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4,(12):26-27
中国究竟有没有房产泡沫?这已经成为一个令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利益相关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各种信息来看,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的房产泡沫已经形成,分歧只是在于泡沫究竟有多大,以及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加以缓解。与此相反,中国的房产商和官方的主管部门则大都认为,中国并不存在房产泡沫,并且强调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房价仍然有上升的趋势,所以目前的情况基本上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银行信贷在支持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通过资产价格泡沫与银行信贷的模型分析,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发达的情况下,用信贷资金投资于楼市,房产的价格会存在天然的泡沫,而且这种泡沫是不可避免地;在房产未来收益确定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介入楼市仍然会形成房产价格泡沫,而且房产的价格泡沫程度与房贷首付的比例成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经济房地产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泡沫问题,并随之阐述了造成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房产泡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房产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大量的投机投资资本的涌入、土地价格的急速上升。最终,对于如何解决房产的巨大泡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我们经历了IT泡沫破灭,转眼间又迎来房产泡沫破灭。人们常听到一种说法:人的一生只会经历一次泡沫。因此,很多人对这次金融危机错愕不已,实际上,两次泡沫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完全可以将之看作一个泡沫。  相似文献   

5.
人人说话     
房产过热的清醒剂 近段时间来,公众对房产过热引起的泡沫现象的忧患从来没有停止过。一边是专家学者告诫购房者和投资者要注意房产泡沫现象,商业银行要注意房贷风险;一边则是房产商如火如荼的炒作。  相似文献   

6.
冯庆汇 《理财周刊》2006,(12):46-47
就在一年前,罗拉在加州买入房产时,还在庆幸自己的英明决策。但是今天,罗拉已经开始担心房子的贬值问题。弥漫美国的“房产泡沫破灭”阴影,笼罩着罗拉以及和她一样的众多美国“房奴”。  相似文献   

7.
综观全球,世界各地的报刊都在大肆刊登房产饱沫即将破灭的文章。英国《经济学家》发表了诸多题为“热空气中的城堡”文章。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了“房价飞涨充满泡沫恐慌”,法国《勒蒙德》(法国最大的报纸之一,具有很强的自由独立性,受到读者广泛尊重)也警告到“财产泡沫威胁经济增长”,在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早报》也惊呼“房产泡沫或许已中毒”。这些恐慌都有正确的依据吗?我们怎么知道房产经济是个泡沫?场?如果人们的平均收入和房产价格的关系是稳定的,那么经济学基本原理就可以解释价格的变化了,上世纪80年代房产价格的增长事例,被看…  相似文献   

8.
央行本意在于挤压房产“泡沫”,控制信贷风险,用怎样的方法来抑制房价才算妥当,既要挤压泡沫,又不能 让泡沫破得太快。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批准了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这对海南省打造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国内外对海南的炒作和投资热潮如日中天,尤其是海南房地产的炒作更加疯狂甚至有点失去理智!国际旅游岛的规划虽然会助推房地产的发展,但是绝不等于房地产发展,而当所有的投资注意力都倾注到房产上时,旅游岛的发展重点就已发生了畸变,海南房产泡沫是否重来或者提前来临?对我们的国际旅游岛是否存在着房产泡沫的威胁进行研究,并针对房产泡沫的危害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玥 《理财周刊》2004,(12):20-22
最近,打开报纸谈到房地产,总能看到所谓的“泡沫破裂论”。“崩盘”之类比较危言耸听的字眼,然而,在美国有十几年房产投资经验的俞坚先生却认为,现在提“泡沫破裂”为时尚早,这也是他在观察了国内外市场十几年之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新十年好     
新世纪的头十年转瞬即逝,在人类的发展绳索上再系上卜个休止符样的结。 遥记得在2000年初,全世界的投资者们雄心勃勃,寄希望于新百年的好彩头。如令十年已经过去,在经历了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疯狂投资于房产,以及过分浮华的信贷繁荣带来的金融泡沫之后,整个世界再次陷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天下浙商网     
《浙商》2010,(5):51-51
海南省官员回应“泡沫说” 1月23日,在《浙商》杂志举办的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2010)博鳌年会第一场主题论坛“海南国际旅游投资机会”上,面对外界对海南会否迎来第二次房产泡沫的忧虑,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表示,现在房地产非常热,暂停商业土地出让与审批陆项目,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华商》2011,(5):24-24
关键词:房产泡沫 关键人物:茅于轼 背景:房地产市场调控从去年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期间经历了限购令、加息、房产税等多种调控措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14.
李迅雷 《新财富》2007,(11):56-57
中国股市和房市正在累积泡沫,这种惰况下,不同市场流动性的好坏几乎成了其安全性高低的代名词。由于股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选择股市更容易在泡沫破灭之时及时、顺利离场。由此来看,中国富人应当调整财富结构,将主要资产由房产转变为金融资产,从“地主”升级为“资产阶级”,从房东演变为股东。这也是目前中国金融泡沫逐渐累积下的理性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路 《商》2014,(25):157-157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买卖市场出现了有违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房地产泡沫十分严重,投机倒把行为十分严重,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房产企业获得暴利,违规开发,逐渐积累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源于美国次贷风波的金融危机虽未对中国旁地产业产生过多实际影响,但这次危机却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本文对我国房产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金融危机对防范我国房产金融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雨桐 《商界名家》2003,(6):61-63
他无疑是千千万万中国商人中的一个“另类”——自去年底以来的一片地产“泡沫”声中,无数房地产商为高居的房产空置率伤透了脑筋,身为地产商的他却在天津偷着乐——当年他投资开发工业房地产的时候,许多人骂他“神经病”,而今,他不但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根本不用当心“泡沫”卷到自己头上。  相似文献   

18.
李玉荣 《理财周刊》2006,(5):104-106
易宪容教授从学界走入公众的视野是在2005年,他一篇篇言辞犀利的房地产评论,犹如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房地产界引起轩然大波。文章中,他痛斥高房价,抨击房产暴利,断言地产泡沫,预言房价下跌。  相似文献   

19.
房价飙升的幅度已经超出政策制定者容忍的限度。随着房产新政策的密集出台,一股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合力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的柴强说,“泡沫”的形成是由于资产价格连续上涨,吸引投资者投资,在认为还会上涨的预期促使下,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跟进,因此价格越来越高。但“泡沫”最终都会以暴跌而告终。在房地产业,“泡沫”多半是在受人为因素上涨的地价、楼花和新盘中产生,一旦用于投资甚至是投机性的供求缺少了消费类供求的支撑,便有“崩盘”的可能。而当房价下跌30%至50%。房产就变成了负资产。中小投资人将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