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碳目标下,为探索城市低碳发展情况,利用DPSIR模型理论,从5个维度构建了由27个指标组成的城市低碳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选取了四大经济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代表省份(浙江省、河南省、陕西省和辽宁省) 2011-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分别对指标权重和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实际对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第一,指标权重大小驱动力>压力>响应>状态>影响,驱动力指标和响应指标越大,压力指标越小,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越高;第二,城市低碳发展受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各省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选取仅包含加工贸易净出口的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资依存度来衡量江苏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对江苏省对外开放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苏南、苏中以及苏北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后的外贸依存度与人均GDP无论是在整个江苏还是苏南、苏中以及苏北地区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外资依存度与苏南地区人均GDP的相关性最高,但为负值,苏中地区两者的相关性最弱。整体而言,对外开放度对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而苏中地区由于开放进程有所放缓,且外商投资绩效较低,对外开放对该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田钊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7-12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娅敏 《改革与开放》2014,(19):12-13,17
本文选取2003-2012年江苏省的金融运行数据,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选用相关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江苏省及其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对江苏省及各区域的金融成熟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的整体金融成熟度不断提高且增速有加快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南地区金融成熟度显著高于苏中、苏北地区;江苏亟需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密切关注苏中、苏北地区金融发展,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国情、省情出发,全国有个东中西部问题,江苏有个苏南、苏中、苏北问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事实,江苏老区现有1115个乡镇(区划调整后),分布在苏南、苏中、苏北各占25%、20%、55%,南北经济发展不但城乡存在二元结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也很大  相似文献   

6.
江苏区际产业转移引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炜  高彦彦 《山东经济》2010,26(5):139-146
本文在万有引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江苏区际产业转移的模型。通过计算产业竞争力和产业融合度,得出十三个市之间的产业引力,发现江苏省区际产业转移的引力,与各地级市本身的产业发展竞争力以及两地之间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成正比。同时,苏南与苏北地区之间的产业引力大于苏南内部引力,苏中与苏北地区之间的产业引力大于苏北与苏南之间,而苏北地区内部的引力最大。因此,发挥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合理江苏省内的产业布局,提高各市的产业发展水平,才能实现江苏省区际产业转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短缺的约束,需要依靠创新要素驱动城市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重了城市污染,需要通过低碳改善城市环境,为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低碳城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从物质保证、关键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目的、实现途径几方面分析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低碳城市的一致性.以期通过分析探讨,倡导在城市发展中兼顾创新和低碳,在不断创新中实现低碳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问题也日益突显,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低消耗、低污染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和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提出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四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出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苏南、苏中、苏北三级阶梯分布,并解释了各市科技发展中的弱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江苏省苏南与苏北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早已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心头之痛。2002年的年终统计数据催生了一项大胆的改革举措。那一年,从数据上看,苏南GDP是苏北的2.6倍,人均GDP是苏北的3.8倍;  相似文献   

11.
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客观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以外,和谐社会应当更加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评价,它综合反映了社会成员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方面情况特征,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包含多方面内容,文章选取了一套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选取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吕思佳  罗岚 《科技和产业》2022,22(9):106-114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需求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创新-环境-能源”的评价体系,计算全国228个地级市的低碳发展质量,依据发展质量得分将其分为高质量城市、中高质量城市、中低质量城市、低质量城市4种类型,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主要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质量大体符合东高西低的地理特征,但西部也存在个别高质量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科技创新依次是中低质量城市、中高质量城市、高质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科技创新与社会公平是制约城市低碳发展的表达层主要障碍因素,科学研究等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是指标层障碍因素。城市低碳建设应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而对于高质量城市应额外注意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江苏各个区域发展的总要求和努力的大方向,即"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那么,作为南通市如何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实现在苏中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呢?笔者认为,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它不是研究一般的发展问题,而是在"速度与加速度"之间,重点研  相似文献   

15.
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本文在分析苏州建设低碳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能源、产业结构、低碳建筑和交通、排污权交易制度五个方面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珠海建设低碳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宏观政策支持等优势,但是在思想认识、经济规划、保障体系方面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珠海建设低碳城市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珠海城市未来发展和规划,针对低碳产业发展、交通碳排放、建筑碳排放、新能源开发利用、公众参与和增加碳汇等几个重要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苏北发展亦然。与此同时,苏北与苏中、苏南发展的差距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成为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加快苏北振兴事关江苏全省更好更快发展大局。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领导下,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政府在建设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监管者、提供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外国政府在低碳制度设计上的成功经验,以期对中国发展低碳城市提供借鉴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低碳城市进行了理论阐述,回顾当今国内外关于对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从资源供给、利用和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低碳资源系统;构建并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低碳产业体系;培育以低碳生活为理念的低碳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界乃至政治界当前的热点和焦点问题。2010年中国政府开始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及时有效地监控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状况,是科学指导低碳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事实依据。文章从经济、环境、科技、交通、能源和社会六个方面构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