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旭 《化工管理》2017,(19):53-53
现阶段,油田勘探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现代测井技术逐渐成为油田勘探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勘探技术。现代测井技术能够精确地展现出油田开发中的信息,为油田的探勘和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概述了现代测井技术,阐释了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现代测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其中油田的开发尤其重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石油测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测井技术包括模拟测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油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变化,测井技术由最初的模拟测井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经过数字测井发展到目前常用的数控测井技术以及成像测井技术,其中在这两种技术中,数控测井系统的应用对油田的开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就数控测井地面系统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油资源目前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对于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套损问题成为了影响油田产能的主要问题之一,油、水井套损严重不仅会影响到本井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对于邻井甚至是区块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工程探井技术逐渐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在油田油田套损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探伤测井技术,文章简要分析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磁探伤测井技术的功能特点,同结合实例具体谈谈电磁摊上测井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开发非常规油藏自然需要非常规技术。江汉油田针对非常规油藏的"非常规"特性,开发出不少新技术。1月28日,江汉油田测录井公司应用爬行器测井技术,优质完成了新沟油区新391-1F井测井施工任务,创造了该区非常规测量井段1180米的爬行施工纪录。在江汉油田新沟地区非常规油藏滚动开发中,该公司针对非常规油藏的"非常规"特性,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加快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在海上石油开发初期测井方面积累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少,如果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几口油井就想将海上油气田的地质构造,以及储油层分布等研究透彻其难度非常大。在海上油田地质数据资料不完善的情况下,保障海上油田高效的开发以及开采,对于海洋石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现阶段,随着随钻测井技术的不断推广与普及,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海上石油水平井钻探中。随钻测井技术是一种以电缆测井定向钻井和录井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该技术对于石油钻探现场决策的适应性较强,尤其是在水平井的钻探中发挥了重要的地质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上石油钻井的风险以及成本投入,不仅使钻井速度得到提升,而且对于井眼轨迹精度的控制也极大的提高了。基于此,文章就随钻测井技术在海上石油水平井钻探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海上石油开发以及开采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油田的勘探和老油田的重新评价难度不断上升,需要更先进的测井技术作为支撑.现代测井技术应用较多的为随钻测井、套管测井、声成像测井、核磁测井等,这些技术及成套设备主要是由贝克一阿特拉斯、哈里伯顿和斯伦贝谢公司研发提供.我国测井技术处于落后阶段,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复合光纤测井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分辨率的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复合光纤测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油气井储层温度、压力、应变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油气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详细介绍了复合光纤测井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现方式,与常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都已进入开发后期,绝大部分老油田都已经处于高含水期。“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是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要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难度大。因为我国注水油田的开发与调整经历了许多年,地下油、气、水分布的情况又十分复杂,所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现状及其饱和度的规律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但这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本文概括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理论帮助,并对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条件复杂,难开采的区块成为选择的对象。除了探索经济、先进、有效的测井技术外,对相应的解释方法与技术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攻关研究,才能达到预期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是声波测井技术中的其中一种,所采用的原理是根据水泥、泥浆之间,对声音的阻碍存在的较大差异来对所传播出来的声波不同来表现出不同的胶结质量.而本文从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的原理、应用等方面来阐述其存在的重要价值,无论在对固井质量的评价上还是施工质量与效率上都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对油田的开发上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测井公司”)是中国石油直属的集测井技术研发、测井装备制造、测井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近年来,中油测井公司围绕“以发现油气层为己任,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优质服务”,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  相似文献   

12.
在油田开采时,会运用很多的技术,而油田生产测井技术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如果油田生产测井技术得到的数据特别准确,就可以为内部的砖井工作提供具体的数据,有关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得到这些数据参数分析流体的性质,从而使油田开采过程更为顺利。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应用油田测井技术可以使石油的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我国目前石油的开采现状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这对于我国油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测井仪器、现场施工、数据处理解释及现场应用效果几个方面介绍一种全新的剩余油评价测井技术,为采油厂提供一套完整解决方案。PSSL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采用新型探测器及独特的谱数据处理技术,使得碳氧比的测量动态范围(在35%孔隙度的油砂、水砂中)由原来的14%提高到34%,大大提高了空隙流体中油水的识别能力,也使得在低孔隙度条件下测量评价剩余油成为可能。PSSL脉冲中子全谱测井技术制定了一套全新现场施工方案,测井时无需洗井、刮蜡、尽量不压井,减少了各种施工把射孔层可动油推走的风险,从而更加客观真实反映各个储层状态。井温、自然伽玛、活化氧等参数动态反映高压出水层,为堵水补孔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场应用表明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以上,得到了采油企业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需求越来越多,资源含有量越来越少,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在众多的资源中,石油这一传统资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油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在介绍水平井测井技术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钻测井技术可以完成实时的钻井操作,而这是传统电缆测井技术所完全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对随钻测井技术在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对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开采工作中需要进行油田注水开发的动态分析工作,而关键在于注水井吸水剖面的处理,处理是否得到得当对油田开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当前的油田开采中,我们使用密闭装置进行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密闭装置内外压强大小不同,并且装置内部的线缆和阻流管等会产生摩擦力,给放空测井带来了一定影响.而采用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技术,需要正确应对多种影响因素,才能保证正常注水.  相似文献   

17.
测井技术又称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它在油气田的勘探和油井的开发中被广泛运用。石油测井仪器作为测井技术中最重要的工具,它的技术创新对促进测井技术的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石油测井仪器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近些年石油测井仪器技术的一些创新,对于人们了解石油测井仪器的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进而促进了中国石油开采事业的发展进步。油田的勘探和开采直接关系到石油事业发展质量,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性造成直接的影响。产液剖面测井技术是当前石油开采行业中最为重要而且关键的技术手段之一,会直接影响到采油的质量和效率。文章对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油技术作为油田开发生产中常用的新型技术之一,在提高油田开发生产效率和效果等方面体现出很大价值,因此,采油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只有更加深入的掌握该技术,让其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充分的彰显油田开发工作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常见的几种采油技术,其次,研究了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高有效的参考,以实现采油技术的快速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现阶段能源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石油的生产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但是石油开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石油开发中需要诸多的先进技术作为支持,其中测井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石油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现阶段测井过程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更新非常迅速,在如今的石油工程测井技术中仍有一定问题显现出来,这证明石油生产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测井技术也需要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