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所谓“看病难”,是指人们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能力不抵为这种消费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价格要求的现象。“看病难”,难在高昂的手术费用、虚高的药品价格、奢侈的器械检测费用及相关的医疗服务费用。在这贵族消费的医疗市场中,普通百姓力所不支,谈医色变,不惜抱病叹息,放弃就医。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将近五成(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在去看病的患中,经医生诊断该住院治疗却未住院的也达到了29.6%,这突出反映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状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所谓“看病难“,是指人们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能力不抵为这种消费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价格要求的现象.“看病难“,难在高昂的手术费用、虚高的药品价格、奢侈的器械检测费用及相关的医疗服务费用.在这贵族消费的医疗市场中,普通百姓力所不支,谈医色变,不惜抱病叹息,放弃就医.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将近五成(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在去看病的患者中,经医生诊断该住院治疗却未住院的也达到了29.6%,这突出反映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逐步细化深入,“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沿着预期目标持续推进。实行药品零加成破解了“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难题,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药品集中采购和试点扩围、医疗医保配套等措施,打破了药品的恶意竞争和市场控制。加之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使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这种控制是政策性控制,费用增长放缓是暂时性的,随着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更高需求,医疗费用的增长仍将持续。本文就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医院收入结构调整方面进行剖析,为医院合理控制费用增长、为病人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市场半径内,将原来医疗资源重组为有一定密度的、生存发展由市场决定的“企业”,是可以降低这类产品和服务存在的信息费用的,自然也能解决看病难问题。目前看来,政府如此组织市场比管制价格好。  相似文献   

5.
《西部论丛》2009,(5):32-34
新华社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周刊》2009,(37):35-35
“中国医改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 “中国医改就是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对媒体表示,“看病难”主要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看病贵”,一是医疗费用的上涨明显高于人们收入的增长,二是个人支付比例过高。他还指出,当前公立医院的改革是难点、也是热点,“它集中了看病就医的诸多矛盾,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37):35-35
“中国医改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 “中国医改就是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对媒体表示,“看病难”主要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看病贵”,一是医疗费用的上涨明显高于人们收入的增长,二是个人支付比例过高。他还指出,当前公立医院的改革是难点、也是热点,“它集中了看病就医的诸多矛盾,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受到广泛批评的是所谓“看病贵”和“看病难”。所谓“看病贵”,意味着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目前,“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看病贵”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低收入患病者没钱看病,也就是“看病难”。  相似文献   

9.
“新医改”的实施惠及广大平民百姓,逐步改变了“小病拖、大病扛”和“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强化新医改功能,制度上应简化报销手续、降低参保费用、提高报销比例和补偿封项线并降低报销起付线、小病累计报销。服务上应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合理用药、药价合理,加大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10.
钱旭中 《中国经贸》2013,(22):49-49
医疗卫生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适度的医疗费用范围内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障服务,是医改的方向。当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和媒体讨论的焦点,对于推行单病种的收费更是遇到了诸多问题与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医疗单位对“单病种收费”实施的改革措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普遍印象,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现行宏观卫生政策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等,而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卫生筹资公平性的排名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在医疗卫生的微观层面存在严重的扭曲,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成了国民广泛关注的话题。医疗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政府、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材之间的系统关系,绕开各方利益主体推卸责任的借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从体制变革入手,理顺四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实现医疗保障系统的帕累托最优,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     
《中国招标》2005,(4M):61-61
日前获悉,中行中银长城卡“随心购”免息分期付款服务正式推出。使用该服务,信用卡持卡人在进行一次性大额购物或服务消费时,可将付款总额分解成若干期数(月份),只要在每期(月)按时偿还当期款项,则不必承担任何利息或手续费用。首批提供此服务的商家主要集中在永乐、国美、苏宁、灿坤等电器卖场及品牌专卖店。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第一次开展年主题活动至今已有14年,回顾14个年主题发展历程,“讲诚信反欺诈”、“明明白白消费”、“绿色消费”、“消费与环境”、“消费与发展”等等,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更可以从中看到消费者组织维权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在不断提升。中消协提出2010年主题为“消费与服务”,“服务广大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张帆 《当代陕西》2017,(7):40-42
剖析“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当代陕西》:医药卫生事业关系老百姓的健康幸福,是重大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改革问题、社会敏感问题.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如何对症下药? 宁建国:随着医改持续深化,“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仍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是制约改革推进的瓶颈.其中,既有长期积累造成的问题,又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预期影响,体现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80%集中在大医院;财政投入不到位,医院存在趋利行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不足,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未纳入全额管理,队伍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6.
新华 《东北之窗》2010,(7):16-17
“看病难看病贵”成百姓心中的痛 “看病难”,主要是指“两头难”: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在偏远农村地区看病难。其根源是,医疗卫生资源在短缺的情况下,配置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医疗服务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然而高收费并没有带来高标准的服务,“看病难”、“住院难”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医疗服务价格上涨问题从弹性理论、价值规律及市场失灵等经济学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旨在对医疗机构和管理当局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与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服务的效率,增加了国际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为了“消费多样性”的需要,通过市场与他人进行服务与产品或服务与服务的交换,并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就取决于服务产品在分工与专业化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与其因为交换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力量对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发布,可谓是人民翘首期盼已久的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之举。《意见》新增近期“目标”:到2011年,明显减轻中国居民的就医费用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健康素质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人口的涌入,社会对医疗卫生需求迅猛增长,新一轮的“看病难”逐渐凸现,群众呼声日益提高。对此,市委、市政府已将解决“看病难”作为化解社会热点问题,努力为群众排难解忧的实事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