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小说在文体上破体与创体并存,不少作品不符合古代、现代和外国小说的文体规范,是破体。有些作品的破体是作者为了某种传播意图而故意造成的,有明显的文体创造意识,可视为创体。近代小说破体与创体的原因,一是我国固有小说文体的庞杂,二是当时对小说文体的理论探讨比较薄弱,三是为了各种各样的传播意图,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叛逆与超越》对近20年商界小说的成就与局限,从发生学、本体论、谱系学尤其是文化诗学的角度,通过挖掘与梳理大量的史料来透视商界小说的现代性品格。作者跳出传统审美批评的窠臼,立足文化批评,对商界小说进行多维度的研讨与透视,为我们带来了商界小说研究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与方方小说创作题材紧密相关,底层女性与女性知识者/俗与雅是透视方方小说女性观念的有效分类。比较主人公分别为男女的小说,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方方小说的传统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4.
哲理小说创作的特点是 :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 ,都是为了使小说人物完成对人生的深层哲理感悟 ;而哲学小说与哲理小说不同 ,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 ,完全是为了让人物来传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媚俗是理解昆德拉小说的一个关键词,昆德拉的每一部小说都可以看作是媚俗的变奏曲。昆德拉的媚俗观与昆德拉倡导的“小说是研究存在”的小说观是一致的,媚俗是“存在”又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以西例律我国小说”是清末民初我国小说界的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它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和界定我国小说,这不但反映出一个转型的时代的独特的小说观,而且让我们对透视小说批评如何在学理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试图解析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试图阐明由当时学人的自觉而开放的中西比较观念开创出的动态而巨大的理论空间对当代小说文体理论研究的重要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理小说创作的特点是: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都是为了使小说人物完成对人生的深层哲理感悟;而哲学小说与哲理小说不同,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完全是为了让人物来传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小说的电影改编对当代中国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准电影脚本风格的小说越来越多,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值得重视,但另外一方面,小说的电影化手法也是小说创作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作家应坚持自身的文学立场,固守小说本位,最好自己担任小说的改编任务,保持电影与小说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朱文颖与戴来是苏州新生代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小说在描画生活中的"障碍"、叙述故事的方式及语言、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既有相似点亦有相异之处。他们以其各自的精神立场和个性写作使苏州小说乃至新生代小说呈现出另一种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分析看到一个情感错位与失败的悲剧,并揭示其深层意蕴。小说的表层主线是一个错位的情感故事,小说的表层副线展现了理想主叉者在世俗社会的溃败与逃离,小说的深层结构所内涵的文本间性中的意蕴正在于通过知识分子那种不苟同于世俗的孤独,来展示知识分子所面对的亘古不变的情感困惑。  相似文献   

11.
试论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一是秦汉地域风貌、人文环境为贾平凹的"秦汉风"小说创作提供了坚实的根据地与取之不尽的源泉;二是贾平凹小说"秦汉风"的生发、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陈染的小说主题多与孤独有关,男性形象的缺失与隐藏使她的小说充满了女主角孤独的气息。女主角多是忧郁、自恋而又清醒异常的单身女性。小说中出现的“梦幻人”形象,与女主角融合而又分裂,从一个比现实更高的角度观察、思考生活,是超出女主角思想的“灵魂”,通过暗语、呓语等形式对现实发表评说。本篇通过对陈染小说中常被忽视的“梦幻人”形象的分析,来寻找和探索陈染除了自语以外的叙述方式及她对人性、爱及生命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纵观鲁迅的小说,往往出现"寒冷"意象,它贯穿于整个小说的文本之中,与叙事视角紧密结合,也寄寓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仅仅是小说人物的活动环境的简单呈现,也不仅仅是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它和作者、文本中的人物、被呼唤的"隐含读者"处在一个共时平面,使"隐含读者"更强烈地体会作者对所处的时代的独特性体验,洞察透过小说文本展现的现实社会,使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和文本外的读者相怜相惜,共同思考和追寻人生的"本无路之路"。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巨大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内容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紧密相连,小说语言具有新鲜、含蓄、简洁和凝炼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余华小说的序跋是余华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闪光点,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余华对于小说创作所持的一些独到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作家在"无边的写作"中神启般的顿悟。余华善为序跋,简洁单纯的表述中处处充满着对于小说创作观点的理性见解与思辨气质,在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中也体现出其反常理的小说观,主要体现在反权威、反主流、反传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是捕捉并再现主观感觉中的一瞬即逝的印象。通过分析《红色英勇勋章》具有着重人物瞬间印象描写、采用由片断印象构成的小说结构、使用光与色进行描写等特点,阐述了克莱恩在这部小说中采用印象主义手法是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悬念小说不同,新悬念小说包括知识悬疑小说和文化悬念小说,在满足读者的解谜欲之外,更多地着眼于人的求知欲,激发人的好奇心。这种类型小说中的文化悬念小说是国外知识悬疑小说中国化后引入的一个概念,传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以小说的方式言说文化。宋耀良的《西夏谜城》在文化悬念小说作品中颇具代表性。作品以小说的形式来解谜一个消失的王朝———西夏,让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拥有过"中世纪图书馆"的黑城遗址和"乍视字皆可识,熟识无一字可识"的西夏文字等诸多西夏之谜在普通人的眼里绽放出生命的"音容笑貌、歌舞哀哭"。  相似文献   

18.
电影叙事手法的越界使用是拉什迪小说《午夜之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午夜之子》具有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的特征。小说各部分之间的篇幅比例与好莱坞经典三幕叙事结构中各幕的时长比例吻和,小说的内容也与三幕叙事结构中各幕的内容相符。《午夜之子》的叙事结构也嵌套了其他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小说所体现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使小说易于以影像形式传播,更增加了小说本身的表现力,使小说整体性更强,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流浪汉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流浪汉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以孩子的所见所闻来揭示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强烈批判了种族主义制度。本文拟将其主题与流浪汉小说这一创作风格结合进行分析,为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从小说文本的音乐性与绘画性角度阐释铁凝小说《咳嗽天鹅》的叙事方式。背景音乐、旋律与节奏、复调结构组成《咳嗽天鹅》的音乐元素,通体透明洞彻的光泽以及线条、色彩又凝成了小说文本的绘画元素。借用二元素的组合,小说文本呈现了追求人生"耐烦的态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