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高等学校体育是终身教育的关健阶段,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要让学生认清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以产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当通过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实施个性化培养等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向征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6):115-116,119
在大学生群体中,终身体育思想与运动习惯养成之间表现出普遍的对抗性,并随着大学生入学年限的增加,矛盾更为突出,使得学生们在走出或即将走出校门之即,形成有思想而缺乏行动的局面。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之运动习惯养成,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校瑜伽课对于培养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瑜伽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关系,以及通过瑜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主要是注重兴趣培养,加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终身体育思想逐渐深入了高校体育教育中,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思想主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竞技化朝着健身化、娱乐化、兴趣化的方面发展,真正发挥体育健身健心的作用,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论文在简要分析高校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及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高学体育在终身体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个时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高校教师比较重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而导致大批学生离开学校后,由于缺乏相应的的体育环境和摆脱了“压力”,而逐渐远离了体育。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抓紧学生在校时期的有利时机,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应成为实施终身体育的前奏曲,而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高校体育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高校体育应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充分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课外体育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对课外体育和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态度及参与情况的分析研究,以建立和完善新的课外体育体系,达到培养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李斌 《企业家天地》2010,(8):170-170
高校体育要全面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就必须提高对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终生受益的健身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是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体育研究性学习、合理开设体育选修课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对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对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传授“高效知识”,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等途径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 ,对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大学体育选项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 ,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 ,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 ,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关键阶段,具有与社会生活相衔接的特点,其教学指导思想则体现于社会衔接和真正实现高校体育育人的效应问题。为适应学习型社会,满足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符合普通高校体育功能的特点要求,本文以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为突破口进行研究,讨论如何奠定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个性特征和现状的基础,依据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功能和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情绪、意志个性的培养,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要加强体育科学知识教学和体育能力培养,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