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比中住宅平均单价的敏感性高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现行的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评价标准可能偏高。  相似文献   

2.
住房制度的改革提高了住房质量,房地产业有了新的发展。住房支付能力是由家庭的有限收入和住房成本来平衡的。根据目前住房支付能力的现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测算不同地区的住房支付能力。本文通过利用房价收入比指标分析了2009—2016年宁波市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并用SPSS分析对支付能力指数与房地产市场供销关系进行了探索。本文试图通过房价收入指数来分析居民住房支付的能力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情况。  相似文献   

3.
邹文 《湖北经济管理》2013,(24):158-159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1998-2011年数据计算出各省房价收入比,并实证分析了城镇房价和居民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房价收入比的离合研究,发现近年来推动房价上涨的基本动力是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全国房价收入比均值总体上处于正常水平,但局部地区存在房价收入比离合异常.最后提出了应对的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涨的房价,一些城市的中等收入居民既无足够的支付能力也不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否定国际惯用房价收入比4~6的合理取值范围,分析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房价收入比取值范围。同时对现行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修正和改进,以反映中等收入城市居民真实的住房支付能力现状。  相似文献   

5.
房价收入比是目前国际上通常用来衡量城市房价水平、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指标。文章通过计算房价收入比,对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水平进行理性判断,着重剖析住宅价格过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缓解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房价上涨较快,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导致了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大量探讨,一个反映住房支付能力的很常用的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文章首先建立收入分布函数,再以收入分布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房价收入比函数。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上海市收入分布和收入密度函数曲线及其变化,然后求出了上海市的房价收入比函数曲线,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及其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由于房价、收入分布的变化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变化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但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家庭问住房状况贫富悬殊。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仍然居住于危房、陋房中,甚至根本没有住房。据相关资料,目前尚有1.5亿平方米的危旧房屋需要改造,156万个家庭缺房,35万个家庭人均建筑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但同时,中国的空置房面积却占很大比例,其中主要是高档的豪宅、别墅、公寓和写字间。住宅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住房供应的绝对短缺和因住房价格极大高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而引起的住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归纳起来,城市贫困家庭住房困境主要表现有五:一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小,住房拥挤;二是住房条件差,房屋简陋且成套率低;三是住房自有率低,多数家庭是租房居住:四是居住位置偏僻或房屋不合法;五是住房与收入往往恶性循环。居住的不稳定或住房距离城市中心较远限制了工作机会,使贫困家庭的收入更加不稳定,这又导致改善住房条件愈加困难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继续工作,在那里有他们已经熟悉的生活节奏、工作环境以及一些在学期间积攒的人脉,对于他们来说,留下的选择和机会都比返回家乡来的多。然而住房费用支出也随着近年来福州市商品房市场房价和住房租赁市场租金呈现出快速上涨的态势。企业需要明确新就业大学生这一群体住房支付能力如何及需要何种供给,有助于给予有效供给、留住人才、增加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9.
严荣 《上海经济研究》2016,(11):113-121
该文通过与伦敦、纽约等几个国际大都市的对比,认为:虽然目前上海的住房规模较大,但是与上海的市区面积和人口规模还是相适应的。然而,按全部常住人口(包括上海户籍人口和非上海户籍人口)计算的上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则明显比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低,而且上海住宅用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该文通过多种方法对上海住房供应规模进行测算后认为:在"十三五"期间,上海的住房供应基本上满足了上海全部常住人口的合理居住需求,但是从中长期看,仅靠上海现有及可预见的新增土地资源难以满足上海全部常住人口的居住需求。基于此,文章建议要提高上海住宅用地的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步伐,优化上海住房的空间布局,改善住房的供应结构,引导人们对住房的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0.
魏国平 《特区经济》2009,(10):144-14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消费的层次性是由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或住房支付能力决定的,住房供给的层次性也应该适应需求的层次性。本文分析了居民住房消费分层影响因素、需求与供应结构失衡的原因,提出住房分层消费与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