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境外公司     
远山 《董事会》2005,(6):19-19
开春之后,中国证券市场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到了5月,中国证券市场的“推倒”运动发展到了极点。在以最大的决心推出“股权分置”试点之后,中国证券管理层原以为会一呼百应,投资者望风影从。但结果却让人相当沮丧,股市不仅没有为之振刷一新,反而抛盘如雨,连续大跌。5月12日及15日两天,上海综合指数两破1100点大关,最低见1095点。至此,四年前的“千点论”终于一语成谶。  相似文献   

2.
经过了一年半下跌的严冬之后,股市终于从今年元旦开始随着春天的脚步回暖,从上证指数1300多点,上升到1500多点,上涨近200点。股市回暖,主要基于下面几点原因:一、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得到遏制一是国有股减持无限期停止。国有股减持以补充社保基金的名义出台,但出台以后引出了“国有股一股独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战略布局调整”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最后因减持影响的面太广,问题太复杂而被相关部门宣布暂停,且对何时起动没有作出规定。随着时间的流逝,投资者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看淡。二…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国股市崛起的原因难以分辨。从产业层面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成为国有资本继续做大做强的平台和工具。2006年,中国股市变化最大的是指数,变化最小是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方式,但这些都不影响中国股市作为全球新兴资本市场的全面崛起。“中国股市华彩谢幕”、“股市狗年走牛运”、“登峰造极迎接2007”,2006年12月29日,中国股市结束了“狗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最有代表性的上证综合指数当天上涨了107点,收盘于2675点,比2005年12月30日的收盘点位1161点上涨了1514点,上证指数全年涨幅超过133%,中国A股市场成为全…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有七亏二平一盈之说,而我们的证券市场可能有90%多的投资者是亏损的,甚至是长期亏损的。这说明我们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投资市场。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而股市却掉头下行,自2001年沪指见顶2245.44点后,直至2005年创出998.23点的8年新低方才止步。很多股民对股市失去了信心,以至于有人提出“远离毒品,远离股市”,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几近丧失。为此,恢复和培育市场的投资功能远比恢复融资功能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旋即,在5月9日“五一”节后首个股市开盘日.证监会就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表明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最近股市挺火,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人们纷纷跑步入市。牛市不存争议,看点只在“快牛”还是“慢牛”而已。
  当然,风险还是不可避免。经历了五一后几天的深度调整后,上周初股市又转头向上,连续收复多个整数点,虽然目前仍处震荡调整阶段,但再创新高的概率极大。机构和股民的信心从何而来?降息无疑是最大利好。5月10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降息,再次强调后续仍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5月11日股市就强势调头,大举收复失地,政策的作用可谓巨大。  相似文献   

7.
关闭股市?     
《董事会》2005,(7):42-50
五年之前,当吴敬琏先生发表语惊四座的“赌市”论的时候,吴老先生肯定没有料到,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要比他的“赌市”论所概括的要严重得多。五年之中,德隆倒了,南方证券关了,股市丑闻迭曝,坏账如山。于是,有重量级人士发出了更为刺激的言论:关闭股市!他说,“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我们可以理解这位重量级人士“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但股市关是关不掉的。不惟是政府需要股市,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股市,几千万投资者也同样需要股市。现在的问题,不是关不关闭股市的问题,而是中国股市会不会自己垮掉的问题。在这方面,捷克股市以及其他一些市场,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前事之师。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1999年12月开始,就象悬在斯芬达克头上的那把剑,给中国股市带来了长期低迷,几经周折,去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为落实“国九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并已经全面展开。截至12月19日,共有14批366家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股改。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序开展,多年来困扰市场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将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此时,我们认为全文转载6月15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很有必要,十分有益。这里我们着重提醒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并且要深深体味理解该文标题的八个大字:“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对于参与股市的中小投资者,这点尤为重要。我们结合最近一段股市的走势,再读这篇文章,又有了深一层的感受。当我国股市两年来一直下滑至今年5月18日沪深两市综合指数分别为1059点和310点时,从5月19日开始,发生了一轮井喷式行情,一路组升,以沪市为例,仅用爿个交易日,就冲至N56点,涨幅惊人。其间,发表了(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可以…  相似文献   

10.
《工业会计》2007,(11):46-47
9月16日~10月15日(以下称“本月”)期间,中国股市以国庆黄金周为界,呈现节前傍徨盘整、节后突然发力上行的格局。上证指数轻盈跳过5500点以上各个关口,在月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实现了6000点大关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正>“五·一”过后的日子,让很多人都未得消停。股市一路飙升,冲破4000点大关,这的确够得上一大诱惑,于是像我们这些凡人也有很多或理性、或非理性地油生了一种难以抚平的莫名冲动。已在股市的人想加大砝码,不在股市的人要么正冲入股市,要么也身未动,心已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错失这“赚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卢伦 《工业会计》2008,(4):38-39
2008年2月16日~3月15日(以下称“本月”),尽管市场一致认为两会召开将给股市注入实质性政策利好,从而助其改变自上月以来的颓势,但两市在此期间却频频创出6124点调整以来的新低。上证指数在本月的最后一周刺破3900点整数关口,市场信心再一次遭遇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3.
股市之中,没有什么比“底”更重要的了。特别是在弱市之中,指数每天往下探,跌得人们没着没落,常常会忍不住发问:股市的底究竟在哪里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股市的底是多空力量通过长时间的撕杀后最后形成的一种均衡。这时,空方居绝对优势,多方再也无力反击,就形成了股市的一个底。所谓“多头不死,跌势不止。”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然而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多空力量的背后,还有着操纵或影响股市的因素,这就是进入股市的机构、散户和政府部门。为什么要把政府部门列入操纵股市的因素这是因为中国的股市政府色彩很浓,以至…  相似文献   

14.
肖峰 《工业会计》2007,(12):78-7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股票问题专家詹姆士有旬名言:“股市和股市综合症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原因就在于当事人对股市的期望值高,对股市的风险估计不足,心理承受和平衡能力差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平均而言,“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使得试点地区碳排放下降约12.31个百分点。异质性检验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地区、碳排放量高的地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下岗职工莫把炒股当“饭碗”丁乡据笔者调查了解,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很多下岗职工蜂拥进入股市,成为“新股民”。他们把炒股当“饭碗”,把股市当做了“再就业”岗位。有的下岗职工由于资金不足,便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共用一个帐户,并把多年积蓄用做炒股。但因为缺乏炒...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国股市出现较大波动。7月下旬,上海股市连跌7个交易日,上证A股指数从2179.62点下跌到1920.31点,共跌了259.31点。其跌势之凶,跌幅之大,为近两年所罕见。由于股市下跌正值国有股减持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办法出台和中国石化发行A股之际,人们纷纷把股价下跌归因于国有股减持。而实际上,影响股市下跌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也包括市场供求,还包括市场结构以及股份公司业绩、市场监管方式等。国有股减持引起股市下跌,不过是导火索而已。一、宏观经济形势与股价波动我国经济自1996年成功地实…  相似文献   

18.
卢伦 《工业会计》2008,(8):46-48
6月16日~7月15日(以下称“本月”),在地震破坏、大小非解禁、通胀压力不减,以及外围股市走弱的共同作用下,大盘重心继续下移。本月,上证指数不断创出年内新低并于7月3日触及2566.53点,周成交量也触及2007年以来的较低水平。3000点下是否就是底部?市场能否上演奥运行情?投资者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19.
王豪 《工业会计》2007,(9):56-59
中国股市的操纵、做假早就不是新闻了,一部18年的股市史,伴随着数不清的“坐庄”大案要案,让人惊心动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叶波 《工业会计》2008,(8):42-44
小芳是拽着牛尾巴入市的,2007年9月一口气拿出数万积蓄,认购了5只基金。2008年股市一泻千里,她却坚信牛市誓不割肉。为了弥补部分损失,小芳决定拿自己新积蓄的一点钱抄底。不过看着在4000、3000点“抄底”的姐们纷纷被套,小芳也有点犯迷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