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希望通过物流的合理化,提高第三利润源,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核心业务上,物流外包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杨柳 《物流技术》2014,(2):50-53
1物流外包 物流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业务一般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集中资源使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将企业的非核心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在物流外包情况下,物流企业和外包企业之间是一种战略联盟关系,二者之间相互渗透、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条件下,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是战略协作关系。竞争优势来自于良好的伙伴关系管理和由此产生的资源优化配置效果。对于战略资产的管理能不能外包?要掌控供应链,对具体的物流活动是可以外包的。以美国2005年的数据为例,商业物流总成本11830亿美元,3PL市场规模1037亿美元,外包率8.7%。大多数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还是自营或部分自营的。外包是企业战略选择市场竞争战略要求强化核心竞争力,集中有限资源。外包非核心业务,减少非核心资产,降低运营成本,从采购产品转向采购服务,放大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心能力的物流外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能力上,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交由外部组织承担。物流外包是企业强化核心能力进而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5.
日本货主企业物流外包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把握物流业务外包实态,日本于2000年12月对全国760家制造业和批发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如下倾向。1货主企业外包总的倾向物流外包过去通常是把输送、保管、装卸中的个别业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委托给专门业者。针对这种以削减物流成本为主要目的的从前型的外包,近年为将经营资源集中于本公司的核心事业,将物流业务作为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的企业经营战略比较盛行。这种战略性的外包,是从物流系统的设计到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运营的所有一切都外包。作为外包的对象业务不只是物流业务,还包括物流周边业务,物流管理业务和物流系…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使得业务外包的经营模式得以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而将那些不经常发生的,或是非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委托外部企业去完成,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业务外包的运营管理模式已经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深入到IT、电信、物流、金融、保险、会计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多个领域。成功的业务外包受多  相似文献   

7.
企业将物流外包出去,可以使其更好的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选择将其物流外包出去,以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且更好的发展。文中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对物流企业的外包边界进行分析,提出了物流外包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8.
企业为什么要将物流整体外包? 1.物流企业外包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物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商的联合和协同,将促进物流业务外包市场的发展。对于需方,产品的生产和交付的方式正在进行结构性转变.业务全球化趋势、对供应商依赖程度的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中部分功能外包率的上升.直销渠道的发展以及对市场快速反应的需求都将使物流管理工作比以前更为复杂并充满挑战。对于供方,物流外包服务逐步趋于一体化和系统化,服务提供商正在加紧进行创新和技术变革.强化竞争力,利用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快速延伸全球业务链和扩展服务功能链.为使企业进驻不同的细分市场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苏佳 《管理观察》2011,(7):51-5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很多企业纷纷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以实现自身持续性发展.然而物流外包在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蕴藏着风险.鉴于此,本文对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带来的利益与风险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物流外包风险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非物流专业企业纷纷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以实现自身的持续性发展;然而物流外包在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为了使物流外包企业在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规避物流外包风险,文章对物流外包风险的形成机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模型和结论。  相似文献   

11.
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凤秀 《物流科技》2009,32(7):61-62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工业企业应变市场的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企业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全球范围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供应链管理模式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的企业去做.形成所谓的“物流外包”。文章对工业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奡  赵一飞 《物流科技》2008,31(3):131-132
物流业务外包,即制造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将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互相渗透的、互惠互利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论文将探讨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外包,还将探讨成功建立外包联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对物流外包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大中型企业的问卷数据资料分析物流系统的满意度在不同物流外包模式下的差别,分析企业物流外包对物流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运输业务外包可以扩大企业物流服务网络覆盖范围;包装流通加工业务外包和配送业务外包都会增加企业物流系统的作业差错率;物流信息管理外包和物流系统设计外包会使企业获得相对低的物流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务外包,即企业聘请专业的物流公司完成物流工作,主要目的是降低管理成本与集中利用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形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一方面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就此分析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和风险,并探讨了预防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包是指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约方式分包给其他企业,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其实质是资源整合,是企业对"内部生产提供"和"外部市场购买"的选择结果.如果转移出去的是生产环节,即称为生产制造外包:若是某项服务,则称为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理论界纷纷提倡生产制造企业应将物流业务剥离出来,通过外包第三方物流的形式来实现其主业优势,于是物流外包一时成为企业物流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据统计,2004年美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规模不足10%。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供需求状况调查显示,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仅占22%,并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国内地,物流业务80%是工商企业物流,综合第三方物流的仅占2%。  相似文献   

17.
工商企业将运输和流通加工(如消费包装)等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升温,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不可否认,外包在某些方面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但它不是万能法则,也有一些公司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延伸服务和拓展业务来节约成本。因此,在准备将运输和物流外包之前,应该确定内部的资源是否已达到最优的整合。一、物流外包并非万能药方公司在准备将业务外包的时候应当权衡物流外包对公司业务带来的影响,同时研究没有将业务外包的公司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可以作如下思考:1.近年来通过裁减职员降低成本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物流…  相似文献   

18.
业务外包,也称资源外包.是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外部的专业公司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实施业务外包.企业将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而外包专业公司拥有比本企业更有效、更经济的完成某项业务的资源。业务外包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有限资源的效用,加速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强化组织的柔性和敏捷性,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本文结合管理实践,探讨业务外包优化管理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9.
企业物流外包决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不确定因素量化的模型。文章通过对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把企业物流外包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建立风险定量分析模型。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数值化,有利于企业分析物流外包风险的大小、决策的优劣,进而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不确定因素量化的模型.文章通过对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把企业物流外包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建立风险定量分析模型.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数值化,有利于企业分析物流外包风险的大小、决策的优劣,进而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