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吉敏  刘长虹 《物流技术》2010,29(9):140-142
阐述了构建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就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构建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就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军队在抢险救灾、平暴反恐等突发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应急物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如何推进应急物流建设将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现有应急物流系统结构四个层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应急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中,国家是主体,军队是骨干,地方是补充,市场是辅助,家庭是基点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并不是把两个相对独立的军队物流系统和地方物流系统简单联合,而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从国家全局利益出发,对军民物流系统进行整体筹划、统一建设,使其高度融合、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军民物流资源的效益,达到总体功能大于各分系统功能之和的目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组织指挥体系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的顺利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CALS的军民融合物流信息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融合物流是十七大提出的“军民融合”重要思想在物流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体现,运用CALS能很好地指导军民融合物流信息体系的构建。文中介绍了CALS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物流发展和军民融合的影响,探讨了基于CALS的军民融合物流信息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健  于永刚  李洋 《物流科技》2024,(3):154-155
文章以利用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升军械物资供应能力和安全水平为主要内容,在分析军民融合发展策略基本情况后,梳理总结了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保障军械物资供应的矛盾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定了提升军队军械物资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为物流和仓储行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军民融合深度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充分分析军事物流标准体系和民用物流标准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按照体系结构的层级关系,对军民物流标准体系结构进行差异分析,提出构建以民用标准体系结构为基础,融合军用物资专业属性的一种军民融合的物流标准体系结构,为军民物流标准的融合发展搭建了“四梁八柱”。  相似文献   

8.
针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应急物流保障体系的问题,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军民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军民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和机制,提出了军民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的主要方法,为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大保障"体制,从而加快提升部队体系保障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是军队物流体制改革的方向。从军地物流联动、物资供应、物资储备和国民经济动员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军民融合是军队物流体制改革的方向.从军地物流联动、物资供应、物资储备和国民经济动员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叶锋 《物流科技》2011,34(2):1-4
针对航天三院物流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作者分析了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研究了国家物流业发展环境,回顾了航天三院物流业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对航天三院物流业如何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柏毅 《物流技术》2011,(3):150-152
阐述了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内涵,军、地物流两者的性质。分析了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和确保国家安全如何利用军地物流资源,共建一套健全高效的军地应急物流系统,来适应处置突发应急事件。并从指挥机制、预案设置、物资储备、装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军地物流一休化发展的途径。分析了军地应急物流保障的基本条件和实现基础。最后对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资的保障进行了探讨,简述了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资的保障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姜弢  钟庆旭 《物流技术》2021,(1):1-4,37
以新冠疫情期间应急物流运作为对象,阐述了应急物流的特点,提出了应急物流运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统一归口管理,分级响应;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应急物流体系;完善战略储备制度等,以期为我国应急物流的高效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重大疫情,暴露出众多的物流问题,针对“急”和“乱”这两个应急物流的主要特点,从业务、管理(执行)、技术三个层面提出建设应急物流系统的新思想,即采用平战结合、军民融合的建设方法,重点建设全国统一的应急响应物流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快速完成物流需求分析,充分应用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手段,培养一支技术全面的国家队伍,完成应急物流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15.
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既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重要保证,也是适应未来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文中明晰了军地一体化与应急物流的内涵,分析了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决策层面上解决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旨在为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为实际操作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是军地在应急状况下有效实施救急措施的保证,而物资的信息化采购是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基础,文中对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构建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并从军地应急物资采购的模式和建立多元一体的军地应急物资信息化联合采购机制两个方面对军地信息化采购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兵  王胜德 《物流科技》2010,(11):107-108
通过阐述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的内涵,从指挥体系不完善、应急物流成本高、供需不平衡等方面分析了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的必要性,从军地物流保障的优势、国外应用和国内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应急物流作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现代物流与应急管理相结合,能防止突发事件下灾难的扩大,减少人员伤亡、物品损失及受灾面积,促进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文章介绍了淮安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淮安应急物流在组织机制、响应机制、保障能力、信息平台和专业人才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建立多方联动应急物流响应机制、提升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加快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培训应急物流专业人才等方式完善淮安应急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长亮 《物流科技》2005,28(12):58-61
在作战和后勤日益融合的今天,单纯由军队负责物资供应保障已经变得很不经济甚至不现实.本文从现代战争特点和物流业的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军地一体化物流体系的设想,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