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成果资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纽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资本化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脱节、外部支撑不够等问题。为此,亟须巩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灵活选择作价投资、金融协作、内部转化、成果交易等发展模式;构筑全程化科技管理机制,优化成果转化政策基金组合,规范科技成果评估定价机制,拓展区域性科技资本市场,完善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以推动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科技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对专业化创新服务公司“Innovationlabs”创新服务模式中两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服务——创新审计和创新认证进行分析,对发展我国专业化科技服务模式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对专业化创新服务公司"Innovationlabs"创新服务模式中两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服务——创新审计和创新认证进行分析,对发展我国专业化科技服务模式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刘英基 《当代经济》2009,(23):92-93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技计划是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政策性工具,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是提高政策效能的关键,本文系统研究发达国家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化全流程中重点环节的管理、监督和评估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我国应借鉴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管理模式,注重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目标达成度和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探索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协作及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7.
祝鸿 《经济师》2007,(12):120-120
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文章对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将企业科技创新失败项目分为研发阶段失败和成果转化阶段失败两种,采用实物期权法建立政府资金直接补偿、政府税收优惠补偿两种方式下企业科技创新失败项目价值模型,通过分析不同补偿方式下的政府补偿效率,确定了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失败项目的最优政府补偿方式。结果发现,研发阶段科技创新失败项目应优先选择政府资金直接补偿,成果转化阶段科技创新失败项目应优先选择税收优惠补偿。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也是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从以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向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较大,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有限、科技创新项目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主体与投资方目标不一致。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转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