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雪  张慧 《北方经济》2007,(1):56-57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外现代融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即留存收益,然后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却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权融资成本、公司经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企业融资是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其中,关于企业融资偏好问题的研究是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梁筠 《北方经济》2008,(4):70-71
本文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及融资理论出发,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是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选择股权融资.而与此相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却表现出股权融资偏好的特征.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文佳 《中国经贸》2010,(8):100-101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融资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两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从阐述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入手,先分析了融资偏好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然后就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对策和建议。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与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这种问题,应该从改善融资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阐述,从股权结构、融资成本、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剖析了"重股轻债"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捷玲 《北方经济》2010,(16):31-3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特别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加以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企业融资的方式,之后比较了以美国、日本为例的发达国家、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融资结构的区别,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最后,本文试图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类:融资方式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市场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揭示了企业的最优融资顺序应该是: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典型的股权融资偏好,与西方现代企业在融资偏好上存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回顾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比较我国上市公司与西方现代企业在融资偏好上的不同,进而分析这种股权性融资偏好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黎云凤 《特区经济》2006,(5):107-108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资产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偏好股权融资的影响及其对策,进而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努力实现股票全流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间接融资比重居高不下,外源融资总体上偏好股权融资,存在明显的异常融资顺序.与经典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指出现在应致力于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殊的股权结构,同一种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这就是所谓的股权分置。这种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1992年度至2003年度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在目前的二元股权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  相似文献   

13.
王黎 《北方经济》2010,(22):40-41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由于股权融资成本偏低、证券市场制度及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偏好造成了资金使用率低下、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等不良后果.本文列举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融资是上市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公司的经营规模、结构构成之间的差别有多大,资金短缺的影响和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是每个公司都要面对的。所以,上市公司能否有效筹集资金,是其能否长远发展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目前我国融资结构现状以及该现状产生的原因,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仍有较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并提出优化融资结构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阎薇 《辽宁经济》2004,(12):54-55
股权结构问题是企业融资结构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普遍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圈钱"思想严重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分析其对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的影响,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研究汽车制造类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对于企业自身和汽车制造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8~201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检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与资产负债比率的关系来间接证实企业的融资行为,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融资偏好,为汽车制造行业调整融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与成熟、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通过对我国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建议,这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运营目标的实现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融资结构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依赖性,但企业并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我国农业企业融资行为基本吻合融资啄食理论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偏好顺序,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样本为沪深A股1275只股票。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对其形成原因及优劣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给出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和公司价值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对短期资金融通工具的利用能力比较强,对长期资金融通工具利用能力明显缺泛,并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并没有完全按照“融资顺序理论”,它们几乎不采用债券融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现存融资环境下,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商业信用、短期借款、股权融资进行融资。应该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