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能够提高其资金配置效率,增强对传统业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的能力,同时也会改变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分布状态,导致操作风险日益凸显.金融科技会放大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从而加大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监管机构需要借助监管科技与监管沙箱,构建递进型的动态监管制度,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沈艳  龚强 《金融论坛》2021,26(1):3-13
本文旨在从设立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机制设计等角度,探讨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创新、缩短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周期并及早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等问题.本文发现,金融科技新业态更具有颠覆性创新特征,采用传统金融监管框架可能会抑制创新,而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是帮助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的有效手段.建议参考中国香港的沙盒模...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金融科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应用被广泛地运用于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也给金融行业的监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何在促进金融科技正向发展的同时,实现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价值与金融科技监管之间的平衡,是金融行业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科技的特点、风险特征及面临的监管挑战,提出了关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监管方面的几点思考。一、金融科技的概念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黄玉钰 《时代金融》2023,(2):57-59+79
<正>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让金融效率显著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普惠金融,但是随之带来的新型金融风险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适应性监管原则是近年来处理这种巨大挑战的新思路。从适应性监管原则出发,为更好防范金融科技风险,一方面可以尝试建立监管沙盒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监管科技,将数字技术纳入法律治理之中,更加精准灵活地识别金融风险,提升监管效率与适应性,形成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6.
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金融监管不会抑制金融创新,但风险承担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匹配应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底线原则,且能够有效解决规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问题。本文认为,即使是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创新试验,也应要求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风险承担大小与其风险承担能力相一致,这样金融科技平台企业才能够“走出沙盒”。本文首先从实然性、必然性和应然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监管的原因,并提出了审慎监管应遵守的四个原则: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分业监管原则、合规监管上升至风险监管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原则。之后,从公司治理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双支柱框架、监管当局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以及宏观审慎视角提出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审慎监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金融科技发展带来金融模式创新的同时,也形成对监管的挑战,而借助监管科技应对新的风险则是未来监管发展的路径。金融科技发展是近年金融生态体系变革的重要特征,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更迭多项传统业态,不仅有效迎合需求,也极大拓展了金融市场本身。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8月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强调要"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同时"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基本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既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对金融稳定的挑战。报告按照经济职能和业务活动对金融科技进行分类,分析了网络信贷、机器人投资顾问、批发支付创新、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重要的金融科技活动,以评估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潜在正反面影响。金融科技的积极意义包括:去中心化,增加非金融机构中介,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透明度、竞争性和韧性,促进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金融科技潜在风险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方面包括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杠杆、期限错配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宏观方面包括传染性、顺周期性、过度波动性和系统重要性等。报告建议各国应当将金融科技纳入现有的风险评估体系和监管框架,并对监管框架进行评估,以减少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并提高监管效能。基于各方研究与政策盘点,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金融科技目前没有对金融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研究确定了十个值得监管当局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被视为确保金融稳定、促进创新和帮助各国当局努力建立更具包容性金融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宇 《金融科技时代》2021,(8):79-81,93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行业发展格局,金融科技在促进金融业产业升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风险特征.金融科技在发展中存在着法律规制不全面、金融科技应用作用低、传统的监管方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治理产生反作用.因此,笔者提出要健全法律法规、提升监管科技、创新监管方式,以应对金融科技风险,构建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与金融日益融合,各类金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为兼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平衡发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于2016年率先提出"监管沙箱"理念,并引起了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效仿。一、英国监管沙箱的主要运作机制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认为,在确保消费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FCA可适当放宽监管规定,为金融创新机构设定简化的审批程序。机构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然而,其在技术、法规、监管等方面隐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国际上针对金融科技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并采用监管沙箱对金融科技创新进行监管。我国应从强化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安全、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监管框架、加强行业自律等层面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2.
金融科技风险较传统金融风险而言更加异化,一旦产生风险,其高度传染性、快速转让性会对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基于金融科技风险的特殊性导致的个体理性但集体非理性、市场部门主体无法承受及金融科技公司太互联而不能倒,必须加强监管。文章从金融科技风险的特殊性导出监管的必要性,并详尽定义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3个发展阶段,在回望整个金融科技监管变迁同时提出了3点建议:加速构建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科技监管部门协同体系;提升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金融科技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认知,本文从重大事件、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偏好以及技术冲击三个变量出发,观察了学术界与监管当局对于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变化,对比了美国、英国与中国的认知差异。研究发现,2016年以前,主流认知认为金融科技监管与金融监管并不相同,监管自治、创新与监管平衡、金融科技的特殊风险被用来解释金融科技监管的独特性,但各方在解释层面并未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所开展的金融科技监管实践,却表现出与金融监管相同的特点,并没有脱离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其中中美两国重视金融科技的宏微观审慎监管,英国则侧重金融科技的行为监管。2016年以来,以监管科技为首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科技监管呈现出越来越不同于传统金融监管的特征,被视为是修正认知并影响监管实践的重要力量,其中英国强化了监管科技即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继续探索有别于传统监管的监管工具与监管科技创新。美国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的特殊性,在功能监管的框架下创新金融科技监管。中国则强调对金融科技的宏观审慎监管,探索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对监管的赋能。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运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确定风险,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不匹配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金融科技的概念、意义、发展现状着手并分析了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标准化管理手段,探索一种符合金融科技标准监管的方案,为有效降低金融系统风险隐患提供监管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金融科技时代,属地监管与全国经营的矛盾导致风险处置责任难以压实,地方成为金融科技创新以及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战场.在此背景下,如何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构建区域性风险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监管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课题基于重庆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综合分析金融科技创新地方监管面临的问题,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在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引入一些新风险和新挑战。如何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指出,金融监管要把握好方法和尺度,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统筹协调、刚柔并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有效推进了金融服务业的茁壮成长,也给金融监管机构造成难以预料的冲击。如何合理运用科技手段促进金融行业发展,寻求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适度平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全面评估了金融科技对金融监管机构造成的影响,总结概述了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科技行业方面的监管经验,并就如何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开展金融科技风险评估,实施灵活监管策略,借助监管科技实施统一规则监管,加强金融科技全球协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传统金融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被推向新的高度,也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金融科技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其监管需要在宽松与严格、弹性与刚性之间寻求平衡点,由此“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潜在风险、监管实践以及跨国经验的分析,旨在构建更富弹性与效率的“五位一体”多层次包容审慎监管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监管路径中,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作用,既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政府层面的监管效能,又有来自行业协会、机构内控、社会监督等外部力量,多方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强化金融科技创新的包容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9.
当前,科技与金融二元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全新的业态、机构和产品。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力源于成本推动、效率驱动和需求拉动,但是,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蕴藏着技术失灵、数据安全、监管套利和顺周期性风险,并加重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中国尚未针对金融科技设立统一的监管部门,固有监管框架对于金融科技出现"监管失灵"问题,难以有效应对金融科技引致的风险。监管当局亟待建立新型、有效的监管框架,使得金融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器可察。建立金融科技监管的探索性框架提出的同时,要保障该监管框架的良性运转,应坚持"协同自律""包容试错""敏捷高效""科技向善"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20.
金融科技正在推动金融变革,并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为此,各国监管者基于本国的实践和自身能力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监管方案,从而在促进创新的同时降低风险。按照监管严厉程度,各国金融科技的监管模式可划分为五种类型:"自由放任"型、"个案分析"型、"试验主义"型(包括监管沙箱)、"量体裁衣"型和"削足适履"型。这五种类型的监管均利、弊共存,即使备受推崇的监管沙箱也不例外。监管沙箱目前的实践范围和规模均有限,有些制度设计只是披着监管沙箱的"外衣",其实质与传统监管路径并无二致,且"试点"等其他"试验主义"监管作为监管沙箱的替代路径也值得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借助监管科技,构建与金融科技发展阶段和风险程度相匹配的递进性监管包容制度,是有效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的有效监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