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每年的黄金周,对于开发商来说,可能是他们最开心的7天,因为往往业绩骄人,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他们最愿意付钱买房的7天,因为开发商所给出的实惠可是在平时看不到的,消费者该出手时还得出手。  相似文献   

2.
《上海企业》2014,(3):50-50
<正>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牛刀称:2月5日,人民币连续9天大幅下跌,跌去了去年整个涨幅的四分之一,在18日再次下跌,跌去91点,险些跌停。这是奇怪吗?不奇怪,只能说明中国房价泡沫已经在爆裂。单纯的看人民币的下跌,还不能说明问题,如果结合其它的数据来看问题已经很大。那就是1月份9402亿存款不见了。这就是有问题了,实际上是房价泡沫破灭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3.
进入三月以来.全国楼市出现了销量回升的”回暖”景象,深圳、广州、上海尤为明显。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同时.随着这些城市房地产销量的回升,一些开发商又悄然收回打折优惠,甚至迫不及待地变相涨价。这又令人忧心不已。究竟怎样认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销量的回升?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这轮周期下行是否已见“底”,走出了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4.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3,(63):20-23
房地产的泡沫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国务院和中央银行已经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苗头,并开始采取各项措施,实行房地产贷款软着陆是集中最量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为新兴的住宅产业注入极大的活力,也给城镇住宅制度改革的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近期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争论中,城镇住宅空置率超过国际警戒线是人们频繁使用的论据之一。无人居住的房子在增加,似乎意味着我国的城镇住宅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程度。但社会经济领域一因一果的事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是计划经济年代。城镇的住宅空置率上升也许能称得上是供大于求,因为那时的社会供给和消费关系都比较简单,计划生产直接对应着国家分配。在文革“大下放”的浪潮中,我国城镇就出现过住宅供大于求的现象。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住宅空置率上升,社会供求的因果关系因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多元化选择而不断变化,这就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3,(7):104-105
1998年,国务院下发23号文,宣布宣布取消福利分房,极大地释放了住房需求的“动能”。在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200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中国GDP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相加共计1.9到2.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投资增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