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对海南的合作社成员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合作社成员合作的具体动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成员的异质性与地域差异对成员合作的动机类型有显著影响。从成员异质性来看,一般地,女性、厌恶风险、规模较大、有债务的成员倾向于持营销导向型动机;反之,男性、偏好风险、规模较小、没有债务的成员倾向于持服务导向型动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重庆市的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方法,测度了农民合作社总体及细分产品类型的效率,分析了影响效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不高,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较低,改进和提升空间较大。合作社规模和成员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技术效率,理事会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技术效率。负责人能力、成员人力资本和合作社社会声誉显著正向影响纯技术效率,合作社规模和理事会规模显著负向影响纯技术效率。内部监督、合作社社会声誉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3.
成员从惠顾、投资、管理三个维度积极参与合作是合作社成功的基本条件,然而,成员参与程度低却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合作社成员态度与参与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合作社成员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合作社治理的成员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考察了成员态度对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员对合作社利益分配、服务供给、管理制度持满意态度的比例总体偏低;个体特征因素对合作社治理的成员态度不存在显著影响;经营特征、组织特征、社会资本和认知特征等因素对合作社治理的成员态度具有不同程度及方向的影响;积极的成员态度对参与行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员从惠顾、投资、管理三个维度积极参与合作是合作社成功的基本条件,然而,成员参与程度低却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合作社成员态度与参与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合作社成员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合作社治理的成员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考察了成员态度对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员对合作社利益分配、服务供给、管理制度持满意态度的比例总体偏低;个体特征因素对合作社治理的成员态度不存在显著影响;经营特征、组织特征、社会资本和认知特征等因素对合作社治理的成员态度具有不同程度及方向的影响;积极的成员态度对参与行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成员的持续参与是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文章从信任视角出发,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合作社成员持续参与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任正向显著影响合作社成员持续参与意愿,信任可以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成员持续参与意愿。基于此,合作社应提升成员信任水平,提高成员组织认同感,规范内部制度,进而提升合作社成员持续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满意度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5省580家合作社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交叉列表法、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ISM模型探讨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满意度总体较高,14.83%的合作社表示"非常满意",51.38%的合作社表示"比较满意"。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满意度受成员收入、价格优势、销售渠道、标准化程度等15个因素影响。其中,成员收入、价格优势、销售渠道、配送能力、对接机会、信任程度直接正向影响合作社满意度;品牌培育、标准化程度、水电地使用、管理能力、税收优惠间接影响合作社满意度;政府扶持、信贷支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根源上正向影响合作社满意度。因此,增强"农超对接"对接优势,优化对接环境,提高合作社对接能力,有助于提升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刘洁 《农村经济》2023,(9):136-144
农民合作社根植于农村地缘性的关系网络,基于网络产生的社会资本成为利益相关者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3省6县110家种植类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实证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对合作社绩效的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内部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因素对合作社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规范和关系网络因素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社会资本中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因素对合作社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除了组织本身对外部主体信息与资源交换的密切程度之外,理事长等管理者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网络资源对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据此提出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内部信任关系、加强合作社对外关系网络建设、完善管理者的选拔培养和制度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对江苏省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3户成员的调查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参与合作中普遍缺乏投资入股、稳定惠顾和扩大产品生产规模的强烈意愿,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形成稳定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内在机制;成员的合作认知水平、获得的合作收益及其满足程度、对管理层的信任程度、合作社盈余返还分配制度和社员股金制度是否健全以及成员在合作社中的某些角色差别,是影响成员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此外,合作社实行自由退出制度、家庭经营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大对成员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5省452户细毛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分析规模异质下农牧户兼业化对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方法]文章采用SBM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测算了农牧户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及不同规模下兼业化对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化会显著促进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且非农兼业程度越强对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2)分规模来看,农业兼业形式对散养户、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对小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均不显著; 由于非农兼业形式在散养户和大规模养殖户中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与“收入投资效应”的强度的不同,对散养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受教育程度、养殖年限、养殖方式、是否接受技术培训均对养殖户总体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变量对养殖户总体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应全面推进细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加大细毛羊养殖技术培训的开展与推广,加强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宣传和政策引导,完善国家层面的畜牧养殖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成员账户’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核算的一个显著特征。通过成员账户,可以分别核算社员出资额、公积金变化及盈余分配情况,为成员承担责任、处理退社时的财务等问题提供依据,对于明晰成员与合作社之间的产权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成员账户有关问题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东农民合作社119位成员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建立有序多分类概率Probit模型对合作社成员选择合作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年龄、文化程度、产品销售是否困难、销售价格波动情况、合作社对你增加收入是否满意、合作社是否履行责任与义务、合作社是否定期公开财务状况等是影响合作社成员选择合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263个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问卷调查,应用T值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⑴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满意度的重要变量,但对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⑵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年龄与民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⑶与组织领导、专业大户和村干部相比,无论是民主满意度、服务满意度还是分配满意度,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最低;⑷社龄与服务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与分配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浙江省3个县24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林地规模下农户的投入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地块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林地总投入虽然有一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林地规模影响农户林地投入进行的分林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对经济林及竹林地块投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年是否造林对经济林及竹林投入均具有正向影响;林业生产是否存在资金困难对竹林投入具有负向影响;林地距主干道的距离对经济林投入有负向影响;林业收入占比对经济林投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鹏  于宏  霍学喜 《中国农村观察》2015,(2):13-22,94,95
基于目前合作社中存在的农户退社现象,本文利用211个有效样本实证分析了果农退社行为与果农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其一,从整体看,果农退社的四种方式均会对果农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被迫退社、盲从退社、主动退社、隐形退社。其二,从细分维度看,一方面,主动退社、被迫退社和盲从退社会对合作社内部凝聚力、成员积极性产生负向影响,而隐形退社则对这二者无影响;另一方面,四种退社方式均会对合作社组织声誉、政府资源利用产生负向影响。其三,从发展水平看,果农退社方式对高水平果农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的负向影响程度相对轻微,且主动退社行为对高水平果农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四,从比较分析看,果农退社方式对中、低发展水平合作社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合作社管理者采取差异化措施防止退社现象蔓延、优化退社制度安排以及有效利用政府资源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福建省29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的年龄、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及林地种植面积等5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户主的性别、家庭劳动力人数、兼业化程度、林业种植历史以及林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等5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Bootstrap-DEA两阶段模型研究了2009年浙江452家果蔬营销合作社的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以及各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果蔬营销合作社总体上效率水平较低,较低的纯技术效率是技术效率较低的根源;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但却降低了技术和纯技术效率;负责人的企业家才能、社员人力资本、财务杠杆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的技术和纯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我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陕西为研究区,以省级示范社表征高质量合作社,探究在果业领域和县域尺度显著影响其发育的因素及其作用,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方法]文章筛选出429个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不平衡指数和探索性回归、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挖掘样本数量的空间分异性及其背后驱动力。[结果](1)陕西省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分布的县际不平衡和同类地理集聚现象明显,与其主营果品生产的基地县和优势区高度耦合,体现出产业规模因素的影响;(2)果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数、户均果园面积、省级示范社总数、到西安市中心距离和人均耕地面积5个自变量,构成了解释县域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发育的最优变量组合。其间尤其是前者与后三者分别交互作用后产生的非线性或双因子增强效应,而非各变量的独立和直接作用,是形成高质量合作社数量县际差异的主要驱动力;(3)影响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发育的各因素效应均具有程度不等的空间变异,在不同县份的作用强度甚至方向都有差别。[结论]为促进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发育,在县级层面,应综合施策,推动果业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扩大和质量提升,引导其牵头组建合作社并与后者协同发展;在省级层面,应着重考虑各地土地资源禀赋和果农经营规模的差异,分县指导、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14年盐城市百家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工程的年报表数据,构建农业龙头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农业龙头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投入和劳动力密度对经营绩效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技改投入和带动农户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并无显著贡献。从农业龙头企业是否形成品牌的角度来看,各变量对绩效的影响差别较大,资产规模对非品牌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品牌企业,研发投入则与之相反;劳动力密度对非品牌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品牌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有削弱倾向;带动农户能力对品牌企业绩效影响较为显著,对非品牌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林地流转是当前中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熟人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可能是影响农户林地流入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6年对浙江省6个县(市、区)402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关系网络规模、关系网络达高性、关系强度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关系强度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关系网络规模的代理变量"农户的亲友数量"、关系网络达高性的代理变量"亲友中的能人数量"、关系强度的代理变量"与亲友的礼金往来"对农户是否流入林地及流入户的林地流入规模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方向均为正;其中,关系强度的促进作用最强,关系网络达高性的促进作用最弱。进一步研究显示,关系强度在关系网络规模对流入户林地流入规模的正向影响以及关系网络达高性对农户是否流入林地和流入户林地流入规模的正向影响中均起到了增强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陕西、河南、宁夏三省1420户微观农户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是否参与供给和参与供给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及参与供给程度均通过正向显著性检验;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中,关系网络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通过正向显著性检验,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