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丹  李鹏  杨璐 《农村经济》2017,(12):62-69
精准扶贫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两项重要的反贫困制度。本文作者基于实证研究,探索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民族人文习俗特征的关联性,从协同治理视角剖析了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的联动逻辑。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普遍性贫困及民族文化习俗特征直接影响到家计调查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家计调查与收入倒排法相结合的瞄准方式体现了基层贫困治理的逻辑,兼顾了公平性与政策灵活性;自上而下的指标控制及贫困线与低保线的分离导致低保排斥;低保兜底对于贫困人口物质脱贫与心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的共治应以制度理性与民族传统的合理的习俗融合为基础,强化协同性,并激发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衔接中各主体互动参与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可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因二者在权利内涵、机制运行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导致二者在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和资金衔接等方面存在严重衔接阻碍。为加快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反贫困系统的整体效应,从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益出发,着力构建一套以代表贫困农民真实利益需求的利益代表机制、规范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合法高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为中心的有效衔接机制,并从加快反贫困领域统一高层次立法工作、完善扶贫资金的统筹机制、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衔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机制改革方面完善制度衔接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国在社会救助这一层面上,政府所能给予的职能表现出来是提供。这应划分为旧式的被动救济形式,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当代社会的大潮下,社会救助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而政府能做的,是在供给后再度调整,例如:调节单人、制度和社会的经济情形。  相似文献   

4.
扶贫的精准化,可视为新时代的开发扶贫。理论上,开发—精准扶贫、教育与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增长、保障最低生活等是实现农村低保人群脱贫的主要路径。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5-2017年我国农村低保人群脱贫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开发-精准扶贫与低保支出的脱贫效应并不显著;而农村教育投入的脱贫效应比较显著,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依然是农村低保人群脱贫的直接路径。因此,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实现农村低保人群可持续性脱贫,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同时真正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并将最低生活保障与精准扶贫战略区别开来综合应用,针对不同低保人口实施有区别的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新农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实施,两项制度如何顺畅、合理衔接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利用生活需求法测算了农村低保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为低保家庭参保人代缴保费应分类实施;审批低保申请时,申请家庭的老年人基础养老金不计入家庭总收入,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应计入家庭总收入,低保家庭成员参加新农保缴纳的保费不应从家庭总收入中扣除。  相似文献   

6.
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还存在对产业精准扶贫重视程度不够,利益联结比较分散,风险防控有待提升,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应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实际出发,构建和完善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如何有效落实,贫困农户如何自助脱贫是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自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以来,便受到社会工作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秉承的助人自助核心价值理念与精准扶贫理念是相契合的,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助于发挥其专业优势,运用个案、小组和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帮助贫困农户真正脱贫。  相似文献   

8.
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而其中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更是国家对贫困人口脱贫助困的集中体现。因此,针对精准扶贫旅游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可以更有利于这种模式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现阶段国内的几种精准旅游扶贫模式,并且对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精准扶贫战略,分析农村电商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当前农村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地区域环境、农户状况、扶贫体系和标准不同,因此科学有效地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扶贫研究现状,对当前中国精准扶贫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提出了相关的扶贫对策,为更好地实现精准脱贫,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国家对农村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学界也进行了迅速的跟进研究,并取得了相对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众多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发现其中的长处,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的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战略的重点。在分析农村地区实行精准扶贫必要性及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地区实行精准扶贫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视域下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识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首先对精准识别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6省区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维度、政策维度、方法维度以及识别标准等方面对既有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整合多维数据、创新扶贫政策、推广定量方法以及道德标准优先等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的贫困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所在,民族地区的贫困也呈现出了多种特性,主要集中在复杂性、脆弱性以及多位性方面。在民族地区的精准化扶贫方面,还需要进行标准化扶贫框架构建,让贫困的主体能够实现精准化的扶贫工作,积极的引入民主协商的对话性机制,让精准扶贫和生态建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多方面的发展道路构建。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民族地区贫困的多维特征及精准扶贫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沽源县平顶堡镇农村低保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对农村贫困群体人口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农村低保运行情况做了简单描述,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贫困地区。大数据可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必需的依据。但大数据在扶贫实践中的运用与推广,也遭遇了诸多挑战。需要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出大数据扶贫的专业人才,进一步促进精准扶贫的时代转型,实现"大数据+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9.
张海云 《山西农经》2022,(4):148-151
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后我国扶贫工作进入崭新篇章,扶贫工作的价值导向开始由“以经济建设为主”逐渐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主”。农村职业教育扶贫贵在精准,与乡村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相关。农村职业教育扶贫存在着强政策依赖、窄扶贫内容、偏职教认知等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模式、破除陈规陋习培养新农人、改变态度激发内生动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政策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分析出发,从前中后三个阶段分析了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完善精准扶贫政策理论宣传准备、矫正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偏差和完善精准扶贫政策监督考评机制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