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大再次提出“走出去”战略,旨在把“引进来”和“走出去”肾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目前我国“引进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走出去”虽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我国企业实力尚弱,在海外投资方向、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认为现阶段东盟各国应该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2,(9):96-99
近年来,宁波企业掀起了一股“走出去”创业的热潮,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境外中方投资额及境外投资企业数在全国同类城市均名列前茅。但是,境外创业毕竟不同于开拓国内市场,“走出去”的企业如何才能在相对陌生的经营环境中较快较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此,不少宁波外经贸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方法。宁波市外经贸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我国古代兵法的形式,梳理总结出了宁波企业“走出去”创业三十六计。《中国经贸》以连载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此三十六计,希望这些典型事例对我国外经贸企业提高境外“生存技巧”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11,(13):14-17
王开前《中国经贸》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2011年是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开局之年。为了帮助企业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新形势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形式、任务,以及下一步应对的路径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也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引进来”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也已经具备。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走出去”方面还缺乏经验,相比“引进来”而言,“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和困难也大得多,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更严峻的挑战。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12,(7):88-95
近年来,宁波企业掀起了一股“走出去”创业的热潮,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境外中方投资额及境外投资企业数在全国同类城市均名列前茅。但是,境外创业毕竟不同于开拓国内市场,“走出去”的企业如何才能在相对陌生的经营环境中较快较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此,不少宁波外经贸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方法。宁波市外经贸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我国古代兵法的形式,梳理总结出了宁波企业“走出去”创业三十六计。《中国经贸》以连载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此三十六计,希望这些典型事例对我国外经贸企业提高境外“生存技巧”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关利欣 《中国经贸》2011,(17):64-65
我国商贸企业“走出去”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关系较为密切的产业集群,也没有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形成紧密的衔接。因此,我国商贸企业亟需创新“走出去”的方式,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商贸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实施我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应不断加大“走出去”的投资力度,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新疆企业面向中亚“走出去”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具体分析了新疆企业面向中亚市场“走出去”的动因和自身的优势,这对新疆企业面向中亚市场“走出去”,带动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方:中国汽车“走出去”宜早不宜晚 “我国汽车企业千万不要因为上汽集团整体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一事搁浅而因噎废食地停下‘走出去’的步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鲁桂华博士说,“我国汽车企业必须要大步‘走出去’,这基于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两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拓 《中国经贸》2011,(24):17-17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形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很多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失败,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对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一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走出去”是眼下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有的甚至已提到战略高度。但一般的理解,“走出去”是指“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殊不知,经济全球化下的地域概念,已将国内与国外融为一体。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国内”同样可以被理解为“外”,浙江企业的跨省合作,为我们展示了以“国内”市场为目标的又一条“走出去”之路。意识是实践的能动反映。学习浙江企业,也许更重要的在于观念和意识方面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认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入世”缓冲期接近尾声,很多行业逐渐放开,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海外经营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许多国内企业来说,“走出去”还只是新事物。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甚至是国际政治和社会风险。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其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就非常突出。因此,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自主发展壮大的基础还很不牢靠。目前的关键是要明确“走出去”战略在今后2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并在政府层面形成具体化的“走出去”的促进战略、政策和办法。在企业层面,应该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规避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努力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实际上,利用外交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和依仗外交的整体协调优势和政府信用优势,在中国对外开放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的今天,这两大优势无疑将会为资本的顺利流动提供难得的机遇。企业以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走出去”,“走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怎样预见并处理“走出去”风险和困难,让我们看看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提速,我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着投资目标欠清晰、投资结构待优化、投资效益不高、缺乏企业间有机协调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企业”走出去”是走向天堂.有人说企业“走出去”是跌向地狱。其实,企业“走出去”是一种发展的”蜕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渗透,世界各国的企业在技术、成本、效益等方面开始用全球化的眼光去判断,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杨涛 《中国经贸》2011,(11):44-45
支持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也是“十二五”期间的改革重点。其中,强调以更加完善的金融政策来支持“走出去”,近年来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中,金融政策在支持“走出去”方面却一直进展缓慢,已经不适应中国企业面向全球化的需要。进入2011年,中国政府已经逐渐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动金融改革的方向,其中通过建立完备的金融政策体系来支持企业“走出去”,也将逐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已经确定了“走出去”战略,十六大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要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的品牌。我认为这段话其含义有三层意思:一是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厂,但不是随便什么企业都可以,不能一轰而上、一哄而起。二是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三是具备比较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论它是什么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走出去.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国有民营企业只要条件具备都要同样对待、一视同仁,都应该可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10,(15):20-21
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多双边互利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但总体来看“走出去”的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蓓 《改革与战略》2008,24(1):128-130
由于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风险是极高的。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存在于并购、经营、产权及所有制方面的风险。要了解相关的法律,通过风险评估,妥善设计境外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这就是说,我国政府在21世纪之初提出“走出去”战略,是有深刻的经济与历史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