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玉金,199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他当过果园技术员,也担任过青浦葡萄园艺场场长,积累了丰富的葡萄种植经验。卢玉金的梦想是种出最好的葡萄,于是他脚踏实地,吃住在田头,一心扑在葡萄事业上,一干就是15年。2007年他带头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施泉"葡萄品牌。目前"施泉"品牌葡萄面积1570多亩,产量1500吨,产值6000多万元,带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怀来县石门湾村农民侯文海 ,在致富路上有胆有识 ,勇于创新 ,他种植的6亩连体大棚葡萄年均纯收入20多万元 ,不但成为小康路上的带头人 ,还被誉为“全国葡萄状元”。因他靠科技种植葡萄事绩卓著 ,被中国葡萄协会聘请为特约理事。现年48岁的侯文海 ,从小养成了爱学习 ,钻研科学技术的习惯。从九十年代初 ,他就自费订阅了《农民日报》、《河北科技》、《农家乐》等10多种科技报刊。通过学习 ,他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观念 ,掌握了更多种植葡萄的方法。1985年 ,他从河南果树研究所引进了10多个葡萄新品种 ,进行选优试种 ,优中选…  相似文献   

3.
别人种葡萄每年只卖一季,而河南省博爱县界沟乡赵郭村果农徐长松种葡萄却能“打三差、卖四季”。每年,他靠四季葡萄能收入4万多元,同样种葡萄,卖葡萄,那么,徐长松的葡萄是怎么种,又是怎样卖出好价格呢?一、早、中、晚品种善打“种植时间差”每年7月初,他的1亩...  相似文献   

4.
正桂北兴安被誉为南方的"葡萄沟",因为这里是南方葡萄最大的产区。而肖卷忠则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户,他的"有名"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他推广的葡萄品种丰富;二是种植的葡萄品质好,经常参加全国葡萄大赛评比摘金摘银,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获奖专业户;三是他的绿色、精品种植之路,成为当地标杆,并深受国内外客商认可。新品种引来新希望1999年,在兴安县农广校毕业的肖卷忠,与班里另外6位同学一起被学校派到浙江一家大型企  相似文献   

5.
正"这个叫寒香蜜葡萄,是玫瑰味的早熟品种,6月15日左右就可提前上市;这是小如珍珠的火焰无核葡萄,是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这翠绿结球式成串的是醉金香,是一款中熟品种,这种葡萄经过梳果打理,一串一般不超过60粒,分量控制在600克左右,这样才有卖相。"最近,我们在金山区吕巷施泉葡萄园内,听着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玉金对葡萄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一种对"乡土专家"的敬佩油然而生。卢玉金,这位看上去胖笃笃、黑黝黝的中年男人,他不仅是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还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14,(6):22-23
<正>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人们还在羡慕万元户的时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伍玉明就因为率先种植水果成了万元户。这些年里,他先后从山上移栽了山葡萄、"黑老虎"等水果并卖上了好价钱。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乡亲们跟他一样都种上野生水果,实行规模化种植,共同致富。脑子活把野果变家果伍玉明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都平村东风二组的村长。他很小的时候就上山摘山葡萄、"黑老虎"吃,后来索性就把这两样藤类植物移栽到自家院  相似文献   

7.
正隆林,古为"夜郎"之地,这里原来一直以种玉米为主。而该县天生桥镇岩场村的有志青年杨通福,却硬是把这里变成了"四季果园",改变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带动了一拨又一拨农民致富。葡萄掀开"夜郎国"新的一页1964年,杨通福出生在隆林县天生桥镇岩场村。1988年他从百色建筑职业学院毕业后,在县里一家国营铝厂当了一名工人,2008年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他下岗到建筑工地当了泥水工,后做工程承包。  相似文献   

8.
正在舞台上,他是灯光追逐的明星,换上工装,回到现实后,他又是一位朴素的农民。明星和农民这两种原本不相关的职业,他又是如何驾驭的?看湖北小伙郑云波如何玩转"音乐潮农"这个双重身份,不仅能让他演艺事业收入和公司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还能带动全村奔小康。这个1987年生于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乡的年轻人,从小爱唱歌。大学时,同学都在做兼职,他却想要创业。为获得启动资金,他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进入新阶段后,一些地方的农民增收缓慢,甚至相对降低。近年来,常常听到农副产品"卖难"的声音。不少农民想的最多的是究竟种什么好?种什么最赚钱?乡干部最关心的是农业结构该如何调整?的确,我们应该注意到,为什么市场上几块钱一斤的苹果无人问津,而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外国品种的洋水果却备受瞩目呢?让我们怀着这些"为什么",去日本看一看。也许日本农村的一些做法会对我们有所启迪。先让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种植区。同样是种葱,日本农民从品种到选育到不同的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使得每棵小葱的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同样是栽种葡萄,日本农民却不图多多益善,而是精益求精。一平方米只允许结4串葡萄,每串400克,每颗葡萄重12克;同样产黄瓜,他们要求瓜直,长度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江苏省响水县144个行政村的40多万农民中,若要问"什么肥料最贵"、"怎么辨别假劣肥料"等这些问题去找谁,他们会随口答道:孙站长。老乡们所说的这位孙站长,就是今年45岁,中等身材的土肥站站长孙国跃,同时他也是具有国家级推广研究员职称的农民讲师团优秀教员。从2008年3月2日孙国跃第一次走上农民培训的讲台到今年6月底,他累计备课40万字,走访500多位农民,给全县40%以上的群众授过课,向他们了解了被假劣肥料坑害情况,让他们点需要学习的知识"菜  相似文献   

11.
距离普通葡萄成熟还有近一个月,在太原市华辰农耕园,早熟葡萄"早黑宝"却已开始上市。"早黑宝"葡萄是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新型品种,具有亩产高、成熟期短、味道香甜等特点。目前,园区周边已有近百户果农在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近3000亩。据测算,种植"早黑宝"葡萄的农户每亩年收入可达7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京西北,群山环绕中,官厅水库烟波浩渺。上游,桑干河、洋河、妫河逶迤而来;下游,永定河奔流而去。这片河谷地带,是葡萄种植黄金产地。水库东北岸,北京市延庆县发展鲜食葡萄种植20多年,培育的有机葡萄多次摘得全国金奖。水库西南岸,河北省怀来县有着近千年葡萄种植历史,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全国闻名。小小的葡萄,看似平淡无奇,却让延庆县与怀来县因此结缘,搭起了两地合作的桥梁。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打造品牌效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2013年双方已经就共建"延怀产区"  相似文献   

13.
<正>拥有"孙大炮"这个绰号,是孙长福转向农业以后。有天他被一位同行带着见一位京城来的三农专家,才涉足农业领域没多久的他坦言自己看不惯以前湖南人在农产品市场的小打小闹,誓言自己要彻底打破这一局面。对方掩饰不住对他的欣赏和期许,硬是将当年孙中山先生的这一绰号送给他。而他也有心借力,趁机请对方做自己再创业的"师傅"。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一种外表看似葡萄却不是葡萄的"天价"嘉宝果刷了屏。它淡季时价格可以卖到每公斤100元,最高时甚至每公斤500元,连树苗价格也是30元到800元不等。嘉宝果究竟是一种什么水果,它来自哪里?日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陈江介绍了这种水果。"天价水果"原产美洲我国多地有成功种植案例  相似文献   

15.
正"我去年70亩葡萄喜获丰收,亩产3000余斤,收入30余万元。"入夏以来,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葡萄种植户李风亭忙个不停,他一边积极参加市农业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葡萄管护知识,一边和葡萄种植大户探讨种植经验和收成。李风亭今年51岁,是地地道道的偃师市缑氏镇人,几年前,他瞄准时机,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如今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仲夏时节,正是葡萄熟了的时候,在金山区朱泾镇五龙村的一片葡萄园里,一位架着眼睛、文弱矜持的老人,面对他丰收的葡萄,满脸荡漾着会心的微笑,向来人介绍他培育的优良无核葡萄"醉金香"的特点和品质.他,就是原吉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现举家移师上海金山区、年届八旬的陈宏懋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沟沟壑壑是风霜在这张朴实的脸上刻下的道道印记;一双大手老茧纵横,却写满一个农家汉子的执著。今年6月下旬,葡萄开始丰收的时节,柳城县大埔镇邬家屯共产党员、"2008年柳州市劳动模范"、"农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秋天,刘立涛带着行李来到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他充分发挥扶贫视野广、把握政策准、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与村"两委"一班人埋头苦干,把车新村打造成为"东北冷棚葡萄第一村",推动形成了阜新精准脱贫的"车新模式"。"葡萄成熟之日,贫困户摘帽之时"的喜人景象在村里随处可见。2016年年底,全村34户贫困户、10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车新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经济》2016,(6):48-49
<正>1984年7月,杨增权从郑州粮食学院毕业,怀着一份厚重的爱粮情怀投身到粮食事业。20多年基层工作的磨练,使他在对法治信仰的追求中、在推进安徽法治粮食进程中写下了精彩。甘做"苦行僧",法治育"粮心""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对个人是一种进步,对事业是一种提升。我们不提倡做苦行僧,但要做探索者。"聊起自己的工作,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杨增权总是如此告诉别人。每当国家新出台粮食方  相似文献   

20.
<正>苏轼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深入十万山下的大直镇那板村,有一个人特爱种树,人称种植"狂人"曾宝繁。种桉树起家今年45岁的曾宝繁,20多年前离开钦州,只身来到广东肇庆的西江大学读书。毕业后,直接选择"下海"到广东打工,一直到1998年才回到家乡。这时,钦州兴起甘蔗上山风,他便在那板村山上种了400多亩甘蔗。后来林业部门动员他退耕还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