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8,(5):212-213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陶瓷方向)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知识、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和归纳,对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星活  陈惠静 《价值工程》2011,30(35):205-206
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质量管理方向)专业为例,探索专业方向核心技术课程的整合,由学科核心转变为岗位群核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与生产工艺相结合、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情景相结合、技能实训与实际岗位相结合"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为了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推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进而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岗位指向,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对课程建设的方向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而建立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健全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2):222-224
通过到煤矿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在调研、统计、分析、提炼矿山机电技术员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力模块—模拟矿井实训—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类型、人才结构与岗位分布、岗位能力要求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公路交通行业对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型人才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岗位需要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积极探索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官灵芳 《价值工程》2013,(36):300-301
综合职业能力视域下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需遵循素质与技能并重、基于职业岗位群设置课程、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等原则;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包括: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高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存在着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盲目、脱离实际工作岗位、不符合企业需求、与企业脱节等问题,因此,课改已成为各高职学院的必要任务。文章从企业岗位群的调研与分析出发,设立以实际的工作岗位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将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9.
高职模具专业是工科类专业,其职业性非常突出对技能和技术应用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工厂一线技术骨干岗位要求的人才,重点在于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于基于能力本位的岗位要求来重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必须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的调研和对技术能力的分解及对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的解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地方物流相关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对物流(快递)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根据国家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应实岗位工作技能需求、具备职业提升和拓展能力的物流(快递)人才.通过校企专家共同探讨,明确地方物流(快递)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工学结...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物流人才,在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方面,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开展了“基于工作系统化的物流课程改革”,通过对物流岗住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分析,探索出一条符合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彭华容 《价值工程》2013,(30):250-251
本文介绍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坚持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基于完整工作过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6+1"模块化主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实际工作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在一起,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擅技术、懂艺术、重市场"的高技能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化猛  吕滨  康丽华 《价值工程》2012,31(2):209-210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培训是部队任职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岗位教育不同角度对专业技术职务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分析了专业技术职务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提出专业技术职务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知识结构和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4.
董皓玥 《价值工程》2010,29(35):293-29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教学主体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辅,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中国"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亦以企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可见,中德两国的职业教育均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之上。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架构,已成为高职院校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回避的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高职《国际物流单证操作》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王姝 《价值工程》2011,30(4):210-211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类专业招生与就业困难的问题,从专业建设角度出发,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了遵从市场导向和提高实践技能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更好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闫荷花 《价值工程》2014,(18):265-266
本文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践,通过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考核方法。从教学效果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徐虎 《价值工程》2011,30(10):287-288
高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近几年为符合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来开设的新兴专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基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而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最终构建以工作导向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有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9.
姬桂珍 《价值工程》2012,31(5):302-303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体系。本文就房地产估价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开发设计的原则方法及步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范明 《价值工程》2013,(2):242-244
国际货代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高职国际货代实务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课程设计方案,从介绍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开发思路进行阐述到对考试进行改革,在实施了2年的教学改革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