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时,不能不涉及对计划经济的看法。在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讨论:一是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关系;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对“计划经济”一词词义的不同理解,主要就是来自对这两个问题看法上的差别。由于计划经济和  相似文献   

2.
市场机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而市场正是商品交换的领域或商品流通的总和,商品与市场相互依托,密切相连,从历史发展看,市场正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商品经济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4.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成为计划经济的理论依据。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人们一直坚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立足中国的国情,从实际情况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工程之一。这一工程能否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实现有效结合,决定于其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客观关系及其要求的反映或适应程度,因而也决定于人们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客观关系的认识正确与否。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作为社会经济运行形式,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所以,只有从生产关系层次关系中,才能正确认识两者的客观关系及其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福建省无论在经济管理的制度还是生产方式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确实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及广东、福建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后,市场调节的比重急剧增加,给宏观经济管理特别是新的经济秩序的建立提出一系列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认为研究沿海地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不但对福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有直接帮助,而且也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双重过渡经济学理论新论姜月忠(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一、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0世纪末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大趋势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富有戏剧性的。20世纪20...  相似文献   

13.
14.
(一)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同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等同的还是非等同的呢?“等同论”的观点,在当前报刊屡见不鲜,它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完全视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用“计划与市场”代替“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一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同“计划与市场”这两种提法,虽然只有几字之差,可就失之千里了。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57-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计划经济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7-1978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一部分不可能或不可能完全纳入国家计划的非计划经济因素。这些经济因素在计划之外,从一定程度上调节着物资生产和流通,对计划起着重要的弥补和补充作用,并成为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渐进式改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同志,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要求,在病中撰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礼记》一书。在本刊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其中的一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