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之所以不高,深层次的原因是旅游产业链中存在着严重的纵向外部性问题,借助演化博弈思想对旅游产业链中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能有效提升旅游产业链和相关主体利益,在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联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界于市场和企业,且又不同于完全一体化的“混合”组织形式——松散型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并初步描绘了这一联盟模式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融资难是阻碍义乌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由此也催生了诸多担保机构,近两年义乌市担保机构发展迅猛。通过深入分析义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剖析义乌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制度环境背景,从外部宏观政策改革和内部行业自身整合两方面来寻求发展对策有助于该行业的自身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对战略联盟的特征、动因、边界、优势以及建立方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类型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本文从战略联盟产生的现实动因与理论背景出发,依据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的竞争与合作两个关系维度的强弱组合,将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划分为合作竞争型、合作型、竞争型、松散型四种类型,并探讨了四种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银行战略联盟正在我国广泛地开展,我国银行战略联盟的兴起既是迫于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的压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为了摆脱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行自身战略调整的内在要求.通过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顺应金融电子化的潮流、实现自身功能多元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行业战略联盟是企业联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诸多特征和优势,其形式也是多样的。我国发展行业战略联盟势在必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是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由对立竞争向合作竞争的思维转变。而战略联盟作为广大企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主要实践形式已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价值。现代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这一新型的经营战略运用,以增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发展。一、企业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特征一般认为,企业战略联盟是由市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特定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合资企业、股权联盟和非股权联…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应探索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寻找和拓展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机会。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战略的现状着手,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中小企业的几种营销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选择战略联盟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选择战略联盟需要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并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本文试从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模式着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不同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战略联盟形态演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事例日益增多,引起人们对这种协作型战略极大的兴趣。从战略联盟这种管理战略的历史演进角度分析,战略联盟可分为传统、现代、新兴三种形态。在未来社会中,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联盟方向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的知识联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采用战略联盟的营运模式.在把企业战略联盟分为垂直联盟和水平联盟的基础上,分析了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必要性,从财务监控的原则、主体、客体、对象、目标、方式、内容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的财务监控问题,初步构建了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监控机制,最后从努力培育广泛的合作基础,塑造共同的价值观,积极沟通,保持良好的战略协同关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财务监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概念的基础上 ,指出产业链条中上、下游垄断企业实现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重要性的理论意义 ,论证了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对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绩效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要防止国外跨国大公司主宰我国产业链条的警示。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全球化对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了扭转不利的经济形势,台湾中小企业纷纷进行了差异性、系统性的技术创新。台湾当局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包括:设置创新研究奖、鼓励技术创新策略联盟、设立创新育成中心以及“SBIR”计划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和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力量的制造业在国际范围内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内中小企业由于受成本软约束和政府节能减排硬约束的影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产业升级的压力明显增加。为此,在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等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在国际、国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其中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产业链的连锁转移显现即配套、连锁转移加快,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又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风险。而且,这种产业系统转移和配套的现象,导致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体现出产业集群的优势和重要性。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在产业链内相互协调,形成链式发展的生产网络或体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的信息时代潮流要求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重用人才、不断创新,方能确保其长久赢得竞争优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民营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浙江全省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市场规范化、人才使用、经营者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管理机制变革、构建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plays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role in marketing programs. In this paper, we use a game theoretical model to study not only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but also pricing strategy in a manufacturer—e-retailer supply chai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product categories. First, two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models (the leader-follower Stackelberg and the strategic alliance) a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We then compare the two models to develop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and managerial insights. Furthermore, we utilize a bargaining model to implement profit sharing and determine the manufacturer’s participation rate for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in the channel coordin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derive optimal market strategies and identify probable paths of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间产业分工开始向产业链分工方向发展。各城市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城际产业链,城市间基于城际产业链尤其是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了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本文构建由产业战略力维度和城际链接力维度构成的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依据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区位要求,对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在城市群地区进行空间布局。最后指出,加快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是,城市群城际战略产业链类型的正确选择和城际战略产业链环节的合理布局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组织生产代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战略联盟问题,由于现有供应链的合作不足,阻碍了供应链合作联盟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对供应链合作联盟进行创新管理,以使创新后的供应链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国务院将新能源汽车正式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文章认为,从产业链角度看,要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本身,更重要的是上游核心部件技术的提高与突破,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与普及。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充电设施等环节上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