与措施,以期加快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进程.  相似文献   

6.
朱圣钟 《中国农史》2000,19(4):27-33
历史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农耕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相关农业生产部门随之演替的过程。农业结构的这种演化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这种农业结构体系下,农耕生产的极至发展及立体农业结构体系的不健全成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障碍。要发展该地区当前的农业经济,必须吸取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8.
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钅容基总理强调指出:“当前,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改变了过去缺吃少穿的贫困状况,由温饱型转向小康水平,进一步向富裕型经济迈进。我们辽宁省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人口为616万。民族地区人口为333.4万,占全省的8.1%,其中农业人口为全省的11.6%,土地面积为全省23.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我省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我省民族地区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70%至…  相似文献   

9.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之一,这里也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口增加,土地超载,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困、环境退化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功能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形势与西南岩溶地区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21世纪我国农业的新形势,提出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农业由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等十大新观念,针对西南岩溶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6项开发对策,并以广西为重点,提出要以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广西农业开发和脱贫致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李根蟠 《中国农史》2002,21(2):20-33
中国传统农学的经典《齐民要术》产生于汉族的传统活动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 ,它的内容却包含了汉族以外许多民族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成果。本文以《齐民要术》为标本 ,从育种和引种、畜牧文化和畜牧技术、饮食文化等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雄辩地说明了《齐民要术》所载中国传统科技的辉煌成果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并从而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传统农业和传统经济是“多元交汇”的体系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东人达 《中国农史》2006,25(1):16-22
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古老的彝文典籍的彝族先民,记载下了西南农业经济的起源情况。从彝文古籍中,我们可以探索到母权制时期原始农业的产生,普通劳动者在荞、茶等栽培中的创造性作用,以及在赋税征收与粮仓建设活动中如何产生了国家政权。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丰富了我国早期农业文明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农业会计准则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后,又陆续制订并颁布了多个具体会计准则,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西方会计准则的完善程度以及新兴经济业务和特殊行业的核算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现在准则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准则间协调性等方面.这也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准则制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就农业会计准则制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在民族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生态贡献和产业贡献 ,但目前林业在山区综合开发中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未能发挥出来。文章研究认为 ,大力发展林业是民族山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并就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9 hm2,占铜梁区耕地总面积的37.74%,该区域是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佳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等区域;"高质量低适宜"与"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共为26506.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82%,该区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条件区域,主要集中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为暂不建设区域,其耕地面积为14936.5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44%,主要集中在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研究结论:实地调查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评价结果定量直观,可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弓秀云  秦富 《中国农村观察》2006,60(5):13-17,25
本文运用生产力经济学中总产出与投入要素理论,提出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的基本假说,即贫困农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可能为零或负值,非贫困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贫困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低收入户。本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出四川省沐川县的贫困户、非贫困户、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分别为-2.39、0.41、0.27和0.57,验证了基本假说,最后提出改善农户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湖南调研发现,林区、山区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农民享受的公共财政补贴存在较大差距。粮食直补等多项国家惠农政策给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于受耕地面积少、农业经营项目单一等因素的制约,林农所获得的惠农补贴不多。当前公共财政惠林政策与林区、山区实际存在较大差距,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林农税费负担较重等现象还比较普遍。针对这些问题,应调整完善公共财政惠林政策体系,尽早出台营造林补助政策,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以缩小林农与粮食主产区农民享受公共财政补贴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首先应该研究和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整个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现就如何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