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迪  罗骁 《品牌》2015,(1):213+215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以勇气、爱和幸福等"正能量"方式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以关注人类自身正向品质的发掘与运用,完善了传统心理学的病理倾向。受此倾向影响,以防治性为主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转型:由主要集中于少量问题学生,忽视大多学生正常心理发展需求,转向促进和实现人的正向潜质。但在建立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体系中,还存有目标不明、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联系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寻求相关启示,为今后建立符合我国时代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蔡培培 《北方经贸》2013,(6):215-216
本文以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中贯彻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方法和途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积极的力量,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更多积极的因素,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由于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理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学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及更好适应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也能够在实践的环节中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理念兴起、新课程改革内容不断深入,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全新视角来重新构建。本文主要合理应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幸福感、培育他们乐观与希望信念、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宽恕与感恩思想等,使高校学生具有积极心理素养,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董兰兰  焦树国  王贞 《致富时代》2011,(11):183-183
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强调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借鉴这一理念,构建积极取向的心理教育模式,从偏重学生负性心理的消除,转向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今天,以问题意识为取向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内容和手段等方面都已经陷入了困境,而关注人的积极因素,旨在培养个体优秀品质、开发个体积极潜能的积极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借鉴这一理论成果,从加强积极情绪体验、塑造积极人格、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全面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视野,强调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等.积极心理学理念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适应中国社会个体的人格心理要求.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包括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培养积极人格为核心、建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发掘潜能、建设积极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商》2015,(1)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多以少数防治为主,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促进和实现其健康心理发展和塑造,而非防治。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构想,为以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且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自杀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相对较晚,其生源、校情等方面也有别于一般公办高校,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上述因素以作进一步分析。目前关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拟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探索加强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和谐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引导学生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成为各高校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入手,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对策的研究,不断探求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但关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关乎其能否具有体验快乐的能力,从而具有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也关乎学生能否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感、信任感,从而关系社会和谐和国家的发展。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立足点,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坚持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的理念,从学校平台保障、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和校园特色心理健康活动月四个方面进行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体育活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了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12.
于晓旭  宋凤宁 《商》2014,(30):87-8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年至今我国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近两年对民办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研究趋势迅速增长,但多数没有资助,研究对象大部分是民办高校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研究方式主要集中在个人研究,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研究还发现。我国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具有核心作者群未形成、研究力量和地区的分布不平衡等情况。建议将来研究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应该鼓励研究者之间加强跨专业、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研究,并多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民办教师的纵向的、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
目前我国大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很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全国各大院校都在学生辅导方面增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辅导老师,但是真正的实施过程不免显得形式化,本文将讨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如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玉 《商场现代化》2009,(20):142-14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是科学性、系统性的工作。从普查前的宣传动员、上机施测、预约访谈、数据分析以及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持续有效的关注到相关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等,都需要切实有效的工作连接与政策支持。因此,如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系统更加完善,使该项工作更加制度化和科学化,以便能够为学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科真正科学的参考依据,是本研究想要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运用积极心理学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留守儿童形成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促成留守儿童的天赋和潜能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扫清障碍,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尚久 《消费导刊》2011,(12):134-135
以个人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价值的西方主流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存在深刻的冲突,阻碍了心理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应用,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走本土化的路线。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坚实基石并汲取其中的营养,构建中国心理学的核心价值是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核心和关键,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有的本士化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民旅文化的潜力。脸面观是传统民族文化在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具体体现,蕴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作为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张雯 《北方经贸》2007,(8):153-154
文章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阐述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相应的途径与方法。论述从实际出发,提出的途径与方法也有可操作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因素和个体主观因素.提出了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改革的相应措施,诸如加强高校的心理卫生教育和德育素质教育,增进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注重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心理暗示、积极情绪等观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积极道德人格的培养,及积极教育环境的创设都起到积极效果。它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