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国企老总所作的贡献却得不到来自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因为国企老总既不是政府官员,又不是企业所有,也不是真正的经营。那么国企老总是什么?如何给国企老总定位?围绕这些话题,本刊记最近对湖北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听到了来自国企老总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虚惊一场     
董行 《乡镇论坛》2010,(9):41-41
“我是人民银行管理部的,找你们老总接个电话!”我硬着头皮瓮声瓮气地说。没办法。前几天就是因为说话太温扣了.我被老总批评了一通。他说.说话这么斯文,怎能约见到公司的老总。  相似文献   

3.
企业高管未来五年年薪是否会高达一千万元?很有可能。某些半市场半垄断行业的老总年薪是否会高达一个亿?很有可能,既然已经出现了平安老总年薪6616万元的前车,未来出现一个亿并不稀奇。  相似文献   

4.
某媒体访谈陈忠信时曾问:如果把企业的老总比作一辆车,清问您选择什么品牌?陈忠信不假思索:巡洋舰越野车。  相似文献   

5.
采访手记:决定了采访彭凯。我粗粗列了个“叶茂中式”提纲:彭凯是谁?彭凯能做什么?彭凯做过什么?采访在9月15日下午进行。当天不断有企业老总们来找彭凯说事。于是我想起儿时受了委屈或遇到麻烦。也总会去找一位叔叔说事。采访结束后我一直在想。对处于种种困境中的企业家而言。彭凯也许就是那位叔叔。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科技》2010,(26):81-81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常会有老总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企业里的一些员工给我的印象特别好:工作认真努力,原则性强……可是为什么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都不喜欢他们呢?并且在工作进行当中大家特别不愿意与这些人合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英才》2009,(9):80-82
企业之本是什么? 什么是本?什么才是一个一流公司的根本? 王玉锁:很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与姜博士进行交流,我早在2005年读了你写的《差距》和《榜样》,给我的启发很大。 姜汝祥:谢谢。这两本书给你的最大启发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眼泪     
赵晓 《中外管理》2011,(5):20-20
涨价风潮下,发改委为什么不约见央行而去约见企业?为什么不约见强势垄断国企而去约见弱势的民企和外企?我们的思考力为什么不进反退?2011年4月13日,全国工商联24家商会联合发出《保供应、稳物价、促和谐》倡议书。中国市场化改革三十余年,这真是一道难得一见的奇怪举措!  相似文献   

9.
各种利用海外资源———资金———管理技术、物品采购、分散投资风险、培训员工的形式各有什么优点?我如何依据自己的需要对他们进行选择?以及在利用这种形式时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一、外商独资企业的选择外商独资企业是指经中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在中国境内从事独立经营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这些营业机构具有法人的地位,受中国的法律管辖和保护,按照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外商独资企业的优点是:1-无需本国的资金和外汇;2-利用我国一些闲置的或机会成本较低的经济资源;3-…  相似文献   

10.
孙兵-同心动力V:到企业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总:我最头疼的是,这些管理者不能理解我的意图,跟不上我的思路和步伐,达不到我的要求。管理者:我们都很佩服我们老总的眼力、魄力和魅力,但我们老是跟不上趟,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跟不上,所以他才是我们的老总。你觉得谁的说法更好些,这企业的问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中外管理》2004,(11):38-39
建设持久客户关系的秘诀是什么?怎样让这种关系成为你公司良好声誉的基础?怎样调整策略以不断为客户提供非凡的价值,从而避免被对手所替代或挤压?在我20年的CEO生涯中,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简单和明确,它包括五大准则:选用优秀的人:对他们投资:倾听他们的想法:将企业使命与文化相结合;信守自己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企业创新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之一,“企业创新是老总工程”。认为,企业能否有效地推进创新完全取决于“企业的老总”。“老总”要创新就可以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成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严格说来,企业的“老总”都是希望企业实施创新的,可是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企业都很难推进创新?原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08,(12):77-80
核心问题:什么时候是最佳促成时机,如何把握促成时机? 当事人档案:汪勇梅,中国人寿河南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加入保险行业半年。 我进入保险行业已经半年了,也签了一些保单,总结签单的过程,总觉得自己有些侥幸,有时候是“歪打正着”。我知道,要在这个行业作出成绩,光靠运气是不行的,真正具备“百发百中”的实力,还需要技巧。成功的销售人员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总会提到“促成就是看时机,时机成熟了,自然就促成了”。但是,什么时候才是最佳促成时机?有哪些探知最佳促成时机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8,329(23):19-19
几个月前,当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华尔街投行爆出难以为继的消息时,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总对我说,这些投行家大业大却一夜之间说垮就垮,核心问题很简单,因为操盘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对企业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往往置企业长远利益不顾而恣意下赌。于是当时我们一起感慨:10到15年后,一旦远离创业压力,中国企业的二、三代是否能找到及建立跟一代一样强大、甚至更加强大的创新力、领导力?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月以来,化工企业的一些老总或供销人员纷纷为化工产品价格的疯涨感到困惑。这些人大部分是在供,销、运行业干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老码头”,中国化工市场的各种风雨跌宕他们什么没有经历过?但目前市场上多种产品价格离奇狂飙的情景,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在行业干了这么多年,现在反而看不懂行情了。”  相似文献   

16.
我有几个同学现在都在企业里当老总,在人们看来他们很成功,日子过得很舒服。一次同学在一起闲聊,言谈间几位老总不约而同地向我叹起了各自不同的“忙经”。我不禁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么在忙些什么呀?一位在国企做老总的同学说道:“下个星期,市领导要到我们企业来检查。这下可把我忙坏了,又是准备向市领导的汇报工作的稿子,又是安排市领导参观考察的具体事务;对我们这个将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贷款的企业来讲,这次市领导来,  相似文献   

17.
秩序的代价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公司治理堪称楷模的美国,安然、世界通信和安达信等一系列的丑闻令人震惊。在目睹了银广厦、蓝田神话的破灭之后,我们难免会有些迷茫,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值得我们信赖?这篇文章落笔的时候,我刚刚从一家著名企业采访归来。企业的老总与我年纪相仿,交流的话题十分投机。说起记者这个职业,这位老总对我的年轻同行啧有怨言:某位年少的同行曾经不大客气地诘问,雇佣他的大股东是否有欺诈的行为,并以自己的一篇报道曾将一家上市公司股价连打跌停板而深感自豪。这位老总对此十分不以为然且称之为少不更事,并反复强调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之春来临前,金融危机仍在肆虐。此刻,那些大公司的老总们在想什么?来自美国能源、交通、房地产、保险、咨询、媒体以及食品行业的CEO们,道出了他们的想法。这些将对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成为百思买全球大家庭一员的五星电器,在新的展会制度里有这样一连串的问候——“我能为你做什么?”,到了终端人员便是:“我能为顾客做什么?”是的,顾客就是“上帝”,这几个字挂在企业的墙上己有数十年之久,然后,今天我们依然在不断的思考:“上帝”,我能为你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国企老总一年拿多少钱?”“国企老总的薪酬究竟该怎么定?”人民日报报道,国资委成立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这些问题,目前已有初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