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控制注水井维护性作业率对于油田开发中降低生产成本十分重要,而导致注水井维护性作业率高的主要问题是测试遇阻和测试掉卡,占总数的67.9%。通过对测试遇阻和测试掉卡作业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作业后应用自循环洗井装置洗井、增加除垢刮蜡、冲砂工序,去除管柱内壁垢、加强电缆的维护与检测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降低了测试遇阻和掉卡几率,进而降低了维护性作业率。注水井维护性作业率的降低能够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因作业关井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油资源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能源,随着其需求量的增加,开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分层注水法在油井开发中的应用较多,该种注水方式有效解决了开发中的层间矛盾,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该种分层压力测试的方式在油田开发的后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效率与质量。文章从注水井中注水层分层测试技术出发,分析了注水井中注水测试的提升措施,对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对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的发展使得油气能源的需求量上升,随着多年的油气资源的开发,注水能力明显下降。注水是目前的油田作业发展中最常见的采油技术,应用注水井向油层注水,以保持采油效率,因此,研究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原因十分重要。油田吸水能力下降将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水质问题、注水强度等都对吸水能力下降有影响。目前,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治理水井,充分发挥注水井的作用,实现采油增效。  相似文献   

4.
王飞  吴军  吴钰 《化工管理》2014,(15):151
在油田注水井套使用过程中,因为对其施加的压力持续增大,使得套管常常出现损坏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油田的正常注水作业。本文在结合实际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套管损害的特点和造成套管损坏的原因,并提出油田注水井套损坏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采作业中注水井的有效应用,对于油田的开采质量提升,以及油田企业的实际收益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分析关于油田注水井结垢现象及防治,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针对油田注水井结垢及防治,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油田较为常见的注水方式是分层注水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油井开发过程中各个层间的矛盾,因此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在我国油田开采的后期有着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通过对油田分层压力测试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够得出油田偏心配层段位的渗透压、表皮指数等,从而有效的发挥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工艺的作用,为油田制定注水工作提供必要的建议。本文将对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工艺进行研究,旨在为油田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地层驱油能量相对枯竭,给地层补充能量的油田注水工艺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注水提高油田采收率,与注水井测试调配工作是否及时、准确、有效有直接联系,随着测试工作量的增加,测试成果质量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测试工作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8.
采油厂注水管理系统由注水井测试调配子系统、注水泵站信息管理子系统、注水井优化配注子系统、注水井设计子系统、采油队技术管理子系统和注水报表管理子系统构成。该系统运用可视化系统工具、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及O racle9i数据库研制,将技术理论与现场应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油田注水数据编辑、单井测试调配、单井注水量优化配注、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管理及图形生成等功能。系统运行结构目前,采油厂对注水系统实行三级管理模式,系统功能和理论依据1.注水井测试调配子系统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是由测试队对分注井的各个注水层位进行测…  相似文献   

9.
油田和油水井的管理工作是整个石油开采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石油开采生产。在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的背景之下,为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管理能力,对油田和油水井执行精细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文章对油田和油水井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加强对注水系统的研究,不断提高注水井的运行效率,保证注水的压力和注水量达到油田配注的要求。实现水驱的开发效果,促使油水井之间形成水线,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进而提高油井的产能,满足油田开发的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水井分层测试数量的增加,注水井问题的处理是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测试问题井中测试遇阻井出现的情况最多,是工作中分析的重点。文章将从注入水质、注水管柱、精准注入等方面剖析和总结,通过对管柱及测试遇阻掉卡预防的具体分析,降低重配井数,控制成本,提高分层注水合格时率,进而提升注水质量。  相似文献   

12.
长芦油田主要开发层系沙三段为中孔中低渗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水井普遍出现了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的问题,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本文通过对注水井静态和动态资料系统对比分析,明确了注水过程中的储层水敏和速敏伤害是导致欠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对策,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目前有注水井20000多口井,分层注水井大概有16000井次,每年都要对这些分层注水井进行测试,每个季度对每口井测试一遍,并保证每口注水井的小层必须合格,对油田的开发至关重要,每口井的测试质量直接关系到油井的产量,关系到注采平衡,每年大庆油田都会因为在测试或投捞过程中发现仪器或工具拔断,或人为原因井口关断事故,带有短电缆或短钢丝的仪器或工具因没有适合的工具打捞而造成作业,因此对卡瓦打捞工具进行了,改进后的打捞工具能够把带有短电缆或短钢丝的落物成功打捞上来,避免了注水井作业,解决了生产难题,打捞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避免打捞的重复率,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作业经费,为油田的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注水井实时分析优化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油田注水井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注水井实时分析优化系统模型,并开发了相关的软件程序。该系统在对现场注水井实时采集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宏观控制图模块,对整个作业区的注水井进行工况分类,然后分析处于宏观控制图欠注区和超注区水井的分层测试数据和试井资料,全面系统地诊断吸水地层、井下工具、注水管柱等工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满足所需配注量的井下水嘴及注水管柱组合及其他整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后期开发中,注水井对于维持地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下,注水井的各种设施工作状态监测、主要参数采集、注水量调配均需由人工定时巡查、测量统计和调整,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也严重影响了设备监测与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及准确性。随着数字油田建设进程的加快,注水井监控信息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北京雅丹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注水井的生产现状及其特点,研制开发了撬装式注水井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在青海油数百口注水井上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注水井仪表设备的互联互通,注水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发布、注水量的智能调配,提高了注水井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清庄油田主要开发层系沙三段为中孔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大多数注水井都出现了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的问题,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为此,本文通过对注水井静态和动态资料系统对比分析,明确了注采井距过大和油层污染是导致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结合已实施的增注措施效果对比分析,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对策,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油厂注水管理系统由注水井测试调配子系统、注水泵站信息管理子系统、注水井优化配注子系统、注水井设计子系统、采油队技术管理子系统和注水报表管理子系统构成。该系统运用可视化系统工具、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及Oracle9i数据库研制,将技术理论与现场应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油田注水数据编辑、单井测试调配、单井注水量优化配注、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管理及图形生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油田注水系统评价方法中,没有评价指标反映注水能耗高的注水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引入单泵单井模型,提出了以单井输入功率与单井单位注水量电耗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对国内某油田的A与B注水系统内的注水井进行节能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对注水系统的注水井进行评价,能够找出注水能耗高的注水井,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套管的损坏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工程问题,不仅会影响油田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促进油田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油水井套管的损坏根源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相关治理体系的构建措施,促进相关油田开发单位,结合油田类型对地层、油水井套材质、施工质量等方面提高预防措施,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套损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田的开发形势,通过深入调查水井生产现状,根据水井的主要特征将水井分为攻欠增注型、控水稳油型、严重出砂型三类,分别从地面管理、地质管理和井筒管理三方面对每类井提出并实施技术管理措施,通过重抓注水工作,实现注水井高效管理,做好“以水换油”的大文章,大胆探索实践,在注水井管理上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培养了21个稳升井组,自然递减率控制在7.9%,连续多年圆满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稳产基础进一步加强,开发形势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